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房管局上半年工作總結
今年以來,市房產管理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堅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規范服務程序為抓手,以服務項目建設為重點,以強化內部管理為基礎,以打造“魅力房產、活力當陽”為目標,務實進取,開拓創新,全市房產管理工作了步入了持續健康發展的軌道,全局各項稅費入庫均超歷史。上半年共征收白蟻防治費、登記費等行政性收費531812元,同比增長256%,全部上繳市非稅局管理;協助地稅入庫房產交易稅收612.73萬元,同比增長81%;累計征收住房維修基金5570327.25元,其中今年征收176萬元;廉租住房已入住132戶,惠及249人,擬新增入住對象24戶66人;新納入租金補貼31戶67人,正在社區進行公示;累計為771戶1350人發放房屋租金補貼181932元,收繳廉租住房租金25368.1元;征收交易手續費55萬元,已納入國資局年度目標考核。
一、嚴格落實政策,房產市場健康發展
今年以來,我們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頒發的“國十一條”、“國十條”以及住建部關于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的有關文件精神,嚴格市場監管,促進了房地產管理規范有序,房地產市場持續升溫。
(一)房產開發市場管理有創新。一是市場管理進一步規范。嚴格了房地產開發樓盤月報制度,掌握全市房地產開發樓盤的銷售情況,了解房地產的市場動態,為市場監管做好充足的準備;加強了房地產項目手冊備案的督辦,以房地產市場秩序整治為契機,對擬建和在建的房地產開發樓盤的項目手冊備案進一步督辦,加強房地產市場監管;針對維修基金收繳及面臨使用的現狀,組織開發企業學習維修基金網上申報系統,上半年共收繳維修基金176萬元。二是企業隊伍進一步壯大。今年我市新增房地產開發企業7家,其中本地注冊5家,外地備案2家。房地產開發企業總數達到17家,位居宜昌縣市區第二位。三是預售許可進一步嚴明。在商品房預售許可中嚴格執行國家宏觀調控政策,今年共辦理商品房預售許可4件,全市新投入市場的商品住房602套56405.02平方米,商鋪9872.13平方米,與去年同期相比上升100%;元至6月商品房銷售量達386套48437.26平方米,同比上升325%,與歷史相比呈現健康發展態勢;目前全市在建樓盤8處,預計商品房可投入市場1962套,建筑面積267015㎡,還有3家企業計劃下半年動工開發,開發量為902套,建筑面積157200㎡。
(二)物業管理有新突破。今年結合新出臺《業主大會指導規則》和相關物業管理條例,組織物業企業在學習掌握新法規、新政策的基礎上,針對我市近年來陸續建設的小高層和高層的物業管理問題,以當陽房地產業協會為平臺,分兩次組織物業企業外出學習,結合自身實際做好了小區的物業管理,促進了企業做大做強。為了維護社會穩定,全力做好了原煙廠轉軌變型后金葉小區物業管理市場化工作,規范了錦屏花園小區的物業管理。同時,按照市委宣傳部關于在全市窗口服務行業開展“創文明窗口,樹行業新風”優質服務競賽活動的文件精神,我局結合實際,制定了物業服務行業文明創建活動方案,全市11家物業企業創建活動正有序推進。
(三)拆遷管理有新進步。今年嚴格加強了拆遷市場監管,以拆遷資質年審為契機,將拆遷人員的資格管理納入范疇,對拆遷單位的人員資格重新進行了審查,確保拆遷人員執證上崗,文明拆遷、依法拆遷。全力服務市屬重點工程建設,上半年,對一橋南舊城改造、玻璃廠擴建等5個項目實行跟蹤服務,認真落實市拆遷補償標準,確保拆遷戶的利益。今年,我市三家拆遷機構已進入拆遷市場,上半年全市城市房屋拆遷共215棟(套)21040平方米,確保了市屬項目建設的順利進行。
(四)協會工作有新發展。協會隊伍不斷壯大,截止上半年,房地產業協會會員單位由成立時的18家發展為34家,個人會員也由成立時的32人發展到48人,今年4月按照協會章程進行了協會換屆選舉,協會工作思路更新;會員單位交流頻繁,企業之間相互學習、取長補短的風氣日盛,協會的聯系企業的橋梁和紐帶作用得到充分的發揮。
二、規范業務程序,窗口服務績效俱佳
房屋產權產籍的管理,涉及到所有權人的切身利益,為了保證服務質量,提高辦證效率,規范了業務服務流程,促使窗口服務績效俱佳,受到了社會的好評。
(一)規范服務程序,實行陽光操作。今年,我們結合實際修訂、完善了房屋登記申報程序、材料及收費標準,并出臺了房屋登記補充規定,使房屋產權產籍的管理制度更加完善;對房屋所有權初始登記實行實地查勘制度,出具實地查勘報告;理順產權產籍手續,仔細調查產權來源的真實性、合理性、合法性、有效性,認真負責好資料的收集、填寫、整理、歸檔工作,建立健全各種工作臺帳,嚴把資料審核關,貫徹落實責任追究制,為今后產權產籍管理掃清障礙。
2013年市房產管理局工作情況總結
今年我局在市委、政府的堅強、有力的領導下,在市政府績效辦的精心指導下,始終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工作全局,以深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為載體,不斷完善績效評估工作機制,更加注重全局重點工程與重點工作、為民辦實事、經濟發展、黨的建設、機關效能與作風建設。1-*月份以來,全局干部職工緊密的團結在局
黨組周圍,凝心聚力,奮力拼搏,我局績效評估工作取得了長足進展,現將前幾個月的績效評估工作總結匯報如下:
一、 強化領導、健全機構
從年初工作啟動以來,我局黨組高度重視績效評估工
作,站在全局工作的高度進行重新定位,再次對該項工作加強了領導力量,局長親自掛帥這項工作,由四位副職領導共同具體分管,相關股室負責人為組成人員,各負其責,各司其職。做到讓分管領導有任務、相關股室有指標、人人有事做、個個有責任,讓工作中我們共同形成了巨大的合力。讓行政命令暢通、工作開展有序、深入,不折不扣,做到了有令必行、有禁必止。
二、 依法征收,和諧征收
我局認真對照績效評估考核的各項指標,認真按照國務
院《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的具體要求,始終堅持依法行政,以人為本指導思想,重點抓好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工作,積極穩妥的化解房屋征收過程中發生的矛盾和糾紛,使征收對象積極配合征收工作,讓征收對象從“要我拆”變成“我要拆”。
(一)、著重做好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工作。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工作與群眾的切身利益緊密相連,受到社會各界廣泛關注,特別是《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的出臺,對征收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即要做好新老政策的平穩過渡,也要做好征收工作的連貫性,保證政策上的延續性,切實保障被征收人的合法權益,讓文明征收、和諧征收落實到征收過程中的點點滴滴,以保證全市各項重點工程建設項目全面、有序的推進,為**的經濟建設保駕護航。
(二)、積極穩妥化解征收矛盾,把征收工作做成老百姓滿意工程。過去的房屋拆遷工作歷來是老大難問題,矛盾集中、民意反響較差,對地方重點工程建設經常帶來阻礙和麻煩。新《條例》的出臺,讓我市的征收工作遠離了拆遷工作的陰影,我局領導和征收工作一線的同志更加重視房屋征收工作中出現的矛盾糾紛,做到一把手親自抓、負總責,分管征收工作的領導具體抓問題的落實,遇到矛盾和問題現場處理到位,在一些事關征收全局的和諧穩定問題面前,我們做了一些有前瞻性、有防患性的工作,盡量讓矛盾不出現、不萌發、不激化、不升級。征收工作中的積極主動和積極疇劃讓我們在每一次的征收工作中贏得了主動權。1-*月以來,緊接去年所做的征地拆遷,今年開工的臺資工業園、**村的住房保障房征地征收工作,我們工作都贏得了主動,沒有出現一起因房屋征收導致的越級上訪和群體性上訪事件,實現了和諧征收、文明征收,把征收工作做成老百姓滿意工程。
三、關注民生,住房保障工作有序推進
保障性住房工程建設是黨和政府關注民生和改善民生的一項重大舉措。工作的好壞,社會各界特別是社會弱勢群體廣泛關注工程建設質量和進度。我們作為建設的主體單位,深感責任重大、使命光榮,幾年來我們下了大力氣做好了保障性住房的建設工作。今年前*個月以來,該項工作正在按原計劃進度穩步推進,培元辦事處的黃枝村廉租房項目基本完成土地平整,預計在*月底可以正式施工建設,在今年底可以完成主體工程20%的進度。
今年**市人民政府下達給我市的住房保障責任目標任務是:新增廉租住房400套、工礦棚戶區改造**戶、公租房**套,年度完成總量均要求在20%以。面臨的工作任務是繁重的、壓力較大,但是我們的努力攻堅克難,一方面,積極向中央、省、市爭取投資補助資金和建設資金,也向本級財政爭取配套資金,為住房保障工作的開展找到自己堅強的資金后盾;另一方面,搶抓進度,加快工程施工速度。目前,各項工作進展順利,預計年底可以完成計劃的目標任務。
四、機關作風建設卓有成效,全局工作秩序井然有序。
(一)、在機關行風評議當中,參評股室認真查找自身存在的突出問題,深入剖析存在的原因,對今后的工作提出了自己的具體整改措施和意見,行評小組對全局今后的政風行風工作建立了可操作性的長效機制,切實讓行風評議工作深入人心、滲入日常工作,機關作風建設成效明顯。
(二)、嚴肅勞動紀律,啟動指紋機考勤。為進一步整頓上下班秩序,嚴肅勞動紀律,我們再次啟動指紋機進行考勤,每月末定期公布考勤結果,對排名靠前的進行年終獎勵,對名次靠后的進行經濟處罰。通過嚴格的勞動紀律約束,上下班秩序明顯好轉。
五、下階段工作計劃
(一)、穩中求快做好征收安置工作,正確運用國家法律、法規,依法做好征收安置工作,堅持以人為本
的服務理念,穩妥化解工作矛盾,讓老百姓對征收工作做到“我愿意、我配合、我放心”,努力把征收安置工作做成政府放心、服務對象安心、滿意的民心工程,把這項工程建成一項作為溝通政府與群眾的橋梁和紐帶。
(二)、在保障工程質量的前提下提高工程進度。我們將繼續加大爭資跟項的力度,妥善處理征地工作及周邊環境中出現的各種矛盾和問題
,全力推進工程建設,以保證工程按時、高質量的完成,讓更多的住房困難家庭早日實現“住有所居”的夢想,為建立“和諧**”作出自己的一份貢獻。
**市房產管理局
**年**月**日
2014年房管局工作總結范文
XX年是完成我市“xxx”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性的一年。我局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堅持以“xxxx”重要思想和黨的xx大精神為指導,把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住房問題作為突破口,以服務重點工程建設為已任,以強化行業管理職能為依托,嚴格履行職能,優化服務環境,加強危房監管,確保居民安全,加大住房保障力度,努力構建和諧房產,促進了全市房地產業的穩步健康發展,預計全年實現經營管理總收入262萬元(其中直管公房房租收入完成215萬元、行政事業性收費完成47萬元),占年度收入指標262萬元的100%。現將我局XX年工作情況報告
一、主要工作成績和特點
(一)、強化住房保障工作。加大住房保障制度建設及工作落實力度。為更好地貫徹黨的xx大提出的關注民生,加強住房保障工作的精神,從健全住房保障制度入手,按照《**市政府工作報告》和《**市“xxx”住房保障工作年度計劃》,穩步推進惠民政策的落實。
一是采取“提標擴面”措施,使最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享受政策的實惠。我局根據國家和省對住房保障工作的要求,今年初修訂了《**市城鎮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租金補貼實施細則》(都房管[XX]03號),提高了租金補貼標準,擴大了保障面。具體為:租金補貼標準由原來的每月每平方米補貼1.35元調高至2.0元;保障對象由原來的城鎮低保無房戶擴大至城鎮低保人均住房建筑面積在12平方米以下的住房困難家庭,并將松宜礦區1836個低保戶納入到廉租住房租金補貼的范疇,預計全年發放最低收入廉租住房租金補貼將達2300戶180萬元,比去年凈增享受戶數1910戶,凈增補貼資金164.5萬元。
二是健全制度,住房保障范圍向低收入住房困難戶延伸。根據國發[XX]24號文件和今年5月省住房保障工作會議精神,要求有條件的地區住房保障范圍要從城鎮最低收入人群擴展至城鎮低收入人群。為此我局制定了《**市城鎮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調查方案》(都房管[XX]16號),擬定了低收入標準和住房困難標準,5月中旬我局組織召開了社區書記和松宜礦區分管干部動員會,開展了全市城區低收入家庭住房狀況調查,全市城鎮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808戶中人均收入在200元以下的有126戶,在200元以上不足300元的有456戶,在300以上不足350元的126戶。808戶的現住房情況是:有私房但人均不足12平方米的有3戶,其余805戶都是無房戶靠租房居住。這些翔實的數據,為我市啟動低收入住房保障工作提供了決策依據,XX年10月10日,市人民政府印發了我局起草的《**市城鎮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住房租賃補貼實施辦法》(都政發[XX]53號),標志著我市住房保障范圍由城市最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擴大到了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目前800余戶享受對象正在申報之中。這項惠民政策的實施,不僅在全省縣市中率先將低收入住房困難戶納入保障范圍,而且我市的住房保障對象將達3200戶。
2、做好老城區危舊房屋改造和新建廉租房建設,增加有效供給。今年我局緊緊圍繞《政府工作報告》確定的實事工程項目,改造危房、新建廉租住房。一是改造舊城區危房,新建房屋1萬平方米。今年舊城區危房改造確定在二處進行:一處是在陸城中山路1號(原市政府大門右側)改建商品房和還建房3000平方米;另一處在陸城夷水路老襪廠改建清江公園還建房和廉租房2XX平方米。中山路1號改造工程已于10月17日開始動工興建,預計XX年元月底完成主體工程。清江公園還建房共7棟,主體工程已全部封頂,96套廉租房正在建設之中,預計今年12月底完成廉租房主體工程。二是建設城鎮、松宜礦區廉租房100套。今年廉租房新建和改建共計160套,其中新建132套,改建28套。新建132套,分布在陸城夷水路老襪廠2棟96套和枝城南湖小區松宜礦區廉租房2棟36套。改建的28套廉租房在松宜礦區,是其利用礦區原電影院等閑置資產改建成廉租住房的。南湖小區36套廉租房已于今年5月竣工,改建的28套廉租房也于今年9月完工。陸城夷水路2棟96套廉租房正在建設之中,預計今年底完成主體工程。三是加大整修力度,確保資產增值。今年我局投入15.5萬元,對枝城西門筒子樓進行了廚衛配套改造45戶,不僅提升了國有資產的使用價值,而且改善了居民的居住環境。
更多信息請查看工作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