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科技系始建于1984年,其前身是脫胎于江蘇公安專科學校的“公安技術系”。2002年3月,學院經過教育部批準升格為本科院校,原公安技術系更名為“公安科技系”。
全系現有教職工56人,其中:博士4人,碩士16人,國家“863計劃”專家庫專家1人,省“333”工程培養對象1人,“省青藍工程”中青年骨干教師培養對象4人,學院學科帶頭人2人,學院中青年骨干教師4人,學院教學名師14人,系教學能手9人。系所屬專任教師76人,其中高級職稱教師30多人、中級職稱教師近30人。
公安科技系現設痕跡檢驗學教研室、痕跡檢驗實驗室、圖像文檢學教研室、影像實驗室、數學物理學教研室、物理與電子電工實驗室、法化學教研室、法化學驗室、計算機教研室、計算機實驗室、物證研究所等十多個部門。現設專業有:刑事科學技術專業、刑事科學技術專業(法化學專業方向)、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其中刑事科學技術專業為省級重點學科,
2002年以來公安科技系各專業共畢業學生1500名。現在每年招生150人,近600名學生在系就讀。各專業的主干學科包括分析化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司法鑒定學、法學等。專業課程體系涵蓋數理化基礎課程、法學基礎課程、公安學基礎課程、刑事技術專業課程、法化學專業課程、計算機安全監察專業課程等,系課程體系中有省級二類優秀課程“刑事照相學”、學院優秀課程“文件檢驗學”、“痕跡檢驗學”、“手印檢驗學”、“足跡檢驗學”、“工具痕跡學”、“數據結構”、“計算機犯罪偵查”等。
系所屬實驗室建筑面積9000余平方米。教學、科研和實驗儀器設備總值1200余萬元。法化學實驗室為省基礎教學實驗示范中心(建設)、法化學和物理與電子電工基礎實驗室于2002年通過省教育廳基礎課教學實驗室評估,2011年,刑事科學技術實驗教學中心以“良好”成績通過省教學示范中心建設點驗收。系實驗室能夠基本滿足各專業教學需要。
2002年以來,尤其是10年以后,系專業建設得到飛速發展,2011年11月,“公安技術”被列入“十二五”期間江蘇省重點學科一級學科省重點建設學科;2012年7月,刑事科學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被列入江蘇省“十二五”高等學校重點專業類;2011年,刑事科學技術專業通過省高等學校特色專業驗收;2012年,警務信息化應用研發實訓中心被確定為江蘇省實踐教育中心建設點。系教材建設取得了較大的進步,十年來,共主編出版教材講義20多部,其中《毒物及微量物證分析》、《計算機網絡安全技術》等被評為省級精品教材。系科學研究也取得了多項成果,2002年以來,系共立項科研60多項,20多項成果等通過部級、廳級、院級鑒定。1項研究成果獲得國家級科研成果二等獎、多項成果獲省、廳和學院獎勵,2002年以來全系教師在國家和省級學術刊物上發表科研論文400余篇,其中被SCI和Ei收錄論文20多篇。警務信息化實戰模擬基礎實訓平臺建設與應用,2012年度全國公安高等教育部級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在搞好教學科研工作的同時,積極開展科技服務。近年來,在刑事物證分析、通信信息處理、監控錄像檢驗、印刷文件檢驗、痕跡檢驗、電子證據技術、模糊圖像處理等方面形成了一定的技術優勢,在服務實戰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該系自主開發的“DISKPROBE”和“IMAGEINVESTIGATOR”軟件、噴墨打印機機種鑒別和同一認定技術,解決了電子證據取證、數據恢復、模糊圖像處理和彩色噴墨打印文件機器識別的難題。該系開發的“ZFN--1微量物證提取儀”,2001、2006年分別被部、省確定重點推廣項目,2006年實現量產輸送公安機關形成了戰斗力。公安科技系通過與公安實際工作的互動,學研結合、戰研促學、學研為戰,積極為公安機關提供服務,同時充實了教學內容,豐富了教學方法,教學質量不斷得到提高。目前,公安科技系緊跟學院發展的步伐,按照學科、專業建設和服務實戰兩個并重的發展要求,努力實現全方位新的飛躍。
刑事科學技術專業
刑事科學技術在刑事案件偵查和司法鑒定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刑事科學技術專業以化學、物理學、高等數學、現場勘查學等學科為基礎,以同一認定及屬性鑒別為理論支撐,以現場勘查技術、物證檢驗鑒定技術和刑事技術信息應用為技術支撐,培養具備痕跡檢驗、文件檢驗、微量物證分析、公安圖像技術以及現場勘驗技術等方面知識和能力,能在公安、司法等部門從事刑事技術檢驗工作的應用型技術人才。本專業采取‘教、學、練、戰’一體化的教學模式,將理論教學、實踐教學、學生科研創新活動與自主學習緊密結合,使學生具有扎實的專業理論基礎,過硬的業務素質和良好的職業發展潛力。本專業為江蘇省重點專業,教育部特色專業建設點。
本專業畢業生能夠勝任公安機關、檢察機關案件調查、案件現場勘查、痕跡物證檢驗等工作,也能適應公安政法機關辦案和管理工作。本專業畢業生需求量較大,就業面廣。限招理科考生,學制4年,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刑事科學技術專業(法化學方向)
刑事科學技術專業法化學方向培養具有良好的職業素養,熟悉我國公安工作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系統地掌握本專業方向的理論基礎、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能勝任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和檢察機關案件現場勘查、物證采集、鑒定等工作的高級應用人才,著重培養毒物與微量物證分析、DNA檢驗和現場勘查等實際辦案能力。主要專業課程有犯罪現場勘查、無機與分析化學、有機化學、生物化學、微量物證與毒物毒品分析等。
刑事科學技術專業為江蘇省重點專業,教育部特色專業建設點,刑事科學技術法化學方向為我院重點建設專業方向之一。本專業方向師資力量雄厚,有教授5人,博士5人,有多位省教學名師、省“333工程”培養對象、省“青藍工程”骨干教師等優秀教師,并聘請公安實戰部門專家承擔部分實訓教學。法化學實驗室為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擁有Q-TOF液質聯用儀、等離子發射光譜儀、氣質聯用儀、氣相色譜儀、高效液相色譜儀、顯微分光光度計、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儀、熒光分光光度計、偏光顯微鏡等重要設備。本專業方向教師承擔了多項國家、省部級、廳級科研項目,在國內外期刊發表論文百余篇;學生獲得省級大學生實踐創新項目30多項,有近20項獲得公安部大學生科技應用創新成果獎。
本專業方向旨在為公安機關及其他政法部門培養刑事技術、DNA實驗室、偵查、禁毒等專門人才,畢業生專業基礎理論扎實,工作適應能力強,受到用人單位好評。
本專業方向限招理科考生,學制4年,畢業時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刑事科學技術專業(公安視聽技術方向)
公安視聽技術應用影像和語音技術為辦案提供技術支持,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刑事科學技術專業公安視聽技術方向培養具有良好職業素養、科學素養和人文素養,掌握本專業方向基礎理論、基本知識與基本技能,具備開展現場勘查、刑事圖像拍攝處理、視頻分析、聲像檢驗鑒定等工作的能力,能夠適應公安機關視聽技術工作需要的高級應用型專門人才。主要專業課有犯罪現場勘查、痕跡檢驗、刑事攝影與攝像、圖像處理與檢驗、語音檢驗、刑事相貌技術、視頻偵查技術等。本專業方向是為適應公安工作迫切需要新開設的,得到了公安機關辦案部門的關注和大力支持。
本專業方向畢業生能夠勝任公安機關案件現場勘查、視頻分析、圖像處理和檢驗、語音檢驗等技術工作。限招理工科考生,學制4年,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更多學歷考試信息請查看學歷考試網
版權所有:易賢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