在線網校:>>>點擊進入<<<
考試書庫:>>>點擊進入<<<
網校以及考試書庫開發及擁有課件范圍涉及公務員/財會類/學歷類/建筑工程類
等9大類考試的在線網絡培訓輔導和全新引進高清3D電子書考試用書。
注:
交流群加入:全國各省區高考招生信息交流QQ群
2015全國各大院校招生信息本網站陸續更新中,請廣大網友點擊查看。
若省份中沒有看到您想查詢的學校可以通過“站內搜索”學校名字查詢信息。
若有疑問可咨詢本網站,或者自行登錄學校官網查看相關招生信息。
特殊教育學院
2015年招生專業:
本科:特殊教育 專科:特殊教育、手語翻譯
特殊教育學院是南京特殊教育師范學院的重點院系之一,目前設有特殊教育、小學教育和手語翻譯4個專業,共6個專業方向。主要為全國特殊教育學校、普通學校特殊班和隨班就讀班以及殘聯、康復中心等機構培養教師和相關專業人才。
學院現有學生 1069人,專任教師31人,其中教授6名,副教授17人,講師 8人,全國特教園丁獎2人,省級教育名師1人,省333工程帶頭人2人,省青藍工程學科帶頭人2人、骨干教師4人。2008年特殊教育專業教師團隊被教育廳評為省級優秀教學團隊。
學院前身為南京特殊教育師范學校的盲教育、聾教育、弱智教育三個專業組。作為新中國第一所特殊教育師范學校,特殊教育學院在特殊教育師范學科、專業、學制、課程建設等方面進行了開創性的探索。學院于1985年設四年制中師,1997年設五年制大專,2003年設三年制專科(高中后),2015年設四年制本科;自1982年建校以來,學院先后承擔了由教育部、教育廳組織的中等、高等特師60多門專業課程教學大綱和教材的編寫任務,完成了國家、部省級科研課題30多項,省級精品課程2項,獲江蘇省高校優秀教學成果一、二等獎4項。填補了國內特殊師范教育領域諸多空白,為我國特殊教育事業的發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三十多年來,學院已為全國各地(除去港澳臺地區和西藏外)培養特教師資6232人,培訓特殊教育干部、教師、手語翻譯員及其他專業技術人員7000余人。據不完全統計,全國1700多所特殊教育學校中大部分教學骨干、校長為本專業畢業生。他們中涌現出一批全國特教先進個人,校友葛華欽、曹艷、李偉兒受到習近平、胡錦濤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并被中央電視臺及多家新聞媒體報道,在全國引起很大反響。
學院現擁有國家級重點建設專業一個,省重點建設專業群一個,省特色專業一個,省級實訓基地兩個。目前學院在特殊教育方面已成為我國方向最多、規模最大、畢業生最多、歷史最久、實驗室設備最多、社會影響最大的學院。其中視障教育、學障教育和隨班就讀3個專業(方向)為全國獨有;手語翻譯專業也是目前國際上特殊教育發達國家剛剛興起的專業。
學前教育學院
2015年招生專業:
本科:學前教育 專科:學前教育
學前教育學院是南京特殊教育職業技術學院的重點院系之一。學前教育專業于2003年設立,當年即招收高中畢業的三年制高職大專學生。2004年成立學前教育系,2010年與特殊教育系合并為特殊教育與學前教育學院,2014年成立學前教育學院。迄今為止,學前教育專業已為社會培養了1300多名畢業生。
學前教育專業以“學前+特教”為主要特色,學前教育專業(特殊教育方向)是目前國內唯一擁有特殊教育特色的、規模最大的學前教育專業方向。現設有特殊教育、幼兒保育等專業方向,重在培養具有人文博愛精神,熱愛學前和特殊教育事業,掌握嬰幼兒保育的基本知識和專業技能,具有良好職業素養,能夠在幼兒園、特殊教育學校以及其它早教機構從事保教工作的應用性人才。2009年和韓國又松信息大學合作,聯合培養學前教育專業幼兒教育保育方向人才。2007年,學前教育專業被列為學校特色專業,2010年被遴選為江蘇省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建設點,2012年以優秀的成績通過江蘇省教育廳品牌特色專業建設評估驗收。
學前教育專業擁有一支雙師素質高、梯隊完善、教學與科研實力雄厚的師資隊伍。本專業現有學前教育專業現有專任教師25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11人,副教授以上教師占60%;有博士5人、碩士14人(其中1人博士在讀),碩士以上學歷教師占76%。有“江蘇省優秀教育工作者”2人,江蘇省“三八”紅旗手1人,江蘇省“333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培養對象1人,江蘇省“青藍工程”3人(中青年學術帶頭人培養對象1人,優秀青年骨干教師2人),院中青年骨干教師培養對象3人,院青年教師教學標兵2人;有國外進修經歷的教師10人,長期聘請特殊教育學校、幼兒園兼職教師 15 人,雙師型教師比例達80%。學前教育專業教學團隊被南京特殊教育職業技術學院評為2011年度院級優秀教學團隊。
根據我國學前特殊教育事業發展的需要,學院開創性地構建了學前特殊教育專業課程體系,將基礎理論教學、專業技能訓練與實踐能力培養三者有機結合起來,形成了一套科學、規范、穩定的專業培養方案,構建了一個以幼兒教師職業素養為核心,突出專業技能實訓和教學能力實踐的課程體系。在教學中,我們積極推進項目化實踐教學模式改革,突出實踐訓練環節,積極開展與國家職業技能培訓與鑒定相關工作,在學前教育系推行職業資格證書制度,將“育嬰師”和“保育員”國家職業資格證書的培訓、考核認證納入學生實踐實訓體系。
學院在專業建設、課程建設和教材建設方面都取得了顯著的成績。獲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建設立項2門,國家級精品課程1門,省級精品課程2門,校級精品課程5門。主持6部職業教育“十二五”國家級規劃教材,2部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國家級精品教材1部,江蘇省高等學校精品教材1部;建有中央財政支持“學前教育”實訓基地1項,省高職實訓基地1項,主持完成了省級教學改革項目4項,省部級教學成果獎3項。
專業成果(簡)
近5年發表論文161篇;出版專著、編著教材23部,其中職業教育“十二五”國家級規劃教材6部;主持省部級科研課題11項,省部級教研教改課題7項;獲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建設立項2門,建有國家精品課程1門,省精品課程2門;省級特色專業建設點1個;省高職實訓基地1個;中央財政支持高職實訓基地1個;省333工程培養對象1人,省青藍工程學術帶頭人1人、優秀青年骨干教師2人,有國外進修經歷的教師10人。
康復科學學院
2015年招生專業:
本科:康復治療學 專科:兒童康復
康復科學學院是我校重點建設的二級學院,目前設有康復治療學(本科,醫技類)、兒童康復(專科,師范類)和社區康復等專業。十六年來,學院堅持醫教結合、立足兒童的人才培養特色,確定“教師+治療師”的人才培養定位,取得江蘇省品牌專業項目、中央財政重點支持專業建設項目、江蘇省重點專業群建設項目等專業建設成效。培養了數千名畢業生,分布在全國各地的特殊教育學校、兒童康復機構、社區醫院、殘疾人康復中心、兒童福利院、托養機構與研發機構等,為我國兒童康復人才培養、兒童康復事業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康復科學學院擁有一支醫療、心理和教育等不同專業背景、多學科融合的專業師資隊伍。專任教師中高級職稱占70%以上,其中教授4名、副教授14名;具有博士、碩士學位教師占80%以上;在國內相關科研和專業服務領域有一定知名度。學院名譽院長為國際物理醫學與康復醫學學會主席、美國國家醫學院外籍院士、中國康復醫學會常務副會長、南京醫科大學康復醫學院院長勵建安教授;康復治療學學科帶頭人為中國康復醫學會兒童康復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殘疾人康復協會副理事長、佳木斯大學康復醫學院名譽院長李曉捷教授;現任院長為全國“特教園丁獎”獲得者、江蘇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六大人才高峰項目” 高層次人才何侃教授。
長期以來,康復科學學院的學科專業建設對殘障兒童康復及相關專業建設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和引領作用,如2004年在全國率先設置的孤獨癥康復專業(歸屬兒童康復,師范類)獨一無二、堪為標桿。未來,康復科學學院將緊跟國內康復科學領域的發展前沿,進一步強化醫學康復、心理康復、教育康復的學科建設,深化體現兒童康復內涵的相關專業建設,培養“醫教結合”特色的特殊兒童教育與康復專業的卓越人才,打造在全國有持久影響力的兒童康復人才培養與培訓基地。
外國語學院
2015年招生專業:
專科:英語教育、應用英語、應用韓語
外國語學院(原外語系2001年)成立于2014年。現有在校學生約500人,教職工38人,4個專業教研室。其專任教師中現有教授、副教授14 人,講師20人,具有博士、碩士研究生學歷(含在讀)的教師超過90%,有國外進修學習經歷的教師11人,并常年聘請外籍教師授課,形成了一支師德高尚、專業結構和職稱比例相對合理、教學水平較高的師資團隊,為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提供了堅實的人才保障。
外國語學院現開設英語教育、商務英語、旅游英語、應用韓國語等專業。主要培養基礎教育階段特殊學校、普通學校、學前機構的英語師資,以及旅游、賓館服務、商務貿易、辦公文秘等方面的英語或韓國語專業的高級應用性專門人才。英語教育專業為我校特色專業。
外國語學院高度重視科研工作,注重搭建科研平臺,激勵和引導教師開展科研活動。近五年來我院教師獲得省校級課題29項,發表論文500多篇,其中核心期刊論文33篇;主編參編出版教材21本。擁有校級精品課程5門。
外國語學院教學設施齊全,教學手段先進,擁有一系列高配置,能滿足教學和科研所必需的語言學習軟件、外文音像圖書資料和多媒體語言實驗室及外語技能實訓室。外國語學院注重專業能力培養,擁有一批校外實訓基地,為學生實習、實訓,提高就業能力創造了良好的條件。我院歷年畢業生就業率均達到95%以上。
外國語學院是青年學子成長、成才的搖籃;是優秀教師成名、成家的舞臺。
信息科學學院
2015年招生專業:
本科:教育技術學 專科:計算機網絡技術、計算機多媒體技術
信息科學學院的建設源于2002年,是我校唯一的理工學院,學院現有專職教師32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5 人,是一支富有活力的教學、科研團隊。研究生以上學歷有15人,江蘇省“333工程”人才培養對象1人,江蘇省“青藍工程”青年骨干教師培養對象2人。學院遵循“以科研帶動教學、以教學促進科研”的指導思想,教師樂學重教,科研能力強,近年來在各級各類刊物上發表文章180余篇,其中核心40余篇,主持和參與過國家級科研項目1項,省級科研項目9項,院級科研項目3項,主持建設的院級精品課程2門,編著的教材和著作5本,其中省級精品教材1本。
信息科學學院是我校首批本科教學的建設單位,目前設有教育技術學(本科)、計算機應用技術、計算機網絡技術和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四個專業方向,主要為全國特殊教育學校、普通學校和相關殘疾人機構培養信息技術教學老師、網站開發維護管理等的技術應用型人才以及企事業單位的多媒體創作人員。
為滿足教學和科研的需求,同時為各專業的教學實踐提供充分的保障,我院建有數字電路實驗室、計算機組裝與維護實驗室、計算機網絡實驗室、非線性編輯實驗室、手繪動漫實驗室和三維動畫實驗室等專業實驗室。
一直以來,學院十分重視學生實踐技能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分別與多家公司簽訂聯合培養協議,多種形式的校企合作為提高學生的實踐技能和創新能力創造了優良的條件,近年來,學生在各級各類大賽中都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各專業歷年畢業生就業率均達到90%以上。同時我院還設置了校友獎學金,用以鼓勵學生在學習、生活中的創新與進步。
信息科學學院是青年學子成長、成才的搖籃,信息科學學院歡迎各位有志學子的到來!
管理學院(殘疾人事業管理學院)
2015年招生專業:
專科:公共事務管理、社會工作、社區管理與服務
管理學院成立于2004年,現有公共事務管理、社會工作、社區管理與服務三大核心專業,現有在校生近400人。管理學院現設有公共事務管理、社會工作兩個教研室。專任教師中有教授4人,副教授3人,江蘇省“青藍工程”學科帶頭人培養對象2名,博士4人,碩士11人。先后有一名教師赴哈佛大學訪學一年,一名教師到加拿大參加培訓,六名教師到韓國又松信息大學交流學習。近幾年,學院教師的科研能力顯著提高,主持教育部重點和青年專項課題共5項,省級以上課題13項。
管理學院一直堅持服務于殘疾人、老年人等弱勢群體的辦學方向,堅持與其它專業集群錯位發展、協調發展的辦學定位,是學院重點建設與發展的“三大專業集群”之一。承擔著江蘇省和南京市的殘聯管理干部以及基層殘疾人專職委員的培訓工作,受到各級殘聯組織的一致好評。
主要服務對象和學生就業方向為:各街道辦事處、鄉鎮辦事處、社區、居民委員會、行政機關、社會團體、中介組織等相關公共事務管理部門;各級殘聯組織、民政部門及下屬企事業單位、特殊教育學校、殘疾人康復機構(中心)、鄉鎮和街道殘疾人服務、福利院、福利企業等殘疾人管理與服務等部門;老年家政及相關教育培訓等老年人服務與管理崗位,部隊干休所、社區從事行政管理、老年人社會保障管理等工作。
藝術學院
2015年招生專業:
本科:音樂學 專科:音樂教育、美術教育
藝術學院是我院創建較早的院系之一,始終以現代教育的理念為指導,以高校的管理為依托,大膽創新,勇于實踐。
藝術學院在校學生580名,教職工40名,其中教授4名、副教授14名,有省“333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第三層次培養對象,省“青藍工程”學術帶頭人,省“青藍工程”優秀青年教師,學院骨干教師,學院教學標兵;聚集了一批在音樂、美術領域頗具影響的專家、學者和學術帶頭人;教師隊伍整體素質高,教學科研能力強,是藝術學院教育教學工作的人才資源保證,多年來為全國各地培養了大量的音樂、美術特殊教育師資力量。
教學方面:獲得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一項、江蘇省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一項,完成了2項省級教改研究項目;此外,獲得院級優秀教學成果特等獎1項,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
科研方面:學院現有“江蘇省‘十二五’高等學校重點專業群建設項目一個,院級優秀教學團隊一個,院特殊兒童藝術治療研究中心一個;主持部級科研課題2項,主持省級科研課題5項,教師出版專著三部;主編、參編教材4部;在省級以上學術刊物發表論文187篇,其中核心刊物發表40篇、CSSCI期刊收錄15篇;藝術學院指導學生在省、市以上各類比賽中累計獲獎170人/次。
藝術學院現有數碼鋼琴教室、MIDI音樂制作教室、琴房、形體訓練室、圖書資料室、小型音樂廳、有體現特色、設施領先的學院重點實驗室——音樂治療實驗室及專為聾校培養音樂教師的律動舞蹈室,擁有中國畫書法及色彩工作室、基礎專業畫室及陶藝設計房,專業展覽廳、資料室;有一大批掛牌校外實訓基地及安徽宏村、江西婺源等藝術實踐基地。在全省有116個校外教育實習基地。
藝術學院教學設備設施一流,并具有特色,為師生開展教學科研活動提供了有力的物質保障和廣闊的技術平臺。
陽光學院
2015年招生專業:
專科:藝術設計、裝潢藝術設計
陽光學院是江蘇省殘聯與我校合作辦學的二級學院。現有學生763人,其中聾生554人,教職工26人,其中教授、副教授人數占專業教師人數30%,研究生及以上學歷的教師占教師人數的82 %。近幾年,學生在全國各類美術作品大賽中獲得金獎、銀獎、銅獎多項,在國家級和省市級職業技能比賽項目以及體育賽事中,獲特等獎、一等獎、二等獎等各種獎項近百個。陽光學院與一些企事業單位和公司建立了實習就業長期合作機制,構建校企人才市場平臺,采取雙向選擇和自主擇業,近幾年就業率均達到100%。
國際教育與交流學院
2015年招生專業:
專科:學前教育(中外合作辦學)
國際教育與交流學院是南京特殊教育師范學院對外交流的窗口,作為職能部門成立于2008年6月,先后與韓國、美國、新西蘭、澳大利亞、印度等國家廣泛交流,形成了良好的對外合作關系。于2010年6月正式成為教育教學單位,全面介入國際合作與交流學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已培養兩百余名學生。在學院升格為本科高校之際,正在逐步拓展對外合作辦學的渠道。
2009年9月起,經江蘇省教育廳批準、教育部備案,國際教育與交流學院與韓國又松信息大學合作開展“中韓合作辦學項目”,全面引進韓國優質教育資源,采用“2+1”的培養模式,即在國內完成兩年學業后,第三年赴韓學習,學成后將獲得雙學歷證書:我院的大專學歷證書和韓國又松信息大學的副學士學位證書。畢業后可直接就業或在國外繼續深造。赴韓期間學費經濟實惠,費用為每年4萬元人民幣左右(含學費、食宿費,不含寒暑假),作為友好合作院校,我院學生可享受學費減免、獎學金、校內就業崗位等優惠政策。
與我院合作的又松信息大學學前教育專業和社會工作專業,是該校歷史悠久、開設成熟的特色專業,其中學前教育專業已有33年歷史,3000多名畢業生已經在韓國各地幼兒教育部門擔任重任;社會工作專業則已經成長為韓國大田、忠清圈老人福利專業人才培養的搖籃。我們全面引進又松信息大學的課程設置、教學計劃及教學模式,專業課程由中韓雙方大學的相關專業院系共同承擔,在國內學習的兩年時間內有三分之一的專業課程由韓方教授來院授課,課程設置上堅持以技能、應用為方向,緊密結合相關產業,授課教師具有豐富的實踐背景,提供的輔助教學內容資料豐富多樣。
更多學歷考試信息請查看學歷考試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