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jax
ajax 全稱為“ asynchronous javascript and xml ”(異步 javascript 和 xml ),是一種創建交互式網頁應用的 網頁開發 技術。根據ajax提出者jesse james garrett建議,ajax:
使用 xhtml + css 來表示信息;
使用 javascript 操作 dom (document object model)進行動態顯示及交互;
使用 xml 和 xslt 進行數據交換及相關操作;
使用 xmlhttprequest 對象與 web服務器 進行異步數據交換;
使用 javascript 將所有的東西綁定在一起。
類似于 dhtml 或 lamp ,ajax不是指一種單一的技術,而是有機地利用了一系列相關的技術。事實上,一些基于ajax的“派生/合成”式(derivative/composite)的技術正在出現,如 aflax 。
b — browser
網頁瀏覽器 是個顯示 網頁服務器 或文件系統內的文件,并讓用戶與此些文件交互的一種 軟件 。它用來顯示在 萬維網 或 局域網 等內的文字、圖像及其他信息。這些文字或圖像,可以是連接其他網址的超連結,用戶可迅速及輕易地瀏覽各種信息。大部分網頁為 html 格式,有些網頁需特定瀏覽器才能正確顯示。 個人電腦 上常見的網頁瀏覽器按照2010年1月的市場占有率依次是 微軟 的 internet explorer 、 mozilla 的 firefox 、 google 的 google chrome 、 蘋果公司 的 safari 和 opera軟件公司 的 opera 。瀏覽器是最經常使用到的 客戶端程序 。web開發人員應該確保其程序在各個主流瀏覽器中都能正常工作。
c — css
層疊樣式表, 又稱: 串樣式列表 ,英文: cascading style sheets ,簡寫為 css ,由 w3c 定義和維護的標準,一種用來為結構化文檔(如 html 文檔或 xml 應用)添加樣式(字體、間距和顏色等)的 計算機語言 。目前最新版本是 css 2.1,為w3c的候選推薦標準。下一版本css 3仍然在開發過程中。
d — dom
文檔對象模型 (document object model,簡稱dom),是 w3c 組織推薦的處理 可擴展置標語言 的標準編程接口。document object model的歷史可以追溯至1990年代后期微軟與 netscape 的“ 瀏覽器大戰 ”(browser wars),雙方為了在 javascript 與 jscript 一決生死,于是大規模的賦予瀏覽器強大的功能。微軟在網頁技術上加入了不少專屬事物,計有vbscript、activex、以及微軟自家的d html 格式等,使不少網頁使用非微軟平臺及瀏覽器無法正常顯示。dom即是當時蘊釀出來的杰作。
e — events
事件 是可以被控件識別的操作,如按下確定按鈕,選擇某個 單選按鈕 或者 復選框 。每一種控件有自己可以識別的事件,如 窗體 的加載、單擊、雙擊等事件,編輯框(文本框)的文本改變事,等等,現代的web應用程序很大程度上依靠事件驅動。
事件有系統事件和用戶事件。系統事件由系統激發,如時間每隔24小時,銀行儲戶的存款日期增加一天。用戶事件由用戶激發,如用戶點擊按鈕,在文本框中顯示特定的文本。 事件驅動 控件執行某項功能。觸發事件的對象稱為事件發送者;接收事件的對象稱為事件接收者。
使用事件機制可以實現:當類對象的某個狀態發生變化時,系統將會通過某種途徑調用類中的有關處理這個事件的方法或者觸發控件事件的對象就會調用該控件所有已注冊的事件處理程序等。
f — firebug
firebug 是 網頁瀏覽器 mozilla firefox 的一個擴展,是一個除錯工具。用戶可以利用它除錯、編輯、甚至刪改任何網站的 css 、 html 、 dom 、與 javascript 代碼。firebug 也有提供其他網頁開發工具,例如 yahoo! 的網頁速度優化建議工具 yslow 。firebug是哈維( joe hewitt )撰寫的。他是最初firefox創始者之一。
g — grid
網格 ,也稱 柵格 ,不過從定義上說,柵格更為準確些。網上找個一個對網頁柵格系統比較恰當的 定義 :以規則的網格陣列來指導和規范網頁中的版面布局以及信息分布。網頁柵格系統是從平面柵格系統中發展而來。對于網頁設計來說,柵格系統的使用,不僅可以讓網頁的信息呈現更加美觀易讀,更具可用性。而且,對于前端開發來說,網頁將更加的靈活與規范。如果有很多css框架支持柵格功能,可參考文章《 介紹27款經典的css框架 》。
h — html
超文本置標語言 ( 英文 : hypertext markup language , html )是為“ 網頁 創建和其它可在 網頁瀏覽器 中看到的信息”設計的一種 置標語言 。html被用來結構化信息——例如標題、段落和列表等等,也可用來在一定程度上描述文檔的外觀和 語義 。由 蒂姆·伯納斯-李 給出原始定義,由 ietf 用簡化的 sgml (標準通用置標語言)語法進行進一步發展的html,后來成為國際標準,由 萬維網聯盟 (w3c)維護。
最新版本是 html5 它是html下一個的主要修訂版本,現在仍處于發展階段。目標是取代1999年所定訂的 html 4.01和 xhtml 1.0 標準,以期能在互聯網應用迅速發展的時候,使網絡標準達到符合當代的網絡需求。廣義論及html5時,實際指的是包括html、 css 和 javascript 在內的一套技術組合。
i — ie
windows internet explorer (舊稱 microsoft internet explorer ,簡稱 internet explorer ,縮寫 ie ),是 微軟公司 推出的一款 網頁瀏覽器 。截至2010年9月止,統計的數據顯示internet explorer的 市場占有率 高達59.65%。雖然它依然是使用最廣泛的網頁瀏覽器,但與 2003年 最高峰時相比,市場占有率相差超過30%。
internet explorer對一些標準化技術都有一定程度上的支持,但亦有很多運行上的差距和兼容性的故障 ,這導致技術開發者的批評日益增加。批評增加的情況,在很大程度上是歸因于internet explorer的競爭對手相對地已提供完全的技術支持,標準規格(standards-compliant)的應用亦越來越廣泛起來。因為internet explorer在全球廣為應用,網絡開發者們在尋求 跨平臺 的代碼時常常會發現internet explorer的漏洞、私有的功能集合和對標準支持的不完善。
2011年3月14日發布的internet explorer 9瀏覽器大幅提高對css3和html5等w3c規范的支持程度,這個版本也是internet explorer瀏覽器第一個采用gpu加速的版本,正式版于acid3測試中獲得95/100分,相比以往版本有很大進步。可以認為,從internet explorer 9開始,internet explorer瀏覽器對w3c規范的支持將不再是問題。
j — javascript
javascript 是一種廣泛用于 客戶端 web開發 的 腳本語言 ,常用來給html網頁添加動態功能,比如響應用戶的各種操作。它最初由 網景公司 的 brendan eich 設計,是一種動態、弱類型、基于原型的語言,內置支持類。javascript是 sun公司 的注冊商標。 ecma國際 以javascript為基礎制定了 ecmascript 標準。javascript也可以用于其他場合,如服務器端編程。完整的javascript實現包含三個部分: ecmascript , 文檔對象模型 , 字節順序記號 。
netscape公司在最初將其腳本語言命名為livescript來netscape在與sun合作之后將其改名為javascript。javascript最初受 java 啟發而開始設計的,目的之一就是“看上去像java”,因此語法上有類似之處,一些名稱和命名規范也借自java。但javascript的主要設計原則源自 self 和 scheme .javascript與java名稱上的近似,是當時網景為了營銷考慮與sun公司達成協議的結果。為了取得技術優勢, 微軟 推出了 jscript 來迎戰javascript的 腳本語言 。為了互用性, ecma國際 (前身為 歐洲計算機制造商協會 )創建了ecma-262標準(ecmascript)。現在兩者都屬于 ecmascript 的實現。盡管javascript作為給非程序人員的 腳本語言 ,而非作為給程序人員的 編程語言 來推廣和宣傳,但是javascript具有非常豐富的特性。
k — keyword optimization
關鍵詞優化 ,也叫 搜索引擎優化 ( search engine optimization ,簡稱 seo )是一種利用 搜索引擎 的搜索規則來提高目的 網站 在有關搜索引擎內的排名的方式。由于不少研究發現,搜索引擎的用戶往往只會留意搜索結果最前面的幾個條目,所以不少 網站 都希望通過各種形式來影響搜索引擎的排序。當中尤以各種依靠廣告維生的網站為甚。
所謂“針對搜索引擎作優化的處理”,是指為了要讓網站更容易被搜索引擎接受。搜索引擎會將網站彼此間的內容做一些相關性的數據比對,然后再由 瀏覽器 將這些內容以最快速且接近最完整的方式,體現給搜索者。
搜索引擎優化對于任何一家網站來說,要想在網站推廣中取得成功,搜索引擎優化都是至為關鍵的一項任務。同時,隨著搜索引擎不斷變換它們的排名算法規則,每次算法上的改變都會讓一些排名很好的網站在一夜之間名落孫山,而失去排名的直接后果就是失去了網站固有的可觀訪問量。所以每次搜索引擎算法的改變都會在網站之中引起不小的騷動和焦慮。可以說,搜索引擎優化是一個愈來愈復雜的任務。
l — less
less 最早是一個ruby的gem,讓css具有動態語言的特性,這些特性包括變量,操作符,嵌套規則。其實less真正的作用是將使用高級特性的css轉換成標準的css。這些都是在web客戶端發起請求時通過http handler來完成的。也可以是編輯時就完成的。此外,less可以配置成自動最小化所生成的css文件,不僅節省了帶寬,并且使最終用戶體驗更上一層。另外有.net版本的 less 。
m — mvc
mvc模式 (model-view-controller)是 軟件工程 中的一種 軟件架構 模式,把軟件系統分為三個基本部分:模型(model)、視圖(view)和控制器(controller)。mvc模式最早由 trygve reenskaug 在1974年提出,是 施樂帕羅奧多研究中心 (xerox parc)在20世紀80年代為程序語言 smalltalk 發明的一種軟件設計模式。 mvc模式 的目的是實現一種動態的程序設計,使后續對程序的修改和擴展簡化,并且使程序某一部分的重復利用成為可能。除此之外,此模式通過對復雜度的簡化,使程序結構更加直觀。軟件系統通過對自身基本部份分離的同時也賦予了各個基本部分應有的功能。
n — node.js
node 是一個javascript運行環境(runtime) , 實際上它是對google v8 引擎(應用于google chrome瀏覽器)進行了封裝。 v8 引 擎執行javascript的速度非常快,性能非常好。node對一些特殊用例進行了優化,提供了替代的api,使得v8在非瀏覽器環境下運行得更好。例 如,在服務器環境中,處理二進制數據通常是必不可少的,但javascript對此支持不足,因此,v8.node增加了buffer類,方便并且高效地 處理二進制數據。因此,node不僅僅簡單的使用了v8,還對其進行了優化,使其在各環境下更加給力。 node.js 包羅萬象,但最主要的一點是,它提供了一種在web瀏覽器之外運行javascript的途徑。javascript廣泛應用于網站的前端開發。node使得這種流行的編程語言能夠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