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秘書的定義:從事信息性、事務性、技術性工作,近距離綜合輔助領導決策與管理的職員。
二、秘書的分類:首先應分為兩大部類,即公務秘書與民間秘書,因其性質、任務、管理、工作方法、工薪等都不同。
三、秘書工作的基本屬性,輔助性較適宜,服務性太寬泛了。由此派生出:被動性、賦予性、潛隱性等。
四、秘書工作的中國特色——政治性,從工作宗旨、工作環境、工作內容、工作方法程序等決定;即便民間秘書,也有。
五、秘書工作方法的指向:為領導工作前期鋪墊;為領導工作拓展延伸;為領導工作補償代勞;為領導工作提高時間效率。
六、我國古代從“秘書”崗位走出的重要人物:從老子、孔子、屈原、魏征到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到當代的宋慶齡等;當代領導毛、劉、周、鄧、葉等,也都是從事過秘書事業的。(至于今天的中央文職領導,有人統計幾乎都作過秘書工作)僅此一點充分說明了秘書的重要性與鍛煉人的功能。
七、秘書工作的基本規律:秘書在主輔配合中近距離綜合輔助與適應領導工作的需要。
八、秘書與本級領導的關系具有多維性,即:同志關系、上下關系、主輔關系;是秘書各種關系中最重要的關系。
九、秘書是政治工作者、服務工作者、信息工作者、事務工作者,今天還可加上經濟工作者、技術工作者等,這些說法都各有其理。
十、秘書應為雜家基礎上的專家,現代秘書的知識與能力結構中最重要的需要補課的,是:數學(調研問題量化事物)、外語(以聽為主)、電腦(軟件能力)。
(因年邁退休,脫離實際,寫的簡陋,主要請求指正。)
(作者系成都大學教授、四川省秘書學會名譽會長兼學術委員會主任)
更多信息請查看文秘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