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末縣國土資源局第三季度工作總結
一、第三季度各項工作開展情況
(一)各項收費工作
截止10月18日,收費共計922.93萬元,其中:土地出讓總價款742.37萬元,農用地租賃金48.55萬元,權屬調查費3.81萬元,土地補償費4.58萬元,耕地開墾費77.73萬元,農業土地開發資金收入10.2萬元,城鎮國有土地租賃金4.85萬元,工本費1.15萬元,探礦權價款29.05萬元,其他收入0.2萬元。
(二)土地管理工作
1、國有建設用地供應情況:建設用地供應總計10宗,面積為15.0154公頃。其中:掛牌出讓3宗,面積為1.3945公頃。劃撥7宗,面積為13.6209公頃。國有土地使用權交易情況:抵押宗數12宗,面積為4.1501公頃。
2、三季度,我縣上報州人民政府審批建設用地共四宗,分別為:新疆地震前景場探測項目且末地磁基準臺建設項目、且末縣城南110千伏輸變電工程、阿克提坎墩鄉2012年第一批安居富民宅基地,瓊庫勒鄉2012年第一批安居富民宅基地。
建設用地審批面積為25.468公頃,其中:農用地轉用17.9246公頃,未利用地7.2603公頃,建設用地0.2831公頃。目前已完成供應建設用地面積為:12.4424公頃。
3、土地整治項目工作:
塔提讓鄉基本農田整理項目,闊什薩特瑪鄉南片區、北片區基本農田整理項目目前已完成工程量的90%。阿熱勒鄉薩爾瓦墩(一期)土地開發整理項目,目前已完成工程量的60%。
積極爭取瓊庫勒鄉兩個基本農田整理項目,阿熱勒鄉薩爾瓦墩(二期)土地開發整理項目,薩爾瓦墩定居興牧惠民工程(一期)、(二期)、(三期)土地開發整理項目,目前已完成項目可研、環評,待自治區土地開發建設管理局踏勘后,上報自治區國土資源廳。
阿克提坎墩鄉、塔提讓鄉、托格拉克勒克鄉基本農田整理項目立項材料已上報,正在組織相關報件等前期工作。
4、積極配合自治區責任審計組開展審計工作,并對提出的問題查找原因,及時進行整改。
5、完成全縣37個行政村農村集體土地登記確權的外業調查和底圖上圖工作,完成了總工作量的80%,爭取11月底前全部完成。
(二)礦產資源管理工作
1、認真做好了礦山資源開發儲量年報工作。于8月24日召開了且末縣2012年第二次礦政管理例會暨礦山儲量年報布置會議,5家儲量年報核查中介單位代表及全縣各礦山企業代表48人參加了會議,并組織礦山企業與核查單位代表進行了交流發言。目前我縣應開展儲量動態監測工作礦山企業均與中介機構簽定了委托合同,并開展了儲量動態監測工作。
2、進一步規范了礦業權管理。召開全縣礦業大會,對且末縣礦山年檢和動態儲量年報工作進行了統一安排布署。加強了采礦權、探礦權登記發證延續管理工作。
3、積極做礦產勘查開發服務協調工作。結合現有采礦權、探礦權實際情況,提前介入,積極主動服務,做好摸底調查工作,支持和鼓勵重點項目,做好跟蹤服務,加快推進且末縣優勢礦種探轉采力度,為礦山企業做好探轉采服務工作。
4、做好地質災害群測群防工作,鞏固“十有縣”建設成果。發放地質災害防災明白卡40份、避險明白卡56份,建立群測群防點11處,義務及專職監測人員10人。我局汛前、汛期對74個地質災害隱患點進行巡查檢查7次,參加人員14人次,總行程約1400公里。對主要地質災害隱患點設立了永久性警示牌18處。
5、礦業協會會費征收工作。2012年礦業協會會費現已全部足額征收,并組織會員單位參加了全州礦業協會大會及礦協組織的參觀學習。
6、為且末縣第六屆玉文化節做好協調服務工作。且末縣于9月26日成功舉辦了第六屆玉石文化節,我局為此次玉石文化節的召開做了大量協調服務工作。成功組織了精品玉石玉料拍賣會,卓有成效。
8、礦產資源補償費征收管理工作。截止目前,全縣共征收礦產資源補償費數額為243.2萬元,其中由州局直接征收入庫233萬元,由縣局直接征收入庫10.2萬元。我們將繼續加大征收力度,做到應收盡收、足額征收,力爭全部完成年度征收任務。
(三)執法監察工作
1、衛片執法工作。2011年度土地礦產衛片執法檢查進入收尾工作,依法查處了且末縣新昆侖國有資產經營有限責任公司(縣國資委),違法占地建設縣糧油及農副產品批發交易市場案二起(建材市場案、活畜市場案),收繳罰沒款131860元;依法規范查處了且末縣阿克提坎墩鄉人民政府違法占地建設安居富民點案二起,收繳罰沒款196184.30元。在開展2011年度且末縣衛片執法檢查工作中共收繳罰沒款338026.60元。在礦山衛片核查工作中,深入實地調查、核實,針對衛片執法中出現的9個圖斑一一進行排查、定性。最終確定5個圖斑為合法圖斑,4個圖斑為偽變化圖斑。并對9個圖斑建立了檔案資料。
2、強化動態巡查。及時查處并順利結案二起違法占地建設和一起違法開墾土地案件。其中二起違法占地建設案件收繳罰沒款37809元;查處一起違法開墾土地案件收繳罰沒款76939.93元。對且末縣5家越界、越深開采及超采的砂石粘土礦下發了整改通知書。聯合公安局、執法監察大隊共開展礦山執法巡查5次,其中查處非法開采砂金案一起,起獲并暫扣砂金7克、重砂2700克。
(四)測繪工作
1、抓好宣傳法律法規工作。以《8.29測繪法宣傳日》為契機,營造良好的外部宣傳氛圍。在縣城繁華路段懸掛宣傳橫幅,積極開展測繪法律法規宣傳及咨詢活動。
2、加強測量標志巡查工作。不定期開展了測量標志巡回檢查,共巡查測量標志點40個,其中有1個測量標志點因施工被損壞、現在立案調查過程中。
3、積極配合測量技術單位開展外業工作。配合規劃院和其他測繪單位,開展新增建設用地、農用地的勘測定界及驗收工作。
(五)扎實開展“赴基層轉變作風服務群眾”主題實踐活動,深入開展“熱愛偉大祖國,建設美好家園”、 “創先爭優”等活動,組織干部參加縣委組織的紅歌、縣歌大賽。7月積極申報自治區級文明單位,8月順利通過州文明委組織的檢查驗收。
二、第四季度工作安排
(一)落實完成各項工作目標管理責任書的年終檢查和干部年底考核工作。
(二)合理利用資源。嚴格土地、礦產管理,全面落實土地管理的各項措施,節約和集約使用土地。
(三)做好保障提前介入、主動服務項目用地工作。主動為庫且第三條沙漠公路、工業園區、梯級水電站、光伏太陽能、風電等項目提供用地保障。
(四)完成集體土地的登記確權發證的收尾工作,力爭11月底全部完成。
(五)繼續做好已開工的土地整理項目管理工作和新的開發項目申報工作。
(六)認真做好礦山企業采礦權年檢工作,組織做好礦山儲量動態監督管理工作。做好探礦權項目日常監督檢查工作。采取有力措施加大礦補費征收力度,確保今年礦產資源補償費征收做到應收盡收。
(七)繼續加強黨建、黨風廉政建設、糾風和效能等各項工作。
(八)完成好州局及縣委、政府隨時交辦的其他各項工作。
縣農業局2012年度第三季度工作總結
突出創先爭優 糧食生產再創輝煌 ——縣農業局 2011 年度第三季度工作總結 今年來,在縣委和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上級業務主管部門的精心指導下,我局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發展糧食優勢產業和開展技術服務作為首要任務,積極有效地克服了災害性氣候造成的不利影響,各項工作取得了較好的成績。現將有關情況總結如下: 一、認真履行職責,各項工作任務完成較好 1、糧食生產不斷發展。全縣完成糧食播種面積 136.54萬畝,比去年增加 2.44 萬畝,其中雙季稻播種面積 114.35萬畝,比去年增加 1.35 萬畝,中稻一季稻面積由去年的 1.48萬畝減少至 1.29 萬畝,全縣無一畝耕地拋荒。萬畝高產創建示范片發展到 3 個鄉鎮,總示范面積發展到 12 萬畝以上。其中在筻口鎮實行整建制雙季稻高產創建示范,在長湖鄉、楊林鄉創建 2 個雙季稻萬畝示范片,在其余 17 鄉鎮各建立一個 1000 畝以上規模的高標準高產示范片。全縣早稻平均單產達 382 公斤,比 2010 年增加 10 公斤,增 2.7,總產達20.5 萬噸,比 2010 年增加 0.9 萬噸,增 4.6。當前,晚稻已安全齊穗有效穗比去年明顯增加,預計晚稻單產在 480公斤以上,糧食生產有望實現連續“八連增”。 2、特色產業不斷壯大。積極開展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大力發展特色高效經濟作物,截至目前,全縣完成經作播種面積 26.7 萬畝,比去年增加 2.5 萬畝,完成蔬菜播種面積19 萬畝,比去年增加 0.3 萬畝。全縣茶葉總產量 3200 噸,產值 9850 萬元,其中名優茶產量 570 噸,產值 2560 萬元。全縣葡萄種植面積達到 5500 畝,比去年
增加了 2000 畝,其中新墻高檔葡萄示范園面積擴大到 4000 畝,比去年增加 500畝,已成為我縣農業工業園的品牌產業。全縣省級龍頭企業發展到 3 家,市級龍頭企業發展到 20 家,培育帶動種植基地面積 41 萬畝,連接農戶 6 萬多戶。 3、農技服務不斷強化。采取出動科技直通車、舉辦培訓班、印發技術資料、創辦電視“農科園地”、選派科技特派員長駐生產基地等形式,大力示范推廣農業新技術、新品種,取得了較好了的成績。一是大力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舉辦培訓班 28 期,發放施肥建議卡 12 萬份,實施測土配方施肥面積 157 萬畝,推廣配方肥 4500 噸。二是實施水稻病蟲專業化防治。被確定為全省二十個水稻病蟲專業化統防統治重點示范縣之一。在全縣新成立 3 個專業防治組織,發放技術資料 10000 份,培訓植保機防隊員 300 余人,實施水稻病蟲害專業化防治面積 10 萬畝。三是大力推廣秸稈還田,全面提升耕地地力。依托國家土地有機質提升項目,在筻口、新開、新墻、楊林等鄉鎮應用“腐蝕劑”推廣秸稈還田 12萬畝。 4、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不斷提升。加強農業投入品管理,進一步開展農資打假和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查工作,出動執法車輛 30 余次,出動執法人員 120 余人次,調解各類農資糾紛 26 起,切實維護農民權益。加強農產品市場監管,在全縣設立了 16 個農藥殘留速測室開展農產品殘留農藥常規檢測工作,全年計劃完成各類農產品抽樣 6000 個,現已抽檢各類農產品 4820 個,送市檢樣品 150 個,總計超標樣品 112 個,超標率 2.32,遠低于全省農藥殘留目標控制線7。 5、引資力度不斷加大。共爭取國家投入項目 5 個,其中:
國際農發基金貸款項目已進入規劃設計階段,預計未來5 年內可以爭取貸款 4000 萬元;優質水稻標準化生產項目正在實施,預計可以爭取國家投入 200 萬元;岳陽縣耕地質量 現正在實施;監測區域站建設項目已爭取國家投入 180 萬元,2011 土壤有機質提升補貼續建項目正在實施,預計可以爭取國家投入 160 萬元,陽光工程項目正在實施,預計可以爭取國家投入 90 萬元。同時,引進岳陽縣湘山菌業發展有限公司在柏祥、黃沙等鄉鎮推廣云耳種植 500 畝,總投資達 1000萬元。此外,還有黃沙岳陽縣興村藥材種植場、麻塘休閑農莊、月田生態果園、鹿角環保磚廠等 4 個項目正在洽談中。 6、科學應對自然災害能力不斷增強。610 山洪災害給我縣農業生產帶來嚴重損失,面對重大的災情,縣農業局根據縣委、縣政府《關于加強“610”山洪災害生產自救重建家園工作的意見》和縣委常委(擴大)會議精神,迅速成立災后重建領導小組,奔赴災區開展災后重建工作。一是加強領導。成立以陳曉華局長為組長的農業局災后重建領導小組,全面部署農業救災補損工作。 制訂 二是突出培訓。 《6 10山洪災害生產自救恢復家園工作方案》,并印發《水稻災后補救技術措施》、《當前水稻病蟲害防治工作要點》、《當前蔬菜減災補救技術》等一系列技術資料,特別是結合災后重建需要,創新陽光工程培訓形式,培訓受災農民 3500 余人,印發相關技術資料 1.5 萬份。三是強化服務。迅速調入晚稻雜交種子 100 噸,玉米雜交種子 5 噸,化肥 400 多噸,農藥 50 噸,到目前為止,全縣受災農田基本恢復,補種農作物均長勢良好。四是對口支持。根據縣委縣政府的要求,農業局對口支
持毛田鎮白水村災后重建工作。由常務副局長劉德保同志帶隊,我局抽調 5 名技術人員常駐毛田鎮白水村,深入開展災后重建宣傳教育,配合當地黨委、政府帶領群眾開展災后恢復生產,同時還解決資金 4 萬元,免費提供種子250 公斤,深受當地群眾好評。 二、突出創先爭優,機關作風建設扎實推進 良好的工作作風是做好各項業務工作的前提和保證。今年我局精心組織,科學部署,健全機制,強化措施,通過深入開展創先爭優、“三問三幫”民心懇談、“五創”提質等活動,進一步增強了干部職工的責任心、使命感,以及整體素質和團體凝聚力,有效地增強了集體戰斗力,為全局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一是瞄準隊伍建設,深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成立了黨委書記、局長任組長的創先爭優領導小組,制定了《縣農業局深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實施方案》,通過召開動員會、開設專題宣傳欄,懸掛宣傳橫幅、張貼宣傳標語等形式,在全局營造濃厚的創建氛圍,同時,嚴格按要求實施公開承諾、領導點評和群眾評議工作,全局干部職工的責任心、使命感大幅增強。 二是瞄準作風轉變,積極開展民心懇談活動。組織 13名黨員負責干部來到新墻鎮開展“三問三幫”民心懇談活動,黨委書記、局長陳曉華帶頭深入基層,專訪困難戶、意見戶和致富戶,收集意見和建議,面對面為農民排憂解難,同時制訂機關各項制度,認真考核,加強督查,機關作風明顯好轉。 三是瞄準管理創新,積極開展績效評估工作。成立了農業局績效評估領導小組和辦公室,安排專人負責績效評估工作,同時把全年工作任務分解到分管領導和責任股室,切實做到人人有壓力,人人有動力。通過各
項活動的開展,全局廣大干部職工對自身職責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事業心和責任心大大增強,拖沓渙散、相互推諉的現象得到了徹底改觀,機關效能大幅提升。
宣恩縣國稅局2013年第三季度辦公室工作總結
2013年第三季度,在局領導的正確指導下,辦公室緊緊圍繞稅收中心工作,結合“發展環境優化年”活動,充分發揮管理、督辦協調、服務的職能作用,大力加強辦公室自身建設,努力提高干部隊伍素質,不斷提升服務水平,為推動全局工作順利進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一、加強日常工作管理,保障機關正常運轉
辦公室是機關運轉的神經中樞,加強機關管理,確保機關正常運轉,既是辦公室的職責所在,也是今年辦公室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是加強出勤管理。為轉變機關作風,嚴肅上下班工作紀律,嚴格執行機關工作考勤制度,實行上下班簽到和請、銷假制度,逐月對干部職工出勤情況進行統計,通過加大出勤管理力度,工作作風有較為明顯好轉。二是規范公文管理。按照公文處理辦法及流程要求,做好機關收文傳閱、發文審核處理工作,確保公文運轉協調順暢。三是加強印章使用管理和檔案管理,規范審批程序,嚴格印章使用管理,加強機要保密工作,確保不出差錯;及時對文書檔案進行了收集、整理、歸檔,為及時準確地查找有關資料提供了有效的依據和服務。四是加強后勤管理。制定了機關來客接待制度和車輛管理制度,在來客接待方面,堅持厲行節約的原則,在車輛管理方面,嚴格實行出車和修車報告制度。五是加強機關財務管理。嚴格執行財經紀律,對每一筆開支都嚴格按制度審核、簽報,堵塞管理漏洞。
二、抓好重點工作開展,提升工作人員素質
一是認真做好文秘服務。根據上級和領導要求,保質保量完成有關會議材料、匯報材料和調研材料,較好地發揮了服務決策、傳達政令、推動工作的作用。二是搞好會務服務。堅持專人電話記錄,按要求通知到人,制作會議標牌,打掃會議室衛生,做好會前各項準備工作,確保會議準時、順利召開和取得應有的效果。三是優化辦公環境。第三季度,辦公室為夯實爭創“四優”辦公室取得的成果,根據州局下發的督辦通報,認真查找自身問題,逐個進行修整,定期開展學習活動。五是落實安全檢查,將安全檢查列為工作重點,迅速整改落實反饋問題。對縣局消防設施、食品衛生、票證庫房、信訪保密等重點部位、重點環節進行了全面檢查。六是積極開展信息宣傳,優化稅收工作環境。在新聞宣傳上,主要圍繞稅收中心工作,加大國稅形象宣傳力度,第三季度,《恩施日報》上稿1篇,《湖北日報》上稿2篇,加強內外網站建設,及時更新信息,加強網站維護,樹立了良好的基層國稅部門形象。
第三季度,辦公室工作雖然開展順利,但與上級要求還存在一定的差距:一是文秘工作力量薄弱,稅收宣傳工作力度不大,工作中有些被動。二是工作中按部就班的較多,工作方式方法創新不夠。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將努力克服不足,發揚成績,充分發揮辦公室職能作用,不斷加大工作力度,開拓創新,銳意進取,力爭取得更多的成績,作出更大的貢獻。
第四季度,縣局辦公室要緊緊圍繞全局中心工作,充分發揮自身職能作用,積極參與政務,切實管好事務,不斷搞好服務,為促進分局國稅事業健康發展作出積極貢獻。具體來講,主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積極開展政務調研。要緊緊圍繞稅收中心工作和省、州局重點工作部署的落實開展政務調研,形成有情況、有分析、有建議的調研文章,起到服務決策、推動工作的作用,增強了工作的預見性、創造性。
二、認真做好信息宣傳。要圍繞工作中的難點問題、基層干部、社會公眾和納稅人關心的熱點、焦點問題,加強動態性和問題性信息報送,有針對性地加強綜合性信息的報送,不斷增強信息的密度和精度,力爭在數量和質量有所突破。
三、加強干部隊伍建設。進一步加大教育培訓力度,努力提高干部隊伍整體素質;認真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嚴格執行責任追究制度;深化黨風廉政教育,強化“兩權”監督制約,促進政風行風建設。
四、加強機關管理。進一步健全和完善各項制度,推進內部行政管理精細化,加強固定資產管理,加大車輛、水電等后勤管理力度,積極開展社會綜合治理工作,確保機關安全有序、運轉協調。
更多信息請查看工作總結
2026上岸·考公考編培訓報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