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誕節是基督教紀念耶酥基督誕生的節日。在公元開始后的幾個世紀里,世界各地的基督教徒所紀念的圣誕節日期很不統一。公元354年,各地教徒公認12月25日為圣誕節,從此世界各國的基督教徒和天主教徒都在這一天慶祝紀念耶酥誕辰,沿襲至今。圣誕節的慶祝活動內容本來具有濃厚的宗教色彩,但到近代已日漸淡薄。它已超出宗教的范圍,成為吃、玩、送禮、祝賀、團聚的佳節,西方人往往把圣誕節和元旦兩個節日放在一起慶祝,形成豐富多彩的風俗習慣。
圣誕老人是西方童話人物,也是圣誕節活動中最受歡迎的人物。圣誕老人名叫圣尼古拉,據稱是一個白須、紅袍的胖老人。每年圣誕節時駕鹿撬自北方來,由煙囪進入各家,把糖果、玩具等禮物放進掛在爐前的新長襪內送給兒童,據說,老人是小亞細亞每拉城主教圣尼古拉的化身。西方國家在圣誕節前和圣誕節時,有扮圣誕老人分送禮物的習俗。
為了慶祝圣誕節,西方國家的家庭在節日前紛紛布置家庭,圣誕樹是主要的室內裝飾品,用砍伐來的杉、柏一類呈塔形的常青樹裝飾而成,上面懸掛著五顏六色的彩燈、玻璃球、鈴鐺、禮物和用各種銀光紙剪成的小人、星星、紙花等小玩意兒,還點燃著圣誕蠟燭;客廳的桌子上擺著圣誕環,它是主人用松、杉、柏一類常青樹的枝條扎成的圓形花環,放上幾顆松果,再配上紅緞帶,也點燃著圣誕蠟燭。
12月24日午后,城市和鄉村的教堂鐘聲敲響了,基督教徒們紛紛擁向教堂,去做第一次圣誕節禮拜,在那里傾聽圣經中的圣誕故事,欣賞圣誕音樂,一些教堂的鐘樓響起了長號聲和合唱聲,宣布福音的到來。沒去教堂的人們,當夜里12時,教堂響起洪亮的鐘聲時,則紛紛起立,忙著點燃圣誕樹上的蠟燭,互相祝福,交換禮物。西方人在圣誕節相見時,要互道“圣誕快樂”英國人這天一大早,就要通過窗戶向鄰居或朋友們高呼這一句話。
亞洲的菲律賓有很多人信仰天主教,菲律賓的圣誕節為每年12月16日至次年1月6日,是世界上最長的圣誕節。12月16日雄雞報曉,城市和鄉村教堂的大鐘便敲響了,以迎接圣誕節的到來,從16日至24日這9天里,每天清晨4點鐘開始。教徒均到教堂作彌撒,24日為燈節,教徒通宵不眠,凌晨聽到教堂的鐘聲,便提著各種彩燈去迎神游街,以迎接25日的到來。12月25日是圣誕節最熱鬧的一天,家家戶戶歡聚一堂,安放神像,裝設圣誕樹,懸掛彩燈,親戚朋友還彼此贈送圣誕禮物。
更多信息請查看節日.禮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