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網校:>>>點擊進入<<<
考試書庫:>>>點擊進入<<<
網校以及考試書庫開發及擁有課件范圍涉及公務員/財會類/學歷類/建筑工程類
等9大類考試的在線網絡培訓輔導和全新引進高清3D電子書考試用書。
根據全省職稱工作部署會議精神和省人社廳《關于印發〈2015年全省職稱評聘工作安排意見〉的通知》(吉人社辦字〔2015〕54號)文件要求,為做好2015年我市職稱評聘工作,落實職稱改革新政策,加快推進我市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建設,切實提升人才服務效能和自我監管水平,提高社會公信力和群眾滿意度,有效促進創新創業人才競相涌現、基層一線人才合理配置、各類人才有序流動。現提出如下安排意見:
一、認真貫徹落實各項試點改革措施
(一)落實深化中小學校教師職稱制度擴面試點改革。一是做好正高級教師推薦評聘工作。2015年正高級教師人選的推薦評聘工作,按照“橫向分類、縱向分層、體現人選差異性”原則,采取答辯考核、業績評審和現場公布結果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同時啟動對首批正高級特設崗位教師“聘中”考核評估工作。二是做好特設崗位教師校際交流工作。探索中級以上特崗教師評聘交流工作,實行“崗位專設、職務特聘、待遇先兌、關系不動”等激勵政策,擇優選拔一批優質學校中的優秀教師到基層基礎教育薄弱學校開展教學服務。三是指導各地區、各學校堅持一地一策、一校一策和優中選優的原則,嚴格執行規定的核崗比例和工作程序,結合實際自主修訂完善職稱評價標準和條件,開展競聘推薦和專家評審工作。今年,省里將分期分批開展省、市、縣三級中小學校校長職稱改革業務培訓工作。
(二)開展企業高技能人才和事業單位復合實用人才職稱“雙試點”改革工作。今年,全省將探索開展企業高技能人才參評高教系列職稱和高校、科研院所復合實用人才參評工程系列職稱的“雙試點”改革。凡在我市高等院校(含高職高專)、職業院校中兼職從事教學工作的技師、高級技師,可按照規定標準條件申評相應級別的高教系列職稱;在我市企業及社會組織中兼職從事工程技術工作的高校教師、科研院所中的復合型科研人員,可按照相關工程系列(專業)標準條件申評相應級別職稱。符合條件的以上兩類人員可采取個人自薦、兼職單位推薦、同行專家聯名推薦和所在單位推薦的方式,申評相應級別職稱,經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初審后,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集中受理、統一組織、專門評審。通過人員取得的職稱資格證書,可作為其專業技術職務聘任的依據。
(三)啟動部分醫院、科研院所職稱“評聘結合”試點改革。今年,全省將在衛生系統部分醫院和科研院所中逐步推行職稱“評聘結合”改革。試點單位須按照程序自行制定本單位主系列評聘條件,并根據所屬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核準確認的年度競聘崗位數額內開展評聘工作。試點單位其他輔助系列(專業)人員的職稱評審須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統一組織。經研究,確定長春市農業科學院為我市科研院所試點單位,探索開展本單位主系列專業技術資格(職務)自主評聘改革。
(四)探索開展中職院校正高級講師評聘試點改革。試點單位要按照程序自行制定符合本單位實際的評聘條件,逐級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審定后,依據競聘條件開展競聘推薦工作,推薦比例控制在1:3以內,評聘工作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統一組織,評定通過人員實行特設崗位聘任。經研究,確定長春機械工業學校為我市正高級講師評聘試點單位。
二、繼續開展職稱專門認定工作
(一)對科技成果轉化科研人員職稱專門認定。今年,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和省科技廳將繼續聯合開展科技成果轉化科研人員成果認定工作(附件10),對經確定為規定類別的科研人員進行職稱單獨認定,認定通過人員,單位無空崗的可實行超崗聘任。
(二)對非公經濟組織經營管理人才正高級經濟師的認定。對省內非公經濟組織中全國知名、貢獻突出、誠信守法且具有高級經濟師資格的企業法人,綜合其企業近五年發展規模、同行業排名、產值效益、利稅額度、安全監管、就業安置、誠信經營、公益慈善等方面的經營管理業績和承擔社會責任情況,擇優認定。
(三)對新型城鎮化特殊人才的職稱認定。對省內進城務工有特殊專長、熟練掌握相關專業技術崗位知識能力、自學成才、得到業內認可的專業人才,以及省內農村種植、養殖和加工業等農業生產行業中的生產能手、產業大戶、創業先鋒、致富帶頭人和各類能工巧匠、民間藝人開展職稱認定工作,認定范圍重點為中級或高級工程師、農藝師、畜牧師、工藝師以及高級經濟師。該類職稱是授予在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中做出顯著業績和突出貢獻的特殊人才的職業榮譽稱號,參評人員不受學歷資歷限制,免除職稱外語和計算機能力水平考試限制,直接認定相應專業職稱。
(四)對高層次人才的職稱認定。凡在我省工作或提供服務的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科學技術管理專家、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國家特支計劃”百千萬工程領軍人才、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中科院百人計劃人選、全國優秀博士后研究人員、全國留學回國人員先進個人、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中國青年科技獎獲得者和省高級(資深)專家、省拔尖創新人才、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業技術人才以及我省各級企事業單位專門從國外或省外重點引進的在國外取得博士學位的高層次留學回國人才、博士后出站人員等急需緊缺高層次人才可同時打破學歷、畢業年限和任職年限限制,經所在工作單位批準同意,申報認定相應系列的職稱。經認定通過的高層次人才可實行超崗位聘任。
(五)對到企事業單位工作的黨政機關調動人員、部隊轉業干部的職稱認定。該類人員首次申評職稱,可按照規定程序直接申報認定。申報認定人員須從事專業技術工作,受聘專業技術崗位滿1年以上,年度考核達到合格等級以上,并符合相應專業系列評審條件中規定的學歷和業績成果條件,可不受資歷臺階和職稱外語及計算機應用能力考試限制。申報人員需提供單位編制本、工資表、單位公示表、任職文件、公務員登記表或部隊干部轉業證書等相關文件及復印材料冊。
以上職稱認定工作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統一組織,相關事宜由評委會辦事機構另行通知。
三、進一步明確職稱評審相關政策
(一)關于增設五個評審專業問題。今年,全省將進一步拓寬職稱評價領域,增設電信網絡安全工程、物聯網工程、動漫設計工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研究和朝醫等五個職稱評審專業,對在省內企事業單位中從事以上專業的專業技術人員開展首次評審。新增設專業職稱評審工作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統一組織,相關事宜由評委會辦事機構另行通知。
(二)關于職稱外語和計算機條件對照問題。為進一步規范全省職稱外語和計算機應用能力考試條件要求,職稱外語和計算機應用能力考試政策參照《吉林省專業技術人員職稱外語水平等級要求對照表》(附件7)和《吉林省專業技術人員職稱計算機應用能力考試等級對照表》(附件8)執行。
(三)關于初級職稱認定的問題。從今年開始,我市對初級職稱認定工作,將嚴格按照《吉林省初級專業技術資格(職務)認定辦法(試行)》(附件11)執行。
(四)關于碩士、博士研究生職稱評審的問題。取得碩士研究生學歷學位后,且受聘專業技術崗位從事專業技術工作滿2年以上的人員,可按照相應系列(專業)中級職稱評審條件申評中級職稱,不再進行轉正定職。取得博士研究生學歷后,且受聘專業技術崗位從事專業技術工作滿2年以上的人員,可按照相應系列(專業)副高級職稱評審條件,申評副高級職稱。
(五)關于同級改職的問題。因工作崗位變動參加職稱改職的人員,在現崗位工作滿1年以后,可按現從事崗位的專業系列評審條件參加改職評審。從無職稱外語等級和計算機應用能力水平考試要求的系列(專業),改職到有要求的系列(專業),評審時應提交相應等級職稱外語合格證書和計算機合格證書。年度內跨系列改職人員不得同時申評高一級專業技術資格。改職后,評審高一級職稱時,專業完全相同或專業相近的,系列相同、專業相近的,改職前和改職后的職稱任職年限可連續計算;系列和專業都不同的,職稱任職年限不能連續計算,從取得現職稱資格之日算起。
(六)關于職稱申評學歷學位認定的問題。職稱評審條件中所要求的學歷學位是指國家教育行政部門批準認可的院校和經總政、總參批準認可的部隊院校所授予的學歷學位,以及中央黨校、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委黨校對學制2年以上的長期班次學員所授予的黨校學歷。技師學院高級工班、預備技師(技師)班畢業學歷按照全日制大專學歷對待。不屬于上述院校授予的學歷學位證書和教育行政部門不認可的各種培訓班修業、結業證書或專業證書,均不能視為資格評審條件中所要求的學歷學位。
(七)關于職稱申評著作論文及獎項確認的問題。專業技術人員在申評上一級職稱時,所提供的著作、論文和科研成果,必須是在取得現崗位級別職稱后重新獲得的,否則不能作為申評條件。申評論文系指在省級以上正式期刊公開發表的與本專業崗位相關的學術技術論文,非本專業崗位相關的論文,副刊、增刊、論文集等刊登的論文,以及凡在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和省級新聞出版行政部門通報確定的違法刊物、盜用刊號刊物、盜版印刷刊物中刊發的論文均不能作為申評條件。專業技術人員所提供的學術(技術)成果獎項證書,應為在本專業崗位上做出成績受到獎勵的項目證書,非本專業崗位獎勵項目僅作為參考。
(八)關于職稱申評相關時限計算的問題。申評人員的年齡按照申報年的12月31日計算;實行“評聘分開”人員的專業工作年限、畢業年限、任現職時間及業績成果(以實物為準)有效期均按照上一年度12月31日計算;實行“評聘結合”的中小學校人員的業績成果有效期按照上一年度12月31日計算(以實物為準),專業工作年限、畢業年限、任現職時間有效期均按照申報年度的8月31計算;申報本系列最高級別專業技術資格的業績成果有效期可延至申報人材料在單位內部公示之日前。專業技術人員在正常申評上一級職稱時,必須符合取得下一級專業技術資格滿4年或5年以上,且受聘下一級專業技術崗位滿2年以上。取得資格年限或受聘崗位年限中只一項未達到規定年限的,可按照“單破”方式進行申報,且須符合規定的破格申報條件;取得資格年限或崗位受聘年限兩項均未達到規定年限要求的(雙破),不得進行申報。
(九)關于省委組織部選派的援外人員職稱評聘問題。從今年開始,對省委組織部統一選派的援外專業技術人員開辟職稱評聘“綠色通道”,對服務期滿考核合格的,可按照規定程序直接申報認定國家考試專業范圍以外的上一級職稱。此類人員在正常申報晉升相應級別職稱時,可免除職稱外語和計算機應用能力考試條件限制。援外專業技術人員職稱認定工作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統一組織,認定通過人員可實行超崗位聘任。從今年起,將不再審核批準援外專業技術人員異地評審,對在援助地參加評審取得的相應職稱資格,一律不予復核備案。
(十)通過國家考試取得相應職(執)業資格人員職稱評審問題。按照省里的部署,從今年開始,對于國家明確規定“取得該專業職(執)業資格可聘任相應專業技術職務”的職(執)業資格人員放寬職稱申報準入門檻。全市企事業單位中已取得專業職(執)業資格并聘任到相應專業技術崗位職務的該類人員,可對照聘任資格(職務)等級,按照相應學歷、資歷以及職稱外語、計算機等規定條件要求,申報參評相應級別職稱。具體對應標準參見《吉林省職(執)業資格與專業技術資格對照表(試行)》(附件6)。
(十一)關于高校、中小學校專業技術崗位設置結構調整問題。為深入推進全省職稱“評聘結合”改革,著力解決教育體制改革與人才體制改革不符合、不適應、不平衡的矛盾,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省教育廳聯合制定了《關于調整吉林省高等院校和中小學校專業技術崗位設置結構比例指導標準的通知》(附件9)。各高校,中小學校高級、中級專業技術人員的核崗比例標準得到提高,各地區、各相關部門,要按照統籌調整和宏觀調控相結合的管理方式,實行總量控制、統籌調整、動態管理,重點向教育優質學校和鄉鎮及以下一線學校傾斜。
(十二)關于有關人員不予評審的問題。省內各級黨政機關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單位的工作人員,在未經國家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同意的情況下,一律不能參加專業技術資格評審或考試。在相關企業和社會組織中兼職或提供技術服務的省內各級各類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一律不得在兼職或服務單位進行申報評審。(屬于企業高技能人才和事業單位復合實用人才職稱“雙試點”改革范疇的除外。)按照人社部有關文件要求,對達到離退休年齡已辦理離(退)休手續的專業技術人員(除因特殊情況和工作需要按有關文件規定延緩辦理離退休手續的人員外),我省不再對其進行職稱評審和核準發證。
四、進一步深化職稱評聘程序規范改革
(一)進一步規范職稱評審材料受理程序。按照科學規范、強化監管和精簡高效的原則,建立運行評委會辦事機構集中受理工作機制,統一時間和地點集中受理審核申報材料,切實推動職稱工作科學化、人性化和高效化。
(二)進一步規范申報流程。各縣(市、區)、單位(部門)要嚴格落實個人申報、單位審核公示、主管部門核準、市人社部門復核的申報流程,采取正式行文統一報送的方式進行推薦申報。申報單位要成立考評領導小組,采取單位領導、紀檢監察干部、人事干部、考評專家四方聯審的方式對申報人員進行綜合考評。推薦人員經單位集中公示3個工作日無異議后,方可由所在單位按照申報程序報送相應主管部門或各級人社部門,由主管部門或相應人社部門審核并公示無異議后,正式行文報送相關評委會辦事機構。
(三)進一步規范評委會例會評審管理,創新完善職稱評審評價機制和流程。一是對事業單位和企業參評人員進行分類評審,對市直、縣(市)區事業單位人員進行分層評審。二是進一步推廣答辯考核與材料評審相結合的評審工作機制,確保評審結果公平公正。今年,除中小學教師系列以外,其它參評的各系列高級專業技術人員,一律參加市里組織的答辯考核環節。各評委會嚴格控制評審通過率,正高級不得超過60%,副高級、中級不得超過70%。
(四)其他事宜。2015年度全市職稱評聘工作相關材料,請在長春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網站中下載,也可關注 “長春市專業技術人員”工作群(QQ:213586101),查閱相關信息。
五、職稱評審工作時間安排
2015年度全市職稱評聘工作從6月底開始至9月底前結束。
6月29日至7月10日,各縣(市、區)、開發區、市直機關各部門部署本地、本部門職稱申報評審工作。
7月11日至8月10日,市職稱評審委員會辦事機構受理各縣(市、區)、開發區、市直各部門及非公經濟組織、新社會組織申報評審材料。
8月11日至8月31日,市職稱評審委員會辦事機構對受理各縣(市、區)、開發區、市直各部門及非公經濟組織、新社會組織申報評審材料進行初審。
9月1日至9月10日,市職稱評審委員會辦事機構向省人社廳申請評審例會,組織開展評審工作。
9月11日至9月底前,省直部門各評委會申請例會,組織開展評審工作。(經市初審后,向省各評委會報送評審材料的具體時間,請及時查詢或咨詢省相應專業評委會辦事機構網站或聯系電話。)
易賢網溫馨提示:
《2015年全市職稱評聘工作安排意見相關材料.doc》來源于長春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網,最近更新2015年6月29日。
易賢網下載后為“.zip”的壓縮文件,解壓后得到“.doc”格式的文件,文件使用MS-Office辦公軟 件excel制作,請確保您使用的電腦已安裝此類軟件,否則打開的文件將是亂碼。
更多信息請查看專業技術資格|職稱評審資料
2026上岸·考公考編培訓報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