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免费精品_亚洲视频自拍_亚洲综合国产激情另类一区_色综合咪咪久久

2013年安徽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招聘公告
來源:合肥工業大學網 閱讀:1383 次 日期:2013-04-19 10:44:34
溫馨提示:易賢網小編為您整理了“2013年安徽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招聘公告”,方便廣大網友查閱!

一、研究所簡介:

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是中國唯一的多學科和綜合性的科技史專門研究機構,是世界上少數幾個中國科技史的研究中心之一,李儼、倉孝和、嚴敦杰、席澤宗、陳美東、廖克、劉鈍、廖育群先后擔任過所長(或負責人),現任所長為張柏春研究員。

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的前身中國自然科學史研究室,由著名地理學家、中國科學院副院長竺可楨創議成立于1957年,1975年擴建成為研究所。目前研究所設有中國古代科技史研究室(含中國傳統科技文明研究中心)、中國近現代科技史研究室(含中國科學院院史研究室)、西方科技史研究室三個研究室,以及中國科學院傳統工藝與文物科技研究中心、科學與文化研究中心、中國古天文聯合研究中心、中外科技發展比較研究中心、中國科學院學部學科發展戰略研究中心等。主辦《自然科學史研究》、《中國科技史雜志》和《科學文化評論》三個刊物。另設1個專業圖書館。2012年底在職職工120人。研究員中有國際科學史研究院院士3人、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1人。

自然科學史研究所主要從事科學與技術發展的歷史和規律,科技與社會、經濟、思想、文化之關系,以及相關的科技發展戰略研究,是中國科學院內少數兼具自然科學與人文社會科學功能的研究實體之一。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確認的“科學技術史”一級學科學位授予點,在國內從事科學技術史及相關學科研究的機構中具有公認的核心地位,在國際科學史界有較大的影響。

研究所學科建設與發展方向在未來的五至十年,將逐步實現研究重點從中國傳統科學技術史向中外近現代科學技術史的轉移;借鑒哲學、社會學、人類學、心理學、考古學等人文社會科學的方法、理論和成果,拓展研究領域和視野,開展基于科學技術史的科學技術與社會、科學與文化、科學技術哲學、科技政策和科技戰略研究等交叉科學研究,重視社會史、思想史、文化史取向的科技史研究;并充分關注當代科學和技術發展所引起的社會文化問題,彌合科學文化與人文文化之間的鴻溝,致力于與科技文明相適應的現代文化的建設,為中華文明的復興做出應有的貢獻。

自然科學史研究所自成立以來迄今共發表學術論文約3800余篇,出版學術專著400余部,*獲得近20項國家和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獎、多項部委科技成果獎以及中國圖書獎。近年來的突出成果包括編撰出版《中國科學技術典籍通匯》(10卷50分冊)、《中國文化通志 · 科技典》(10卷)和《中國近現代科學史》與《中國近現代技術史》等,以及《夏商周斷代工程》的天文斷代研究,對世界著名實驗室的研究,對近百年來科學與技術發展歷程和創新規律的研究,關于印刷術起源和傳播的研究,參與制作《龍騰》大型系列片等。已經完成的重大課題有《中國天文學史大系》、《中國物理學史大系》、“知識創新”工程重要方向項目《中國近現代科學技術發展綜合研究》、《中國傳統技術綜合研究》(2系列共30余卷)、《中國科學技術史》(30卷)等。

自然科學史研究所圖書館是目前國內唯一的,具有一定規模的科學技術史專業圖書館。現有藏書十四萬余冊,其中線裝古籍三千八百余種,近兩萬五千冊;西文、日文、俄文書二萬五千余冊;中文期刊一千二百余種合訂本八千余冊;西文、日文、俄文期刊八百余種,合訂本近八千八百冊。館內所藏的中國古籍中,包括文淵閣《四庫全書》影印本;《續修四庫全書》;《四庫未收輯刊》;《古今圖書集成》;經、史、天、算、醫和方志等方面的善本珍本多種。館藏書專業性強,門類全,學科多,為國內外專家學者所矚目。

1980年成立的中國科學技術史學會以自然科學史研究所為掛靠單位,先后主辦過數十次國際和國內的綜合或分學科科技史學術會議。大型國際會議-第22屆國際科學史大會的組織工作即由研究所和中國科學技術史學會共同承擔。該所有人擔任國際科學史學會副主席、國際東亞科學技術醫學史學會主席等職,對團結國內科技史界力量,加強同國際科技史界的聯合與合作發揮了重要作用。包括英國已故李約瑟博士、日本藪內清教授、著名物理學家、諾貝爾獎獲得者楊振寧教授在內的8名外國科學史家先后被該所聘為名譽教授。

自1978年以來,自然科學史研究所獨立或與海外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近100人,碩士研究生百余人,接受海外進修生和青年訪問學者數十名?,F該所設有:科學技術史和科學技術哲學的博士、碩士學位授予點。

自然科學史研究所同美國、英國、德國、法國、荷蘭、比利時、澳大利亞、日本、韓國、新加坡、臺灣和香港等國家和地區不斷進行科技史方面的學術交流與合作研究。先后與德國馬普學會科學史所、英國劍橋李約瑟研究所、柏林工大、愛爾朗根大學、圖賓根大學、意大利研究理事會、意大利博洛尼亞大學、法國遠東學院、韓國建國大學、俄國科學技術史研究所、日本東京大學、日本九州大學、日本國寶聯盟、澳大利亞悉尼大學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葡萄牙科技部等國外機構均保持良好的合作關系,并進行雙邊的人員互訪和圖書資料交換。

在實施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計劃中,研究所將發揮多學科、綜合性科技史研究的總體優勢,在保持和發揚在中國古代科技史研究領域的國際領先地位的同時,通過“創新三期工程”建設,積極介入國家組織的重大科學和文化工程,繼續擴大其在國際科技史界的影響,強化其在國內學術共同體中的核心地位。在未來五至十年內,把研究所建設成國家科學思想庫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代表國家水平的科學技術史研究中心和世界知名的科學技術史研究機構。 

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是中國唯一的國家級科技史專門研究機構。為充實研究隊伍、培養后備力量,決定面向社會公開招聘9名從事研究工作的應屆博士畢業生或出站博士后,現將有關情況公告如下:

二、招聘計劃

招聘1

附:《自然科學史所2013年招聘世界科技史與科技哲學方向研究人員公告(New) 》

http://www.100zp.com/Institute/html/ihnscas/index.html

截止日期為2013年4月30日

招聘2:招聘研究人員

http://www.100zp.com/Institute/html/ihnscas/jobs_1.html

三、待遇

正式錄用者納入事業編制,執行國家事業單位工資標準,享受本所同職級研究崗位待遇并解決北京戶口。

四、報名時間與方式

1、自本公告發布之日起開始受理應聘申請,截止日期為2013年2月21日;

2、請應聘者將個人簡歷(附2寸免冠近照2張)、身份證、學歷及學位證書的復印件,博士論文、已發表的代表性研究論文(論著)或其他文字作品(必須)寄送至: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東路55號,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人事辦公室。郵政編碼100190。同時填寫《自然科學史研究所崗位申請表》并發至:zhaopin@ihns.ac.cn,郵件請注明應聘人姓名+應聘研究方向;

3.初審合格者,將通過電話或E-mail通知本人參加面試。

五、聯系方式

聯系人:張宗鶴;電話:010-57552518

郵 箱:zhaopin@ihns.ac.cn zhaopin2518@126.com

六、招聘辦法

1、公開報名、統一考核、擇優聘用;

2、初審合格后,通知面試時間、地點;

3、面試合格后到指定醫院進行體檢;

4、體檢合格后,根據相關規定,辦理接收手續。

更多信息請查看安徽省事業單位招聘網

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易賢網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和咨詢回復僅供參考,敬請考生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和咨詢為準!

2026上岸·考公考編培訓報班

  • 報班類型
  • 姓名
  • 手機號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人才招聘 | 網站聲明 | 網站幫助 | 非正式的簡要咨詢 | 簡要咨詢須知 | 新媒體/短視頻平臺 | 手機站點 | 投訴建議
工業和信息化部備案號:滇ICP備2023014141號-1 云南省教育廳備案號:云教ICP備0901021 滇公網安備53010202001879號 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云)人服證字(2023)第0102001523號
云南網警備案專用圖標
聯系電話:0871-65099533/13759567129 獲取招聘考試信息及咨詢關注公眾號:hfpxwx
咨詢QQ:1093837350(9:00—18:00)版權所有:易賢網
云南網警報警專用圖標
主站蜘蛛池模板: 诸暨市| 吴旗县| 凤阳县| 卢龙县| 页游| 乐亭县| 苍溪县| 万州区| 泸溪县| 灌南县| 汉阴县| 句容市| 兴义市| 双辽市| 广丰县| 杭锦旗| 贵阳市| 台中市| 西乌珠穆沁旗| 大宁县| 手游| 仙居县| 辉县市| 沂南县| 姜堰市| 泰安市| 永修县| 和龙市| 潜江市| 辽宁省| 阿图什市| 闸北区| 都昌县| 斗六市| 贵州省| 成武县| 普洱| 专栏| 醴陵市| 临湘市| 烟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