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
培養目標:本專業是計算機硬件與軟件相結合、面向系統、側重應用的寬口徑專業。培養面向工業與信息化建設,具有良好的道德修養、較強的社會責任感、嚴謹的科學素養、扎實的理論基礎、較強的計算機系統設計能力和應用能力,知識、能力、素質協調發展,能夠在計算機、通信及相關行業從事計算機軟硬件的研究、設計、開發、應用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培養要求:本專業培養具有良好的科學素養,掌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有一定的通信背景知識。掌握電路理論、信息處理、通信基本理論、計算機軟件和硬件等方面的基礎理論知識,受到相關的實驗技術、計算機應用技術等方面的基本訓練。在加強基礎的同時,著重加強學生嵌入式系統設計能力的培養。畢業生具有從事通信設備制造、電信運營、網絡服務及相關行業的計算機軟硬件的研究、設計、開發、應用的能力。
主干學科與主要課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數據結構與算法、計算機組成原理、操作系統。本專業的主要課程有:離散數學、數字電路與邏輯設計、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面向對象技術與C++程序設計、基于Verilog的FPGA設計基礎、數據庫原理及應用、嵌入式系統原理與應用、計算機網絡、編譯原理、SoPC嵌入式系統設計等。
本科,學制四年,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繼續深造方向: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計算機應用技術、計算機軟件與理論、計算機系統結構等。
畢業就業去向:主要就業于高新技術企業、通信公司、計算機公司、科研單位、教育單位、國家政府機關、金融等部門進行科學研究、教學、技術開發、管理和維護等工作。
軟件工程專業
培養目標:本專業旨在培養適應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發展與建設需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系統掌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的基礎理論,掌握軟件開發方法、項目管理技術和主流的軟件工程工具,具備較強的工程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及團隊協作精神,具有良好的綜合素質和職業道德,能從事軟件項目分析、設計、編碼、測試、維護和項目管理工作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培養要求:掌握扎實的計算機硬件與軟件相關的基本理論和較寬廣的軟件工程專業知識;熟悉軟件項目研究和開發的各種環節,充分掌握軟件工程的開發規范與實施方法;熟練掌握軟件分析、設計、實現及項目管理所使用的主流技術、方法和工具;受到系統的軟件工程訓練,具備良好的團隊協作精神及較強的工程實踐能力。
主干學科與主要課程:軟件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面向過程程序設計、面向對象程序設計、離散數學、數據結構、數據庫原理及應用、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計算機組成原理、操作系統、編譯原理、計算機網絡、現代通信網、軟件工程、UML與設計模式、人機界面設計、Web應用開發、移動應用開發、Linux編程技術、軟件項目管理、軟件質量保證與測試等。
本科,學制四年,授工學學士學位。
繼續深造方向:軟件工程、計算機軟件與理論、計算機應用技術、計算機系統結構、通信與信息系統、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等。
畢業就業去向:主要就業于軟件公司、通信設備制造及運營、網絡信息服務、電子商務、科研院所、國防教育、財政金融等IT相關的企事業單位,從事軟件項目的開發、管理和運維工作。
網絡工程專業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較好的掌握自然科學基礎知識,系統地掌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的基礎理論,計算機網絡與通信的基本理論,工程技術的思想、方法和技術路線; 具備良好的溝通能力和團隊精神,適應不斷變化的社會環境,能在計算機及通信行業從事網絡系統的設計規劃、系統集成、管理維護、安全保障及綜合應用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培養要求:具有獨立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基本能力,能夠將網絡工程的基礎知識、基本方法和工具應用于網絡系統設計與集成、網絡管理與維護和應用開發;具備初步的網絡系統開發和項目管理的基本能力;具有良好的工程素養,能夠在網絡工程實踐過程中選擇和使用合適的方法和工具,在系統的設計、開發、集成等活動中能夠充分考慮到對社會、經濟、環境等的影響,并在工程設計方法和實踐方面具有一定的創新意識和較強開拓精神。
主干學科與主要課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計算機網絡,網絡規劃與設計,網絡管理與維護,數據結構,離散數學,通信概論,網絡數據庫技術,網絡程序設計,操作系統,計算機網絡安全技術,Web開發技術,網絡綜合布線技術。
本科,學制四年,授工學學士學位。
繼續深造方向: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計算機系統結構,計算機應用技術。
畢業就業去向:學生畢業后能夠在國內外通信和信息企事業、財政、金融、交通、國防、大專院校和科研機構從事網絡工程設計及系統開發、網絡應用管理與維護工作,也可繼續攻讀網絡工程專業碩士及相關學科的碩士學位。
更多學歷考試信息請查看學歷考試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