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全球化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已經在我國形成了一種新的資金流動格局,那就是資金的雙向流動,受這種流動影響的不僅僅是大型企業,一些中小型企業在這其中獲得了很大的發展。企業想要成為一個先進的開拓性發展企業,就要具備相應的外資管理知識和制度,從而讓本企業在激烈的競爭中不斷的發展。
一、財務制度含義
在進行財務制度含義研究時,通常將財務制度分為兩種,一種是廣義的,一種是狹義的。狹義的財務制度就是企業內部的財務管理制度,這個制度通常由企業的管理層進行指定,主要用于處理企業的內部財務關系、規范企業財務管理的一種規章制度。廣義的財務管理就是影響企業外部財務管理實施的環境因素,是企業內在財務的延伸。狹義的財務管理主要有三點基本內容,首先是管理組織,其含義就是企業內部財務管理的職位組織形式,其次是管理制度,主要指企業進行財務管理時制定的各項管理制度。最后是管理職權,指的是管理者擁有的權利,包括企業法人在進行經營時的權利活動、國家與企業、企業上下級等兩者之間的管理的權限劃分。企業在制定財務制度時要保證制度的合法性,同時要讓制度和財務管理相結合,明確管理職權,讓制度更好的為管理服務。
二、企業外資注入方式
雖然我國的市場經濟已經開始實行自由化原則,但是從我國的發展國情上看,企業的經濟發展還需要在法律的指導下進行。目前我國的中小型企業引進外資的途徑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中外合資
這種方式對企業的組織形式有要求,必須是有限責任公司才可以進行申請,在其建立的初期就要向當地的政府部門進行申請,只有政府機關進行審批,才能進行外資引入,因此對于很多中小企業來說,其局限性很大。
(二)中外合營
在中國建立中外合營企業,企業至少需要擁有一樣符合國家規定要求的才可以進行申請,這些要求主要包括先進的生產技術、先進的管理方法、能有效的增加外匯收入、培訓管理人員等。這些條件對于中小企業來說,其實現具有一定的難度,因此這種方式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三)從國外的金融市場進行融資
從國外金融市場進行融資的主要對象就是國際的股票市場、貨幣市場等,這是我國中小企業發展時新興的一種外資注入形式,比較典型的例子就是“百度”的成功上市。但是這種外資注入方式也有很多的缺點,比如股票上市、債券發行會使企業的資金注入出現很多不穩定的因素,使企業的運營成本、發展利潤很難控制,這也是限制中小企業發展的原因之一。
(四)交換形式融資
這種形式在國家進行經濟改革的初始時期比較常見,這種方式允許外來投資者使用自己的原材料和設計圖紙,然后在中國的中小企業進行加工并出售。這種發展模式下,中小企業只需要提供人力資源就可以,可以有效的降低企業本身的資金風險,因此在中小企業中被廣泛采用。
(五)國外補償貿易融資
這種融資方式比較特別,其過程沒有資金的投入,相當于交易雙方進行“物品交換”,通過信貸的方式向外國的企業進購產品設備或是技術,用企業自身的項目產品進行協議決定下的物品償還。這種融資方式需要企業嚴格的把關自身生產技術和產品質量,屬于比較新穎的融資方式。
三、資金引入風險與財務制度防范
市場經濟環境瞬息萬變,因此中小企業在進行外資引入時要注意資金的風險防范。影響資金風險的因素有很多,國家不利于企業發展的政策、消費者對商品的需求量和需求趨勢,都會影響到企業的資金運營風險。如果不進行資金風險控制,企業隨時會降低生產利潤甚至是喪失債務償還能力,企業的負債越多,利息費用的支出就會變得越大,企業的財務危險系數越高,股東的收益浮動增加,從而導致企業的財務資金風險就越大。負債利息的高低也會影響到企業的財務風險,利息高,會增加資金的利潤率,企業出現不合理的負債結構的可能性就越高,從而加重資金注入的風險。
四、不同融資形式下其風險和避免方式
(一)中外合資企業
這種資金引入的風險主要有三點,其一是國外投資方的惡意詐騙,其二是資金引入過程受到阻礙,其三是資金投入違約現象。這種情況出現的主要原因就是對外國投資者的不了解,很多投資商趁著中小企業發展心切的特點進行資金引入詐騙。面對這種情況,首先要做的是加強對外國投資商的了解,了解其資信情況,同時要對我國的外商投資進行戰略性的部署,了解企業在經濟發展中的地位,再有就是協議的完善,加強對外資投資違約情況的處理,通過增加其補償來減少其投資的違約現象。
(二)中外合營企業
中外合營企業在進行融資時主要有一下幾點因素會影響資金的風險,首先是以合資作為幌子的有預謀詐騙活動,其次是在簽訂的合同上做出手腳,利用企業的疏忽進行資金投入的違約,引入外資的限制因素也會增加企業的資金引入風險。企業在進行資金引入時要注意調查外國的投資商,不要盲從的進行資金引入,在進行合同的簽訂時要進行內容的仔細研究,發現有歧義的地方及時指出,要全面的了解交易雙方的責任和義務,對于違約情況的賠償要進行仔細的明確。企業要加強對自身行業的認識,通過多種途徑進行企業的有效定位。
(三)從國外的金融市場進行融資
在全球經濟危機的影響下,企業在選擇這種方式進行資金融入時更要加強其風險的控制。企業對自身過高、過低的評估都會影響資金風險,企業在進行了快速發展后的再融資問題、企業上市后的監管不足或是國家政策的不利因素、企業經營時出現的財務管理漏洞等都會造成企業發展的資金風險,因此企業在進行財務制度管理時,要加強對企業自身的評估,避免被國外上市公司進行惡意評估從而造成損失的情況出現,加強對投資者的管理,謹慎的選擇企業上市的時間。規范企業內部員工的職能,加強內部控制監督體系的假設,從而降低資金風險對企業的影響。
更多信息請查看文秘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