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科學與技術學院成立于1998年。全院現有教職工64人,其中專任教師45人中,正高職稱14人、副高職稱20人、中級職稱11人,博士生導師10人、碩士生導師31人。學院有“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獲得者、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333工程”人選、“青藍工程”人選等。專業老師全部具有碩士學位,45歲以下的年輕老師全部具有博士學位或博士在讀,80%以上的老師都有國外學習、研修的經歷。學院現有全日制本科生402人,博、碩士研究生157人。
學院現有生物技術、生物科學(含師范)和生物工程三個本科專業,擁有生物學博士后流動站和植物學博士學位授予權,擁有生物學、生態學兩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以及植物學、水生生物學、遺傳學、發育生物學、細胞生物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生物物理學、神經生物學、課程與教學論(生物)等九個學術型碩士學位點和一個學科教學(生物)專業型碩士學位點。
學院擁有“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試驗區”、“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國家級教學團隊”,執行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擁有江蘇省人獸共患病學重點實驗室、輻照中心、酶工程研究室、基因工程研究室、發酵工程研究室、細胞工程研究室和生態與環境科學研究室、揚州大學——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光合作用與功能基因組聯合研究中心、揚州市醫學細胞分子生物學聯合實驗室和揚州大學生物資源與生態研究中心等一批研究機構。
學院立足于高起點內涵式發展,以教學科研為中心,大力加強學科建設,積極向高水平研究型學院邁進。近5年來,主持承擔國家杰出青年基金項目2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海外青年合作基金項目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29項, 國家自然科學青年基金5項;承擔 “863”項目3項、“973”項目5項,承擔國家轉基因重大專項3項;以及國際合作和省部級項目80余項。獲教育部、江蘇省科技成果獎3項,年均發表科研論文90多篇,其中SCI論文近30篇。
在人才培養上,學院實行“寬口徑、厚基礎”、按專業招生,積極推行本科生“導師制”和創新教育,認真實施研究生創新培養工程,不斷強化學生實踐動手能力和科研創新能力的培養。大學生“挑戰傳奇”團隊入選全國首批“小平科技創新團隊”。本科生科技創新作品在第六至十三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科技作品競賽活動中先后獲得一等獎七項、二等獎兩項、巨龍最佳制作獎一項,畢業生考研錄取率保持在40%、就業率保持在95%以上。
學院重視加強國際合作與交流,先后與美國、加拿大、法國、德國、蘇丹、香港、臺灣等國家和地區的高等院校建立了廣泛的學術聯系與研究合作,已與英國DMU大學簽署聯合培養生物醫學工程(本科)和生物醫學(研究生)人才的辦學協議,與韓國江原大學BK21研究所簽訂了科學研究合作協議,與朝鮮元山農業大學合作培養生物技術人才。
學院堅持“一體兩翼”的人才培養理念,即學生專業素質的培養是“體”,黨建與思政教育、人文素質培養是“兩翼”。積極探索“全天候育人”模式,實行“本科生導師導生制”,大力開展大學生科技創新活動,學生共7次獲得全國“挑戰杯”競賽一等獎。實施“德育畢業總結答辯”,“生命科技文化節”、“生物科技競賽月”、“周末論壇”等課外活動精彩紛呈。優良的院風涵養了優秀學子和時代先鋒,涌現出以“國家獎學金”獲得者、“麻袋哥”為代表的一批先進個人和先進集體?!奥榇纭薄ⅰ爸慕恪钡膼坌氖论E被中央電視臺、新華社等媒體多次報道,在社會上產生了積極反響。
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作出了建設“生態文明”的重大戰略部署,國務院頒布了《生物產業發展規劃》。生物產業是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加入我們學院,成就青春夢想!
學院精神:厚德 博學 創新
學院地址:江蘇省揚州市文匯東路12號,郵政編碼:225009
聯系方法:Tel:0514-87979343,87979202,87991562; Fax:0514-87991747
E-mail:sjxy@yzu.edu.cn 網址:http:// sjxy.yzu.edu.cn
2014年生物科學與技術學院專業介紹
?!I | 學制 | 培養目標 | 開設的主要課程 |
生物科學 (師范) | 四年 | 本專業培養掌握生物學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掌握現代教育理論和教學技能,具有數理化基礎、人文社科素質,受到系統的專業理論和扎實的實踐技能訓練,有國際化視野、科學思維和創新能力。具備進一步攻讀碩、博士研究生的良好潛質,或能夠從事中學生物及其相關課程的教學、教學管理及教學研究等工作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 | 植物生物學、動物生物學、微生物生物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現代遺傳學、細胞生物學、生理學、心理學、教育學、生物學教學論等。 |
生物技術 | 四年 | 本專業培養學生具有生物科學與技術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受到扎實的專業理論和專業技能訓練;并運用所掌握的理論知識和技能,從事生物技術及其相關領域的科學研究、技術開發及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或者有進一步深造的基礎和發展的潛能,攻讀研究生學位的高級專門人才。 | 植物生物學、植物生理學、動物生物學、現代遺傳學、生物化學、微生物生物學、細胞生物學、分子生物學、發育生物學、基因工程、酶工程、發酵工程、植物細胞工程與技術、動物細胞工程與技術等。 |
生物工程 | 四年 | 培養學生具有生命科學的基本知識,掌握生物技術及其產業化的科學原理,工藝技術過程和工程設計等基礎理論、基本技能,能在生物技術與工程領域從事設計、生產、管理和新技術研究、新產品開發的工程技術,以及具備進一步深造與發展潛質的高級復合型人才。 | 生物化學、微生物生物學、化工原理及實驗、工程制圖與計算機輔助設計、動物細胞工程與技術、儀器分析、發酵工藝學、生物工程下游技術、生物制藥(品)學。 |
更多學歷考試信息請查看學歷考試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