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目背景
航空發動機是典型技術密集和高附加值高科技產品,是當今世界上最復雜的機械系統之一,具有“多學科交叉、多專業綜合”復雜系統工程特點。目前,我國航空發動機正處于從“測仿研制”向“自主發展”轉變的關鍵階段,對航空發動機人才的創新能力、創新意識和解決復雜系統問題的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戰。在此關鍵時期,如何培養具有多學科交叉背景的航空發動機高層次人才是推動航空發動機發展的關鍵因素。航空發動機協同創新中心是國內唯一一所以航空發動機為研究目標的協同創新中心,集中了與發動機相關的設計、加工、材料、控制、制造等各個不同學科。為交叉學科創造了有利的環境。
依托先進航空發動機協同創新中心,2016年將招收以圍繞航空發動機關鍵科學問題和技術瓶頸為研究目標的具有交叉學科特點的航空工程專業碩士研究生。
二、擬授證書
(1)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航空工程專業碩士學位證;(2)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碩士研究生畢業證。
三、培養方式
學制兩年半,其中:
(1)實行北航校內雙導師制,雙導師中有一名導師來自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雙導師必須來自不同的二級學科。
(2)學生學籍由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統一管理,修滿交叉學科班所要求的全部學分。本科非航空發動機專業的學生必須完成航空發動機原理和航空發動機結構兩門課程的學習。其他課程以主責導師規定為準,需滿足交叉學科班培養方案。
(3)在雙導師指導下完成碩士論文,論文必須與航空工程專業相關。
四、項目管理
項目依托單位:先進航空發動機協同創新中心、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
費用:按照北航專業碩士標準,正常享受各類獎學金評選。優秀學生有機會獲得協同創新中心相關獎學金支持。
五、2016年招生方式
招生計劃:統考全日制航空工程專業碩士25人。
校內導師:見下表。
學院名稱 | 所在學科 | 導師名單 |
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 | 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 | 陳懋章、陶智、丁水汀、宋知人、林宇震、鄒正平、馬宏偉、徐國強、李曉東、劉寶杰、陸利蓬、桂幸民、王強、杜發榮、李琳、高歌、黃勇、楊曉奕、呂品、羅翔、吳宏、聞潔、劉火星、寧方飛、嚴明、鄧宏武、柳陽威、王洪偉、許全宏、于賢君、侯安平、朱劍琴、宋西鎮、袁巍、李海旺、孫大坤、陳江、甘志文、王娟、陳龍飛、李挺 |
航空宇航推進理論與工程 | 劉大響、孫曉峰、郭躍平、王延榮、王榮橋、洪杰、景曉東、閆曉軍、方韌、王曦、王建軍、申秀麗、金捷、唐海龍、楊曉光、樊江、齊紅宇、石多奇、馬艷紅、胡殿印、陳敏、張弛、王曉宇、覃道亮、金東海 | |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 材料學 | 鐘群鵬、馬朝利、張錚、趙子華、吳素君、駱紅云、 |
自動化科學與電氣工程學院 | 機械電子工程 | 王少萍、 |
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 | 袁梅、于勁松 | |
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 | 林巖、宋華 | |
導航制導與控制 | 楊凌宇 | |
計算機學院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馬殿富、曹慶華、吳際、高小鵬 |
機械工程及自動化學院 | 機械電子工程 | 周正干 |
航空宇航制造 | 趙罡、郎利輝 | |
機械制造 | 陳志同、陳五一 | |
交通科學與工程學院 | 交通運輸 | 張曙光、劉曉鋒、劉傳凱、潘強 |
可靠性與系統工程學院 | 航空宇航安全性與可靠性工程 | 張衛方、侯文魁、姚軍、黃敏 |
復試要求:
(1)第一志愿達到我校相應學科的復試資格基本線。
(2)即日起有意向報考該班考生須在2016年 3月18日前登陸我院網站sepe.buaa.edu.cn進行復試報名登記,選擇報考“專項計劃班”名稱為“航空發動機交叉學科班”;(3)復試筆試按照考生事先選定的復試科目(筆試要求見復試須知),由北航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統一組織。
復試報名系統網址為:(校內)http://10.111.1.108/stues/(校外)http://sepeyjs.buaa.edu.cn/stues/
(4)面試組成員由“2011協同中心”導師組成(面試要求見復試須知)
咨詢電話:
張老師 010-82317436,zhangdan@buaa.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