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網校:>>>點擊進入<<<
考試書庫:>>>點擊進入<<<
網校以及考試書庫開發及擁有課件范圍涉及公務員/財會類/學歷類/建筑工程類
等9大類考試的在線網絡培訓輔導和全新引進高清3D電子書考試用書。
Q1: 本專業的學習(研究)對象是什么?
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是儀器儀表領域的一個大類專業,主要利用現代物理學和電子信息科學技術的基本理論、方法和實驗手段,研究對各種物理量進行檢測、計量、監測和控制的基本理論和方法,探求新的測量方法,設計新的測控儀器與系統。
隨著以電子技術、信息技術和生物技術為代表的高新技術的快速發展,我國已成為儀器儀表生產大國,但大部分儀器儀表屬于中低檔產品,高端大型儀器幾乎全部依賴進口,遠不能滿足國民經濟、科學研究、國防建設以及社會發展等各個方面日益增長的迫切需求。隨著產業結構調整,我國正處在從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的戰略轉型,對高端儀器儀表的需求與日俱增。《國家中長期科學與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 年)》明確指出發展高端裝備制造業,開展重大科研儀器設備自主研制。我國儀器儀表產業將步入快速發展的軌道,社會急需大量的具有創新研發、制造、使用和管理現代高端儀器能力的測控技術與儀器學科專業人才。
Q2: 本專業主要有哪些核心、特色課程?
核心主干課程有:模擬/數字電子技術、信號與系統、數字信號處理、微機系統與接口技術、軟件開發技術、控制工程基礎、精密機械設計基礎、誤差理論與數據處理、傳感器技術、測控電路、微機測控系統設計、單片機應用系統設計、智能儀器設計等。
Q3: 本專業的辦學水平如何?
本專業是江蘇省品牌特色專業、“十二五”江蘇省高等學校重點建設專業。經過近20年的建設,本專業已經擁有了一支良好的專業師資隊伍,相關教學軟硬件設施齊全。
專業教師具有博士學位比例達78.6%,具有海外學習經歷的教師近50%,高級職稱比例達85.7%,其中正高職稱50%。教師中擔任教育部高等學校儀器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協助委員、江蘇省儀器儀表學會常務理事等相關學會理事、學術職務6人次。
依托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江蘇大學工程訓練中心和江蘇省重點實驗室機械工程中心實驗室,建立了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實驗室;依托中央與地方共建優勢學科實驗室基金建立了儀器學科實驗室,是學校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基地。與美國NI、臺灣凌陽科技等國內外著名公司合作建立了4個校企聯合實驗室,建立了智能車大學生創新基地和大學生創新社團;建立了6家企業校企產學研合作工程技術中心,6個省級企業研究生工作站,20余家本科生和研究生培養實踐基地,為培養學生工程實踐與創新能力提供了良好條件。
本專業擁有儀器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碩士點,并依托機械工程一級學科博士點及博士后流動站。近5年來,承擔“863”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科技支撐計劃、省部級重點重大科技計劃、產學研合作項目等100余項,科研經費超千萬元;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二等獎各1項,國家科技發明二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獎10余項。
本專業類與加拿大羅里爾大學簽訂了2+2合作辦學模式,成績優秀,通過出國類外語考試,就可以去該校光電子信息專業學習,并可繼續深造。
Q4: 本專業有哪些價值與功用?
“沒有測量就沒有科學”,測控技術自古以來就是人類生活和生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儀器儀表在人類的生產生活、軍事技術、科學研究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是國民經濟的“倍增器”、科學研究的“先行官”、軍事上的“戰斗力”、日常生活以及法制法規中的“物化法官”。富含高新技術的測量儀器作為信息技術的源頭是信息流中的重要一環,現代儀器儀表的發展水平是國家科技水平和綜合國力的重要體現。
Q5: 哪些同學適合學習本專業?
具有下列情況之一的同學比較適合學習本專業:對電學、測控技術、系統設計、微機應用等理工科感興趣的同學;具有管理協調能力,綜合素質較高的同學;數學、物理基礎好,具有團結協作精神及責任感強的同學。
Q6: 本專業的學生需要具備什么特質?
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的學生需要具有扎實的數學、物理基礎及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同時要求學生具有高度的責任心、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團結協作和吃苦耐勞的高尚品德。
Q7: 本專業的培養目標是什么?
本專業培養符合社會發展需求, 能夠承擔社會責任、具有良好的人文社會科學素養,具有自然科學、工程基礎、測量控制與儀器等方面的專業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及其基本應用技能,具有機電測控系統與電子儀器綜合設計、系統集成和應用能力,具有一定的創新意識、自主學習能力、團隊合作精神和國際化視野的工程技術專業人才。
學生畢業后經過3至5年實際工作,能夠勝任在儀器儀表、電子信息、機電裝備等行業與測量控制及儀器領域相關的系統設計、技術開發、工程應用、產品質量檢驗、生產工藝及組織管理等工程師崗位,成為技術或生產管理骨干。
Q8: 本專業學習過程中,有可能會遇到什么困難?
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以培養高級復合型工程技術人才為特色,所學課程多,知識面廣,涉及機械、電子、光學、計算機、控制和儀器儀表等學科領域,部分同學可能會感到學習困難。但只要在大學期間按照先后銜接關系循序漸進的課程安排,刻苦學習,踏實前行,就能克服任何困難,成為本專業合格的畢業生。
Q9: 社會上對本專業存在認識誤區是什么?
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源于天津大學、浙江大學1952年開辦的“精密機械儀器專業”和“光學儀器專業”。1998年教育部頒布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新目錄中只設立“測控技術與儀器”一個本科專業,它覆蓋了原來的精密儀器、光學技術與光電儀器、檢測技術及儀器、電子儀器及測量技術、幾何量計量測試、熱工計量測試、力學計量測試、光學計量測試、無線電計量測試、檢測技術與精密儀器、分析儀器等11個專業。這是我國高等教育由專才教育向通才教育轉變的重要里程碑。由此,社會上對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的新名稱了解不夠,在其內涵認識上存在誤區。
Q10: 現實中有哪些問題需要通過本專業的人才來解決?
儀器儀表作為對信息進行采集、測量、處理和控制的重要手段和設備,已成為推動科學技術和國民經濟高速發展的關鍵技術之一。目前大部分國產儀器儀表在產品的可靠性、功能、智能化程度等方面都與國際先進水平存在較大差距。我國對儀器儀表需求量的二分之一是由進口產品滿足的,大型高精度的儀器儀表幾乎全部依賴進口。因此,必須大力提升我國測量控制與儀器儀表的研制、開發、制造能力,結合測控技術的深化研究,大力推進新技術、新工藝在儀器儀表中的應用研究,掌握各類儀器儀表的設計、生產工藝等關鍵技術,滿足國民經濟、人民健康和國防安全等方面對測量控制與儀器儀表的需求。面對這些問題,必須依賴大力加快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人才的培養來解決。
Q11: 本專業的畢業生,大致工作區域是哪里?
華東、華南等工業發達地區和大、中城市是本專業畢業生就業的主要區域。本專業近 3 屆畢業生選擇在上海、浙江、江蘇等經濟發達省份就業的分別為12%、7%、28%;在京津地區、重慶、濟南、大連、沈陽、武漢、哈爾濱等中心城市、工業發達城市就業的約占30%。本專業畢業生具備江蘇大學“肯干、能干、實干”的優秀品格,社會聲譽高,廣泛受到用人單位歡迎,就業率達100%。
Q12: 本專業的畢業生,就業主要面向哪些行業?
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畢業生,就業去向主要是儀器儀表、電子信息、機電裝備等行業,在這些行業中從事與測量控制及儀器領域相關的系統設計、技術開發、工程應用、產品質量檢驗、生產工藝及組織管理等工作,成為技術或生產管理骨干。
Q13: 本專業的深造途徑有哪些?
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是光、機、電、儀等學科相結合的專業,本專業擁有儀器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碩士授予權(含測試計量技術及儀器、精密儀器及機械學術型碩士點;儀器儀表工程專業型碩士點),同時本校擁有機械電子工程、檢測技術及自動化裝置等與本專業相近的學科,為學生進一步考研深造提供了優越的條件,成績優秀者可以提前免試進入研究生階段學習。
更多學歷考試信息請查看學歷考試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