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書人員心理障礙的產生,既與環境有關,又于自身有關預防和治除秘書人員的心理障礙,也要從環境和自身兩個方面入手。
就秘書自身而言,應掌握以下心理調節的原則和方法:
1、有正確的自我認識
正確的自我認識自己,是保持心理健康的重要標準,也進行心理調節的有效方法。實踐表明,許多不良心理的產生,如自卑、自負、依賴、嫉妒等,都與不能正確的認識自己有關,因此,只有清醒、客觀而辯證的評價自己,既不妄自尊大,自命不凡,也不妄自菲薄,自輕自賤,同時又能將自我評價與他人評價相互對照和補充,才能縮小或清除個人與環境的差距,預防和清除各種心理失誤。
2、要有正確的角色認知。
正確的角色認知,是進行心理調節的有效途徑之一。所謂角色認知,就是秘書人員對秘書工作性質、職責和任務的認識。首先要正確認識秘書工作的輔助性。認清自己的角色位置,擺正秘書與領導者,秘書工作與領導工作的關系,即主與輔的關系。其次要正確認識秘書工作的服務性,認清自己的社會地位和作用,把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聯系在一起,克服輕視服務的思想。再次要正確認識秘書工作的被動性,認清自己的角色位置:自己只是受領導委托和替領導辦事,而不是領導,只是為領導決策服務,而不是決策者。擺正被動與主動的關系,充分發揮自己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3、超越自我,升華思想。人生活在社會上就會產生物質和精神的需要,需要在一個人的心理活動中占有支配和主導地位。但是需要必須建立在正確的基點上,才能促進人的心理健康發展。秘書人員需要的正確基點是全心全意的為人民服務的奉獻精神。只有把秘書工作同為人民服務的思想聯系在一起時,秘書人員的需要才能得到實現,其自我價值才能夠實現。
4、要有寬宏大量的胸懷。寬宏大量是一種能夠善于理解別人、寬容別人、不計較別人缺點與過錯的健康心境。有了這種心境,就可以使人保持愉快、向上和自信的精神狀態,就可以正確的對待困難,矛盾和挫折,就可以設身處地的去理解、原諒、寬容別人。同時,也有利于秘書人員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這樣一來,即使產生心理障礙,也能通過自我調節,較快地使自己保持心理平衡,重新獲得健康的心態。
5、較強的抵御能力。培養堅強的意志,增強心理防衛機制,是維持心理健康和清除心理障礙的根本措施。在現實生活中,同樣的外部刺激,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心理反應。究其原因,無不與人的心理防衛機制有關。因此要減少或消除心理障礙,秘書人員必須加強意志的訓練,用堅強的意志和毅力去抵御外部環境的干擾。
6、要有必要的咨詢條件。心理咨詢作為現代社會的重要課題,已經引起心理學界和衛生界的廣泛關注,并日益成為一種社會職業。秘書人員對于某些較為嚴重的心理障礙,在自我調節無效的情況下,可以而且應該及時求助心理咨詢機構,以便借助心理衛生專家恢復心理健康。必要時還應該進行心理治療。
7、采用科學方式,調節不良心理。不良心理一旦形成,我們不能消極對待,任其發展,應采取科學的方法加以調控和轉化,可采取以下方法:
(1)轉移弱化法。即把自己的注意力從令人煩惱和不愉快的心情上分開,轉向令人愉快和高興的心情上來,喚起情趣,從而弱化、淡化不良心情。
(2)娛樂對抗法。不良心理形成之后,且不可自己再來個“火上澆油”“雪上加霜”,進一步激化、惡劣心態,而應千方百計利用一些時間,適當參與一些唱歌、跳舞、看電視等娛樂性活動中來,以求爆發積極的感情沖動,促使不良心境自然消失。
(3)超脫升華法。跳出原有的圈子,以更高、更廣、更遠的角度對導致不良心理的心情做出新的理解,使自己的精神得以解脫,并利用新的情緒沖動,把它引向積極有益的方向。(因為凡事必有利弊,換一個角度思考問題會得到的是一個讓你高興、滿意的答案)。
另外,秘書還可以使用合理宣泄、自我安慰等方法,及時把自己從不利于心理健康的氛圍中解脫出來,輕裝上陣。
心理影響的社會因素,即對個人心里有影響的社會環境,對調節秘書人員非正常心理有著重要的作用。要努力創造一個有利于秘書人員心理健康發展的社會環境,首先,各級黨政領導要關心秘書人員的工作和生活,對秘書人員不但要使用,而且要教育培養;不但要交任務、壓擔子,還要教思想、教方法;不但要嚴格要求,而且要平等待人。總之,不但要馬兒快快跑,還要讓馬兒吃好草,幫助他們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其二,辦公室的領導同志要掌握秘書人員的思想脈搏,注意秘書人員的心理變化,及時做好教育疏導工作。特別是在秘書人員情緒消極、低沉時,要加以正確的引導,使其健康成長。在分配任務時,要注意秘書人員的心理承受能力,因人因時制宜,使秘書人員始終保持熱烈而鎮定的情緒,緊張而有秩序的工作。其三,社會各界要理解和尊重秘書。秘書工作是一項特殊的擇業,工作范圍涉及到各個領域,離不開社會各界的支持。社會上少數人對秘書工作或毀或譽,帶有一定的偏見。因此,希望社會各界能理解秘書的感情,體諒秘書人員的甘苦,尊重他們的勞動,支持他們的工作。
更多信息請查看文秘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