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電與信息工程學院
(School of Mechanical, Electrical InformationEngineering)
機電與信息工程學院下設計算機系、電子系、控制系、機械系及實驗教學中心、計算中心等教學機構,在11個專業招收碩士研究生,在通信與信息系統、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等專業招收博士研究生?,F有教職工145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40人,山東省教學名師1人。學院擁有專業教學實驗室36個,實驗設備2萬套。
學院設有控制理論與應用研究所、工控技術研究所、測控技術研究所、電子系統實驗所、計算機系統與應用研究所、軟件研究院和無線傳感器網絡研究中心等研究機構,承擔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863 計劃課題、省自然科學基金、省科技攻關項目、國家重大科學工程子項目、威海市科技發展計劃等多項科研項目與服務地方項目,取得了豐碩的研究成果。
學院秉承“以人才培養為中心”的理念,注重學生基礎理論、專業課程及實踐環節的教學,著力提高學生的實踐和創新能力。學院是山東省服務外包人才重點培訓機構和省級服務外包軟件實訓基地。學生在歷屆電子設計、挑戰杯、智能汽車、機電產品設計、齊魯軟件設計和數學建模等重大賽事中均取得優秀成績,畢業生考研率和就業層次始終保持較高的水平。
學院堅持開放辦學,積極引進國外優質教學資源。與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和澳大利亞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聯合開展“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和“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本科合作辦學項目;分別與瑞典布萊京理工大學、美國伊利諾理工大學、英國拉夫堡大學、法國巴黎高等電子學院和格林多大學開展了1+2+1 雙學士學位、4+1 和3+1+1本碩連讀等項目;與英國南安普頓大學簽署了學生聯合培養合作協議,努力提高國際化辦學水平。
學院網址:http://www.ie.wh.sdu.edu.cn/
咨詢電話:0631-5688338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
(Electrical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專業概況:本專業為省級特色專業,是一個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和信息技術相結合的綜合性寬口徑專業。本專業以電路與系統、信號與信息處理、電磁場與微波等理論為基礎,要求學生學習和掌握各種電子系統的設計、研制和開發,各種信息(如數據、文字、語音、圖像信息等)的處理、交換和傳輸,射頻技術,傳感技術以及計算機硬件和網絡理論與應用技術。本專業培養能夠系統掌握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的基礎理論與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知識結構和適應能力的學生。
就業方向:畢業生能在電子技術、電子信息科學及電子信息產業等相關領域從事設計制造、科研開發、應用研究與技術管理等工作,成為新型研究人才和高級工程技術人員。
主修課程:電路理論、低頻電路、高頻電路、數字電路、信號與系統、數字信號處理、電磁場與電磁波、微波技術與天線、傳感器原理與應用、射頻識別技術與應用、電子設計自動化、微機原理及應用、DSP 原理及應用、嵌入式系統、數據庫技術、通信原理、數據通信與計算機網絡等主要課程和實驗技術。
修業年限:四年
授予學位:理學學士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utomation)
專業概況:本專業為省級特色專業,是一個寬口徑專業,有機械電子工程、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機械設計及其自動化和工業工程四個專業方向。本專業培養掌握寬厚的基礎理論、扎實的專業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在工程科學、技術方面具有較強的綜合創新意識、獨立工作能力和團隊精神,能夠勝任機械產品的設計制造、研究開發、營銷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和跨學科的合作任務,具備較高的文化素質、良好的職業道德的高級工程科技人才。
就業方向:畢業生可從事裝備制造業領域的產品設計開發、制造、生產運行管理等工作。
主修課程:互換性與技術測量基礎、工程材料與機械制造基礎、控制工程基礎、工程測試技術、機械制造技術基礎、現代材料測試方法、沖壓工藝與模具、現代材料連接技術、微機控制原理與應用、機電傳動控制技術、機電一體化系統設計等
修業年限:四年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測控技術與儀器
(Measurement Control Technology and Instrument)
專業概況:本專業是一個融合多學科內容的寬口徑專業。本專業培養掌握寬厚的基礎理論、扎實的專業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在工程科學、技術方面具有較強的綜合創新意識、獨立工作能力和團隊精神,能夠承擔測量控制與儀器儀表類產品的設計制造、研究開發、營銷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和跨學科的合作任務,具備較高的文化素質、良好的職業道德的高級專業人才。
就業方向:畢業生可從事測控技術與儀器儀表領域的產品設計開發、制造、生產、工程管理等工作。
主修課程:自動控制原理、現代控制理論、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單片機原理及應用、計算機控制技術、自動檢測技術、現代檢測技術、測控技術網絡基礎、信號分析與處理、過程控制系統、自動化儀表及裝置、模擬電子技術基礎、數字電子技術基礎等。
修業年限:四年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軟件工程專業(Software Engineering)
專業概況:本專業是以計算機科學、系統工程和管理科學為基礎,以產業需求為導向,以培養高層次、工程型、國際化軟件人才為目標,研究軟件項目開發方法和軟件項目管理,突出學生軟件開發能力和軟件工程素質培養的專業。培養具有扎實的計算機應用理論基礎、熟悉并掌握軟件工程領域前沿技術和開發方法、具備較強的軟件項目分析、設計、開發和測試能力,能夠按工程化原則和方法從事軟件項目開發和管理的高層次、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技術和管理人才。
就業方向:畢業生能夠從事計算機軟件領域的科學研究、技術開發、工程實施及項目管理等工作
主修課程:軟件工程、軟件質量保障體系與測試技術、高級程序設計語言、計算機組織與結構、數據結構、數據庫系統、操作系統、計算機網絡、離散數學等。
修業年限:四年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數字媒體技術專業(Digital Media Technology)
專業概況:隨著計算機科學技術的發展,以數字影視、動漫、數字娛樂、網絡廣告等為主的數字內容創意產業已超過傳統的媒體產業成為朝陽產業。數字媒體技術是數字內容創意產業的核心支撐技術。本專業要求學生具備扎實的專業基礎和寬廣的知識面,特別是計算機與人文藝術的交叉知識,具備較強的計算機數字媒體軟件和系統開發能力或者較強的3D 動畫設計與制作能力,具備較高的藝術鑒賞和溝通能力,以及初步的藝術創作技能,富有創新精神,培養面向計算機游戲、數字影視動漫、數字廣告和出版等領域的國際化、復合型、創新型人才,或者在數字媒體技術領域繼續深造的研究型人才。
就業方向:畢業生可從事數字娛樂(計算機游戲)、數字影視和動漫、互聯網增值產品的研發與制作工作。
主修課程:計算機圖形學、數字圖像處理、高級程序設計語言、數據結構、操作系統、平面構成、立體構成、色彩構成、動畫與經典賞析、故事板創作等。
修業年限:四年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通信工程專業(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專業概況:本專業是一個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信息處理與傳輸技術相結合的綜合性寬口徑專業。本專業以電路與系統、信號與信息處理、電磁場與微波技術等理論為基礎,使學生學習和掌握信息處理、交換和傳輸,以及射頻、傳感等應用技術,掌握通信系統和通信網絡的設計、研制和開發的基本技能,培養學生成為能在通信技術、電子信息科學及計算機網絡、物聯網等相關領域從事科研開發、應用研究與技術管理等工作的理論和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就業方向:畢業生可在電子信息、通信和網絡相關領域從事科研、教學或管理工作。
主修課程:高等數學、線性代數、概率統計、數學物理方法、大學物理、電路、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基礎(C 語言)、微處理器原理及應用、電磁場與電磁波、信號與系統、高頻電子線路、數字信號處理、通信原理、自動控制原理、電子設計自動化、數據通信與計算機網絡、通信系統概論、微波技術與天線、移動通信、光纖通信、通信網絡分析與設計等。
修業年限:四年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自動化專業(Automation)
專業概況:本專業是實現我國工農業、國防和科學技術現代化,提高勞動生產率、產品質量,改善勞動條件和節約能源等方面的重要學科專業,具有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強電與弱電相結合、軟件與硬件相結合、元件與系統集成相結合、先進技術與常規技術相結合的特點。致力于把學生培養成具有基礎知識扎實、專業知識面廣、實踐能力強、創新意識好、綜合素質高,能在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運動控制、工業過程控制、電力電子技術、檢測與自動化儀表、電子與計算機技術、管理與決策等領域從事系統分析、系統設計、技術開發、科學研究及教育教學等工作的創新型工程科學與工程應用人才。
就業方向:學生畢業后能夠在電機及其控制、電器及其控制、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建筑電氣等領域從事設計制造、研制開發、試驗分析、系統運行、自動控制、電力電子技術、生產管理等方面工作。
主修課程:自動控制原理、現代控制理論、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單片機原理及應用、計算機控制技術、電機與拖動、自動檢測技術、電力電子技術、信號分析與處理、自動控制系統、現代交流調速、模擬電子技術基礎、數字電子技術基礎等。
修業年限:四年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中澳合作辦學)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utomation)
(Sino-Australia Cooperative Program)
專業概況:本專業是經教育部批準設立的中外合作辦學項目,由山東大學(威海)與澳大利亞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制定聯合培養目標和方案,培養具有良好的科學素養和語言能力、具有機械設計制造基礎知識、能在機械電子工程及設計制造自動化領域從事設計制造、科技開發、應用研究和運行管理等領域的國際化高級工程技術人才。本專業充分貫徹厚基礎寬口徑的辦學思想,強化核心能力培養。在寬厚的自然科學、技術科學和扎實的機械設計制造基礎知識的基礎上,立足于機電工程領域,注重培養機電一體化系統理論及應用能力,培養受到良好的機電工程訓練,有較強的工程實踐能力,勤奮刻苦、嚴謹求實,具有創新意識、開拓能力和協作精神的綜合素質優質人才。
主修課程:互換性與技術測量基礎、工程材料與機械制造基礎、控制工程基礎、工程測試技術、機械制造技術基礎、現代材料測試方法、沖壓工藝與模具、現代材料連接技術、微機控制原理與應用、機電傳動控制技術、機電一體化系統設計等。此外,部分專業課程如制造系統(Manufacturing Systems)、機電一體化原理(MechatronicsPrinciples)、可再生能源系統(Renewable Energy Systems)以及機械設計(Mechanical Design)等課程將引進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的課程體系和教材,并由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派教授來校授課。
修業年限:四年
授予學位:本科四年在山東大學(威海)就讀、學習期滿成績合格者獲得山東大學工學學士學位;學生也可選擇后兩年到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就讀,兩校互認學分,學習期滿符合兩校學位授予條件,獲得山東大學工學學士學位以及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工學學士學位。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中澳合作辦學)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ino-Australia Cooperative Program)
專業概況:本專業由教育部批準我校與澳大利亞國立大學聯合培養,是為適應中國社會主義經濟發展需要而設立的應用性本科專業,本專業借鑒國際專業培養規范與教育部教指委制定的專業規范,經過多年的實踐和探索,形成了適應社會需求的人才培養方案,系統地培養計算機科學技術理論與技術人才。通過學習,要求學生掌握自然科學、人文社科、工程技術的基本知識,掌握計算機科學的基本思維方法和基本研究方法,具備計算機硬件軟件設計與應用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具備求實創新意識和嚴謹的科學素養,并具備基礎知識與科學方法用于系統開發的初步能力,能夠從事系統設計、科技開發和技術管理工作。
主修課程:離散數學、數據結構、計算機組成原理、操作系統、計算機網絡、計算機體系結構、計算機圖形學、數據庫系統、編譯原理與技術等。
修業年限:四年
授予學位:本科四年在山東大學(威海)就讀,學習期滿成績合格者獲得山東大學工學學士學位。學生也可選擇后兩年到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就讀,兩?;フJ學分,學習期滿符合兩校學位授予條件者,獲得山東大學工學學士學位以及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工學學士學位。
更多學歷考試信息請查看學歷考試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