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網校:>>>點擊進入<<<
考試書庫:>>>點擊進入<<<
網校以及考試書庫開發及擁有課件范圍涉及公務員/財會類/學歷類/建筑工程類
等9大類考試的在線網絡培訓輔導和全新引進高清3D電子書考試用書。
桂林旅游學院簡介
桂林旅游學院創辦于1985年,原名為桂林旅游高等專科學校,是我國最早獨立建制的全日制公辦旅游高等院校之一。學校是聯合國世界旅游組織的重點支持單位及其教育委員會附屬成員單位、亞太旅游協會教育類會員單位、中國-東盟旅游人才教育培訓基地、亞洲開發銀行高端旅游人才培訓合作院校、中國旅游院校“五星聯盟”發起院校之一。在業內享有盛名的雜志《酒店人》開展的“十大最受酒店業歡迎的國內旅游院校”評選中高居榜首。
學校建校30年來,秉承“創特色名校,育旅游能人”的辦學理念,探索出了一條“行業性、國際化、開放式、應用型”的特色發展之路。
學校占地面積1885畝,各專業全日制在校生8500多人,現有專任教師500多人,高級職稱教師占36.3%,設有8系2院3部,開設41個專業,涵蓋“吃、住、行、游、購、娛”等旅游業主要領域。現有世界旅游組織國際旅游質量教育認證專業6個;國家高職高專教學改革試點專業及自治區精品專業各1個,自治區優質專業12個;中央財政支持實訓基地、自治區示范性實訓基地等共10個;國家級精品課程2門,自治區級精品課程15門;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廣西優秀教學成果獎10項;全國行業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自治區級教學名師、傅雷翻譯獎獲得者等多名。長期聘請十多個國家的外籍專家、著名學者、行業精英到校任教、講學。40%以上教師有境外留學、訪學或培訓經歷,48.4%的教師是“雙師型”教師。
學校形成了“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多主體協同育人”的人才培養模式。組建了理事會;成立了有行業企業精英參與的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校企共建特色專業,共建實訓實習基地;建設了集教學、科研、社會服務于一體的生產性實訓基地。在教育部高職高專院校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中獲得“優秀”。畢業生就業率和就業質量居同類高校前列,連續11年被評為廣西高校畢業生就業先進單位,學生赴美國、阿聯酋、日本等國家實習、就業。學生在全國各類職業技能大賽和學科專業競賽中獲獎居行業院校前列。
學校融入產業發展,積極開展科技攻關、特色旅游商品開發和科技服務。學校是廣西旅游產業人才小高地載體單位,設有廣西旅游規劃設計院、廣西旅游科學研究所等科研和社會服務平臺。近年來承擔了國家社科基金、廣西千億元產業重大科技攻關等旅游業研究項目近20項;完成重要區域旅游規劃項目40多項;主持和參與制定了地方旅游行業標準19項;學報《旅游論壇》是國內重要的旅游學術研究平臺,連年被評為“廣西高校十佳學報”,入選“2012中國國際影響力優秀學術期刊”。
學校不斷引進國際優質教育資源,推動旅游教育與國際接軌。學校與世界旅游組織等國際組織以及21所境外高校開展人才培養、師資培訓等合作。與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學院簽署合作協議,引進了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學院學術體系和國際培訓體系;與香港理工大學等知名高校開展教師交流,派出了上百名教師參加國際學習或培訓。俄羅斯副總理戈洛杰茨、世界旅游組織兩任秘書長到學校考察、演講。學校為越南、老撾、柬埔寨等國及亞洲開發銀行舉辦了十三期高級旅游管理人才研修班和四期大湄公河次區域高端旅游管理人才培訓班;受中國東盟中心委托,先后赴印尼、文萊開展4期旅游人才培訓。近年來,學校為全國各省市縣進行旅游人才培訓5萬多人次。
學校在少數民族文化、桂菜、桂劇等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開發利用等方面進行了有效的探索。收集和整理了廣西壯、苗、瑤、侗、京5個少數民族的特色樂器288件,組建“七玄樂府”民族器樂樂團;成立廣西民族菜肴開發示范中心、廣西民族菜肴研發基地和桂菜協同創新中心。學校將旅游教育融入校園文化打造了 “導游風采大賽、“旅游禮儀風采大賽”、“旅專講壇”、“七玄樂府”等文化活動品牌。棒壘球隊已獲得11項全國賽事的冠軍,并代表廣西參加第12屆全國運動會。
目前,學校正按照國家和自治區的部署,根據《桂林國際旅游勝地建設發展規劃綱要(2012-2020年)》的要求,扎實推進中國旅游人才培訓中心、國家級東盟旅游人才培訓基地、國家級旅游工藝品紀念品研發基地、旅游文化研究與展示中心、國家級旅游教育管理與信息中心的建設,主動服務“一帶一路”、中國-東盟經濟區和桂林國際旅游勝地建設等國家戰略,努力打造成為緊貼旅游行業需求辦學,服務區域戰略支柱產業發展,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應用型旅游本科院校。
更多信息請查看廣西壯族自治區事業單位招聘網
版權所有:易賢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