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系、環境與生命科學系簡介
旅游系、環境與生命科學系于2013年7月由原旅游系與環境與生命科學系合并而成。現有專業教師33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10人,全國優秀教師1名,四川省旅游業青年專家2名,校級教學名師4名,教學標兵3名,學術帶頭人4名,學術骨干7名。系部教師將科研與教學及服務地方經濟密切結合起來,近5年,主持省部級教研科研項目40余項,發表學術論文200余篇。注重學生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畢業生就業一直保持良好態勢。多次被評為學校教學質量綜合考評先進單位、優秀科研單位、就業工作先進單位,并榮獲學院優秀服務型黨組織、甘孜州“群眾工作”先鋒基層黨組織、四川省高校先進基層黨組織等稱號。
旅游管理專業(學制:4年;層次:本科;招生類別:文理兼收)
培養目標: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掌握旅游管理基本理論、專門知識和基本技能,具備旅游管理專業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與素質,能在各類旅游相關企事業單位、旅游行政機關和研究機構等從事經營、管理、策劃、咨詢、服務等工作的應用型技術人才。
主干課程:旅游學概論、旅游經濟學、旅游規劃與開發、旅游市場營銷、旅游心理學、酒店管理概論、旅行社管理、旅游財務管理、現代服務業管理等。
授予學位:管理學學士
歷史學專業(學制:4年;層次:本科;招生類別:文科)
培養目標: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掌握歷史學基本理論、專門知識和基本技能,具備歷史學專業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與素質,能在國家機關、新聞出版、文教事業及各類企業事業單位或領域從事研究、教學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歷史學科應用型技術人才。
主干課程:中國通史、世界通史、史學概論、中國歷史要籍介紹及選讀、外國歷史要籍介紹及選讀、中國史學史、西方史學史等。
授予學位:歷史學學士
園藝專業(學制:4年;層次:本科;招生類別:理科)
培養目標: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掌握較完整的現代生物科學知識體系和較寬厚的園藝基本理論知識及較扎實而熟練的園藝基本技能的,具備園藝作物育種、栽培、生物技術、設施園藝和園藝產品采后商品化處理、貯藏運銷、園藝作物病蟲害防治等方面基本理論知識和基本技能與基本能力,能在果樹、蔬菜、觀賞園藝、設施園藝、園林綠化及其他相關領域從事現代園藝生產、科技推廣、產業開發、經營管理及教學和科研等方面工作,有較寬廣的適應性和一定專業特長的園藝學學科應用型技術人才。
主干課程:高等數學、無機及分析化學、有機及基礎生物化學、植物學、植物生理學、土壤肥料學、農業氣象學、遺傳學、生物統計學與試驗設計、園藝作物育種學、園藝作物栽培學、園藝作物病蟲害防治學、園藝植物生物技術、園藝產品貯藏運銷學、園藝產品商品學、設施園藝學、園藝植物研究法等。
授予學位:農學學士
動物醫學專業(學制:4年;層次:本科;招生類別:理科)
培養目標: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掌握基礎獸醫學、預防獸醫學和臨床獸醫學的專業理論和知識,具備動物臨床診療、防疫檢疫、人畜共患病、動物源食品安全、動物保護、獸醫執法等方面的能力,能在獸醫醫療、獸醫管理與執法、獸醫技術服務、獸醫教育與科研及相關部門從事動物醫療、執法監督、管理、教學、科學研究、技術服務等工作的應用型技術人才。
主干課程:動物解剖及組織胚胎學、動物生理學、動物生物化學、動物病理學、獸醫藥理與毒物學、獸醫微生物學與免疫學、動物傳染病學、獸醫內科學、獸醫外科及外科手術學、獸醫產科學、獸醫寄生蟲學、獸醫臨床診斷學、獸醫公共衛生學、獸醫流行病學、實驗動物學、獸醫法規等。
授予學位:農學學士
漢語言文學系簡介
漢語言文學系開設有漢語言文學、秘書學、網絡與新媒體等三個本科專業和語文教育、文秘等兩個專科專業,現有教師47人(高級職稱18人,碩士以上學歷學位19人),有學生900多人。本系在辦學中堅持教學應用性(理論與實踐并重)、科研地方性(打造地方專業智庫);在人文彰顯上具有民族性(多民族共同體價值認同)和示范性(面向地方的引領和示范);在人才培養中尊重規律性,具有人才多向成長的課堂、行業和社會的綜合支撐;人才去向主要為公務、企事業單位的相關崗位。
漢語言文學專業(學制:四年; 層次:本科;招生類別:文科)
培養目標: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具備扎實的漢語言文學基礎和良好的人文素養,熟悉漢語及中國文學的基礎知識,具有較強的審美能力和中文表達能力,具有初步的語言文學研究能力,同時具有一定的跨文化交流能力,能在中小學、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出版傳媒機構、各類社會組織中從事語文教育及漢語言文字運用和相關工作的復合型人才。
主干課程:文學概論、中國古代文學(含中國古代文學史、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中國現代文學(含中國現代文學史、中國現代文學作品選、中國當代文學)、外國文學、語言學概論、古代漢語、現代漢語、寫作等。
授予學位:文學學士
秘書學專業(學制:四年;層次:本科;招生類別:文科)
培養目標: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掌握秘書學基礎知識、基礎理論和基本技能,具有較強的書面語言和口頭語言表達能力、人際溝通能力和公關與組織協調能力,具備辦公自動化應用能力。能在國家機關、企業事業單位和經濟管理部門等組織從事秘書類工作的的應用型專門人才。
主干課程:秘書學(含秘書實務)、社會學、檔案管理學、公共關系學、管理學、語法與修辭、古代漢語、中國文學名著選講、外國文學名著選講、基礎寫作、應用寫作、邏輯學等。
授予學位:文學學士
網絡與新媒體專業(學制:四年;層次:本科;招生類別:文理兼收)
培養目標: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熟悉新聞法規與政策,具有扎實語言與文化功底和良好的科學人文素養,具備新聞與傳播基礎理論知識,具備新聞采寫和編輯、評論的基本業務能力,能夠熟練掌握文本、圖片、音頻、視頻的編輯與發布,能夠操作大型數據庫及信息發布系統,能夠熟練制作網頁,能夠使用程序設計語言及工具設計、開發網絡信息發布系統的復合型應用型網絡新聞信息傳播類應用型專門人才。
主干課程:新媒體概論、傳播學、新聞學、網絡編輯學、基礎寫作、語法與修辭、中國文學名著選講、外國文學名著選講、網絡基礎與應用、數據庫基礎、面向對象程序設計、視聽語言藝術、網頁設計、網絡數據庫技術、Web應用開發等。
授予學位:文學學士
語文教育專業(學制:三年;層次:專科;招生類別:文科)
培養目標: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掌握漢語言文學專業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有較高的語言文學藝術品位,較強的書面和口頭語言表達能力,熟悉文章創作要領和品評文學作品的技能技巧,能夠在小學、初級中學及其他機關事業單位和中小企業,從事教學、宣傳、文案、管理等工作的中文類專門人才。
主干課程:現代漢語、古代漢語、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當代文學、外國文學、文學概論、基礎寫作、學科教學論等。
經濟管理系簡介
經濟管理系屬學校首批創辦的七個專業系部之一,師資力量雄厚,現有專兼職教師40余人,其中副教授以上職稱超過50%,雙師型教師超過70%。現開設財務管理、行政管理和人力資源管理三個本科專業,會計、經濟信息管理兩個專科專業,在校學生1000余人。該系高度重視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初步建立了完備的實踐教學體系,畢業生持證率(經濟師初級、會計從業證、會計師初級等)超過了90%,就業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多次獲得學院就業工作一等獎。
財務管理專業(學制:4年;層次:本科;招生類別:文理兼收)
培養目標: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掌握現代理財、資本經營、財務管理理論,具有較強的適應能力和創新精神,具有現代經營管理理念,能夠運用財務理論解決新出現的財務問題;能在政府部門及企事業單位從事財務管理和會計工作,也可以在學校、科研單位從事相關的教學和科研工作。
主干課程:管理學原理、財務管理原理、財務報表分析、經濟法、中級財務管理、宏觀經濟學、審計學、基礎會計、財務會計學、資產評估、市場營銷學、會計電算化、投資學、財務綜合實訓等。
授予學位:管理學學士
行政管理專業(學制:4年;層次:本科;招生類別:文理兼收)
培養目標: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通曉中外行政管理理論,具備行政學、管理學、政治學、法學等方面知識,具有一定理論研究能力的專門人才。能夠在各級黨政機關、公共組織、社會團體和企事業單位從事政策研究、管理規劃研究、組織與人事管理、文秘等相關行政管理工作。
主干課程:管理學原理、政治經濟學、公共行政學、政治學原理、當代中國政治制度、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電子政務、市政管理學、公共政策學、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管理、秘書學、行政領導學、公文寫作與處理等。
授予學位:管理學學士
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學制:4年;層次:本科;招生類別:文理兼收)
培養目標: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掌握管理學、經濟學的基礎理論與知識,系統地掌握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等方面的理論和實際操作技能,擁有良好的人際溝通與協調能力,擁有較強的學習能力、創新能力,能在政府、企事業單位和其他社會組織中從事人力資源管理與開發工作的應用型專門人才。
主干課程:管理學、宏觀經濟學、微觀經濟學、統計學、市場營銷學、勞動關系與勞動法、組織行為學、人力資源管理、人才測評、工作分析、人力資源戰略規劃、薪酬管理、績效管理、社會保障學、人員招聘與選拔、員工培訓與開發等。
授予學位:管理學學士
會計專業(學制:3年;層次:專科;招生類別:文理兼收)
培養目標: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掌握現代會計、統計、財務管理等方面的知識,接受會計方法與技能方面的訓練,具有分析和解決會計問題的基本能力。能在企、事業單位、金融證券機構、政府部門從事會計實務、會計核算、審計、統計及財務管理工作。
主干課程:管理學、統計學、經濟法、市場營銷學、會計學原理、中級財務會計、高級財務會計、財政與稅收、成本會計、非盈利組織會計、財務管理、審計學、會計實務、會計電算化等。
數學系、計算機科學系簡介
數學系、計算機科學系是學校最早成立的系(部)之一。現有教師46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16人,具有碩士及以上學位的教師29人。近年來,教師公開發表學術論文200余篇,承擔校級及以上科研、教改項目50余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項,省級科研項目3余項,先后獲得四川省科技進步三等獎、省優秀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已為社會培養畢業生4000余人,目前全系在校學生近900人。該系注重學生綜合素質和實踐能力培養,積極組織在校學生參加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數學競賽、軟件設計、網絡安全等競賽,多次獲得國家二等獎和省級一、二等獎。畢業學生深受社會和用人單位歡迎,學生的初次就業率均穩定在91%以上。
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學制:4年;層次:本科;招生類別:理科)
培養目標: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掌握數學科學的基本理論與基本方法,具備運用數學知識、使用計算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受到科學研究的初步訓練,能在科技、教育和經濟部門從事研究、教學工作或在生產經營及管理部門從事實際應用、開發研究和管理工作的應用型人才。
主干課程:數學分析、高等代數、解析幾何、常微分方程、復變函數、實變函數、高等幾何、近世代數、離散數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數學建模與數學實驗、普通物理、高級程序設計等。
授予學位:理學學士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制:4年;層次:本科;招生類別:理科)
培養目標: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具備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受到科學實驗訓練和科學研究初步訓練,能在企業、事業、技術和行政管理部門等單位從事計算機應用和管理的應用型人才。
主干課程:計算機導論、C程序設計、數據結構、數字邏輯電路、高等數學、離散數學、計算機組成原理、操作系統、數據庫系統、計算機網絡、面向對象程序設計、軟件工程等。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物理學專業(學制:4年;層次:本科;招生類別:理科)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掌握物理科學的基本理論、基礎知識與基本方法,具有較強物理教學技能和具備運用物理知識和使用計算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具有創新精神、創業能力和良好的教師素養,為社會培養具有創新意識和良好物理應用能力的應用型人才。
主干課程:力學、電磁學、熱學、光學、中學物理實驗教學研究、中學物理教材教法。
授予學位:理學學士
教育科學系專業簡介
教育科學系的前身為基礎教育系,2013年從教育系、預科部中分設,成立教育科學系。現擁有一支師德高尚且充滿生機活力的教師隊伍,平均年齡33歲,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9人,具有碩士學位(學歷)以上教師23人。系部建有舞蹈實訓室4間,數碼鋼琴實訓室2間、聲樂實訓室2間、手工制作實訓室1間和繪畫實訓室1間;建有省級大學生教育學校外實踐基地;系部以康巴民族教育研究所為依托,初步確立了以藏區雙語教學、藏區教育信息化發展和區域民族文化心理為特色的研究方向,近五年,教師出版專著、主(參)編教材14部,承擔各類科研課題近30項,發表論文百余篇。近三年,學生平均就業率為97.8%。
學前教育專業(學制:四年;層次:本科;招生類別:文理兼收)
培養目標: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掌握扎實的學前教育專業知識,具備科學的學前教育理念與專業能力,以及終身學習和自我發展的能力,能在學前教育領域從事教育教學、科研和管理工作的應用型技術人才。
主干課程:學前教育學、學前兒童發展心理學、學前兒童衛生與保育、中外學前教育史、幼兒園課程論、幼兒園班級管理、學前教育研究方法、學前兒童語言教育、學前兒童科學教育、學前兒童健康教育、學前兒童社會教育、學前兒童音樂教育、學前兒童美術教育等。
授予學位:教育學學士學位
小學教育專業(學制:四年;層次:本科;招生類別:文理兼收)
培養目標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掌握小學教育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具備先進教育思想和理念與小學教育教學能力,以及終身學習和自我發展的能力,能夠在小學及相關部門從事小學教育教學、科研及管理工作的應用型技術人才。
主干課程:小學教育學、小學教育心理學、教學論、中外教育簡史、教育科學研究方法、小學班隊工作原理與實踐、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小學數學課程與教學論、小學英語課程與教學論等。
授予學位:教育學學士學位
藏語言文學系簡介
藏語言文學系始建于1986年,初設藏語言文學專業;1993年增設藏漢翻譯專業;2001年招收五年制,設藏漢英三語導游和藏文小教專業;2009年開始招收本科學生。共培養各類畢業生3683人,現有在校學生817人,全系職工28人,其中外聘教師1人,教授4人,副教授5人,碩士研究生18人。系部教工中有全國師德標兵1人,省級教學名師1人,四川省先進工作者1人,校級學術帶頭人3人,校級學科骨干5人。先后出版專著、編著共61部、自編教材15部。藏文系2015屆畢業生共計227人。2015年,畢業生總體就業率達92.95%。
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學(藏語言文學)專業(學制:4年;層次:本科;招生類別:文科)
培養目標: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有過硬的藏語理論知識,藏語聽、說、讀、寫能力過硬,并有較強的漢語表達和讀寫能力,掌握必要的計算機知識,能夠將國家政策方針、現代教育理念和手段納入民族地區教育教學事業中的后備人才。
主干課程:教育學、心理學、藏文文選、藏文文法、文學概論、因明學、語言學概論、現代漢語等。
授予學位:文學學士。
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學(藏漢翻譯)專業(學制:4年;層次:本科;招生類別:文科)
培養目標: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有藏漢雙語翻譯能力的人才。能在民族地區黨政機關和企事業單位,從事文化、管理、新聞出版、翻譯等工作,培養能夠適應民族地區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需要,熟練掌握現代技能的應用型綜合人才。
主干課程:翻譯理論與實踐、口譯技能、藏文文選、藏文文法、文學概論、語言學概論、現代漢語等。
授予學位:文學學士
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化(藏語言文學)專業(學制:3年;層次:專科;招生類別:文科)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掌握藏語言文學的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能在民族地區基層教育單位從事教學工作,同時也能在企事業單位和黨政機關,從事文化、教學、管理、新聞出版、翻譯等工作,能適應民族地區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需要的藏漢雙語應用型技能人才。
主干課程:藏語文法、藏文文選、教育學、心理學、藏文修辭學、藏文寫作、現代漢語、藏族文學史等。
英語系系部簡介
英語系成立于1987年,2009年成為學院首批升本的六個專業之一。辦學二十多年來,已培養畢業生近2000名。現設英語本科專業和英語教育專科專業,在校本科學生500余人,在崗正式編制教師39人,聘請外籍教師2人。近年來多人在 “海倫?斯諾全國大學生翻譯競賽”、全國外研社杯英語演講大賽、海峽兩岸口譯競賽等專業競賽中獲獎。系黨總支曾獲四川省教育工委“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三年來學生就業率均保持在95%以上,就業工作多次獲得院級獎勵。
英語專業(學制 :4年;層次:本科;招生類別:文理兼收)
培養目標: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具有較高文化素養和良好的心理品質,掌握英語專業必需的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具有較強實際工作能力的復合型專業人才,具備在外事、經貿、文化、新聞出版、教育、旅游等部門從事翻譯、教學、管理、研究等方面工作的能力。
主干課程:基礎英語、高級英語、口語、英語口譯、翻譯、英語寫作、商務英語、旅游英語、辦公、教學軟件應用、日語(第二外語)、視聽說、英美文學、語言學等。
授予學位:文學學士
政法系簡介
政法系是學校首批設立和舉辦本科的系部之一。甘孜州人民政府2004年在該系設立“甘孜州法律人才培訓中心”,2009年在該系設立“甘孜州維權服務中心”和“甘孜州法律援助中心四川民族學院工作站”。2013年被中共四川省委政法委和四川省教育廳聯合授予首批“四川省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基地”。該系辦有法學、法學(漢藏雙語)、思想政治教育、政治學與行政學等本科和法律事務專科。現有專任教師49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22人,副高以上職稱教師占57%;博士3人,碩士24人,碩博士占55%;現有教學名師2人,教學標兵7人,學術帶頭人8人,學科骨干10人,優秀教學團隊1個,省部級教改項目和質量工程項目4個,省級精品課程1門,校級精品課程3門。近四年承擔了國家級科研課題4項,省級25項,校級10項,發表學術論文299篇,出版專著16部,獲得四川省人民政府、國家民委等省部級以上獎勵6項,省廳級科研獎勵19項。近年來畢業生就業率達97.8%。
法學專業(學制 :4年;層次:本科;招生類別:文理兼收)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系統掌握法學知識,熟悉我國法律、法規,能在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特別是能在公安系統、檢察院系統、法院系統、司法系統、政法委系統、各級人大法工委(法制委)、各級政府法制辦、各級工會維權部、各級共青團維權部、公證處、仲裁委、律師事務所、基層法律服務所、企事業單位法務部、各類NGO和維權組織從事法律工作,能在中小學擔任政治法律類課程教學或法制副校長的應用型法律人才。
主干課程:中國法制史、法理學、憲法學、民法學、刑法學、經濟法學、商法學、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學、民事訴訟法學、刑事訴訟法學、知識產權法學、司法文書、公證與律師實務、犯罪學、法律邏輯學、勞動法、婚姻家庭法、證據學、合同法、國際法、公司法、稅法、房地產法等。
授予學位:法學學士
法學(漢藏雙語)專業(學制 :4年;層次:本科;招生類別:文理兼收)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掌握法學知識和藏語基礎知識,熟悉我國法律和相關政策,能熟練使用藏語,能在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特別是能在藏區公安系統、檢察院系統、法院系統、司法系統、政法委系統、各級人大法工委、各級政府法制辦、公證處、仲裁委、律師事務所、基層法律服務所、企事業單位法務部從事法律工作應用型專門人才。
主干課程:法理學、中國憲法、中國民法、中國商法、中國刑法、經濟法原理與實務、民事訴訟法、刑事訴訟法、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國際法、司法文書、中國民族法學、藏文文法、藏語口譯技能、漢藏翻譯技巧、藏語語法、正字法、藏族習慣法、藏族歷史與文化、民族理論與政策等。
授予學位:法學學士
政治學與行政學專業(學制 :4年;層次:本科;招生類別:文科)
培養目標與就業方向:本專業培養系統掌握政治學、行政學、國際政治學和法學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具有調查研究、分析判斷和協調組織能力,熟悉我國政策法規,能在各級黨委、人大、政府、政協、新聞出版機構、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從事教學科研、行政管理和其他有關專門業務的高級應用型人才。
主干課程:政治學、行政學、管理學原理、市政學、法學概論、社會學概論、公共政策概論、當代中國政治制度、比較政治制度、中國社會政治分析、社會調查研究方法、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政治傳播學、社會保障概論、公務員制度概論、地方政府學、政府經濟學、地方公共治理理論與技術、國際政治學、政治案例分析、國際政治與國際關系、黨務管理、企業行政管理、行政能力與公文寫作、辦公設備使用與維護、秘書工作與檔案管理、公關與禮儀等。
授予學位:法學學士
法律事務專業(學制 :3年;層次:專科;招生類別:文理兼收)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能夠從事公安、司法所、基層法律服務、行政執法部門(如工商、稅務等)、企事業單位法律工作,能擔任法官、檢察官、律師的助手的應用型人才。
主干課程:法理學、中國憲法、中國刑法、中國民法、經濟法原理與實務、中國商法、民事訴訟法、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刑事訴訟法、婚姻家庭繼承法、勞動法、公證與律師實務、證據學、公安學基礎、中國司法制度、法律文書、計算機辦公自動化、秘書學原理與實務、公務員基礎知識等。
音樂舞蹈系簡介
音樂舞蹈系前身是藝術系音樂舞蹈教研室,專業辦學始于1999年。經過十多年的積累,現已形成具有一定規模和影響的新型特色系部。系內中高級職稱教師20人,占68.9%。
音樂舞蹈系現擁有獨立的主教學區,設有功能齊全的劇場、音樂廳、多媒體練功房、舞蹈室、師生琴房、多媒體專業教室、通俗音樂演唱教室、數碼鋼琴實訓室、電腦音樂實訓室、音樂制作室等,為學生的成長、成才提供更好的硬件條件。
音樂學專業(學制:4年;層次:本科;招生類別:文理兼收)
培養目標: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掌握音樂教育基礎理論、基礎知識、基本技能,掌握現代教育思想、教育理論和教育方法,具有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終身學習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的高素質音樂教育工作者和各級各類文藝團體所需的文藝工作者。
主干課程:基本樂理、視唱練耳、聲樂、鋼琴(含伴奏)、中國音樂史、外國音樂史、中國民族音樂概論、音樂名作鑒賞、基礎和聲、曲式作品分析、復調音樂基礎、合唱與指揮、音樂教學法、形體與舞蹈編導基礎、藝術概論、樂器必選、電腦音樂、表演基礎訓練與舞臺知識等。
授予學位:藝術學士
舞蹈學專業(學制:4年;層次:本科;招生類別:文理兼收)
培養目標:本專業主要以樹立全面發展為根本的教育觀念,培養掌握舞蹈學專業所需的基礎理論、基礎知識、基本技能;掌握現代教育思想、教育理論和教育方法;具備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團隊精神與協作能力。能在教育行業、各類文藝團體、科研單位中從事舞蹈教學、編創、表演、研究、編輯、評論等工作的應用型技術人才。
主干課程:舞蹈基訓、中國民族民間舞、舞蹈編導、中國古典舞身韻、舞蹈教材教法、中外舞蹈史與舞蹈文化、舞蹈解剖學、劇目、康巴民族民間舞蹈、羌族舞蹈、彝族舞蹈、漢唐古典舞、敦煌古典舞、中國少數民族舞蹈史、舞蹈教育心理學。
授予學位:藝術學學士
音樂教育專業(學制:3年;層次:專科;招生類別:文理兼收)
培養目標:本專業主要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掌握音樂教育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具有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教育科研基礎的高素質音樂教育工作者。
主干課程:基本樂理、聲樂、鋼琴、音樂理論、視唱練耳、中外音樂史、和聲、合唱與指揮、藝術概論、音樂與舞蹈欣賞、民族音樂概論、鍵盤和聲與配奏、民族樂器、形體訓練、電腦音樂基礎、舞臺藝術。
體育系簡介
體育系成立于2003年,是四川民族學院新興的最具特色的教學系部之一,現已形成一定的辦學規模。現有專業教師33人,其中高級職稱的教師11人,講師14人,助教8人,碩士研究生16人;近年來在全國各級刊物發表論文200余篇,出版著作10余部;全日制在校本專科學生740人。13年來,體育系共培養1400余名合格的本、專科畢業生,分布在全國各地;近三年就業率均在85%以上,其中2015年就業率為97.94%,辦學質量逐步提高。
體育教育專業(學制:四年;層次:本科;招生類別:文理兼收)
培養目標:培養本專業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 掌握學校體育教育工作規律,具有較強的實踐能力,具備系統地掌握體育教育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能在全面發展的基礎上有所專長,能在中小學、中等學校、企事業單位等從事體育教學,并能從事課外體育活動、課余體育訓練、體育競賽工作、體育科學研究、學校體育管理等工作的應用型技術人才。
主干課程:體育學概論、學校體育學概論、籃球運動、足球運動、排球運動、體育保健學、運動生理學、運動解剖學、體育史、武術運動、健美操運動、體操運動等課程。
授予學位:教育學學士
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專業(學制:四年;層次:本科;招生類別:文理兼收)
培養目標:培養本專業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掌握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專業的基本規律,具有較強的實踐能力,具備系統地掌握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能在社會體育活動中從事健身咨詢、技術指導、組織管理等方面的應用型人才。
主干課程:社會體育概論、體育俱樂部管理、體育管理導論、社區體育導論、體育經濟學、健康評價與運動處方、網球運動、武術運動、健美操運動、體育舞蹈、乒乓球運動、羽毛球運動。
授予學位:教育學學士
體育教育專業(學制:三 年;層次:專科;招生類別:文理兼收)
培養目標:培養本專業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掌握體育基本理論、體育教學和運動訓練的基本理論、基本技術和技能;具備較強的實踐能力,在全面發展的基礎上有專長;學會體育管理的基本方法;能從事中、小學體育教學、課外體育活動、課余運動訓練、運動競賽的組織和裁判工作;勝任學校體育管理、社會各級單位體育指導等工作,培養一專多能的應用型技能人才。
主干課程:學校體育學、籃球、足球、排球、體育保健學、運動生理學、運動解剖學、體育史、武術、健美操、體操、田徑、排球。
美術系簡介
美術系始建于1985年,是四川省開設美術專業最早的省屬師范院校之一。現有專兼職教師25人,其中:副教授12人、講師9人、助教4人;校級學術帶頭人2人、教學標兵3人、學術骨干5人;中國美術家協會四川省分會會員4人。近三年來教師公開發表論文103篇,參加各類展覽和發表繪畫、設計作品近70余幅;承擔省級科研課題2項、校級科研課題6項;省級精品課程1項、校級精品課程3項、教改項目3項、教學團隊2個。學生參加大學生藝術節獲專業組三等獎以上作品10件;參加四川省大學生旅游產品設計大賽共獲金獎5項、銀獎9項、銅獎11項以及組織獎。在甘孜州內中小學建設教學實訓基地5個,甘孜州非物質文化遺產博物館建設非師范專業實訓基地1個。
美術學專業(學制:4年;層次:本科;招生類別:文理兼收)
培養目標: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掌握美術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熟悉美術教育教學規律,了解中外美術教育的發展動態,具有一定的開拓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具備中、小學美術教育和教學研究方面的知識和能力,能在中、小學及教育管理部門從事美術教育相關的研究、教學、管理等方面工作的應用型技術人才。
主干課程:中國美術史、外國美術史、藏族美術史、藝術概論、教育學、心理學、中學美術教學法、技法理論(透視學、解剖學、構圖學)、素描、色彩學(水粉、水彩)、唐卡技法、新唐卡創作、藏族圖案設計、設計基礎、計算機輔助設計(potoshop、coreldraw)、編排裝幀設計、藝術實踐、畢業創作(設計)等課程。
授予學位:藝術學學士
視覺傳達設計(學制:4年;層次:本科;招生類別:文理兼收 )
培養目標: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掌握視覺傳播相關專業的知識和技能,熟悉視覺傳達的設計規律與表現技法,具備利用平面視覺符號傳遞各種信息的能力,能在傳統平面(印刷)媒體和現代數字媒體等專業設計領域、傳播機構、設計教育單位和企事業單位從事相關的視覺傳播方面的設計、教學、研究和管理工作的應用型技術人才。
主干課程:設計素描、設計色彩、設計概論、裝飾基礎、平面構成、色彩構成、設計美學、藝術實踐、圖形創意設計、字體與版式設計、標志設計、廣告創意與策劃、CI設計、畢業設計、商業攝影、Flash基礎、數字圖像采編、藏族裝飾設計、藏區旅游產品設計等課程。
授予學位:藝術學學士
美術教育(學制:3年;層次:專科;招生類別:文理兼收)
培養目標: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掌握美術基礎理論、基本知識與技能,具有美術表現和美術鑒賞的能力,了解國內外美術教育發展的動向,有初步的創作能力,能掌握科學的教育理論和教學方法,進行教師基本素質和基本能力的訓練,能勝任中小學美術教育工作,并能組織課外美術活動。并能從事文化藝術團體、各企事業單位從事宣傳的應用型人才為培養目標。
主干課程:素描(靜物、人物頭像、半身、人體、全身像寫生)、色彩(水粉、水彩、油畫)、國畫(工筆花鳥、工筆人物、寫意花鳥、水墨山水、寫意人物)、標志設計、電腦設計、特色課程唐卡技法、藏族圖案設計、新唐卡創作、中外國美術史、藝術概論、透視與解剖、教育學、心理學、中小學美術教材教法等課程。
預科部簡介
預科部始建于1986年,2012年預科部從單一的普通模式預科增加到普通模式預科和一類模式預科(藏文)兩個培養模式,2013年學院機構改革,預科部單設為獨立的系部。2015年四川省省屬高校預科培養模式改革,從原來的校地式模式轉變為基地式培養模式。預科部目前在校預科學生近500名,分別來自藏、彝、羌、回、苗、土家、蒙古、滿、朝鮮、傈僳、白、傣、黎、納西等14個少數民族。全系有20名專職教師,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6,講師及其他稱職人員13人,具有碩士研究生學位(學歷)14人。近年來編撰出版教材6部,在核心期刊發表論文30余篇。曾獲四川省政府表彰的“四川省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
課程設置
文化基礎課程:語文、數學、英語
教學實踐課程:計算機文化基礎、民族理論與民族政策、體育與健康、國防知識教育與軍事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