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始建于1975年,前身為經國務院批準成立的中國科學院環境化學研究所,1986年與中國科學院生態學研究中心(籌)合并,改為現名。生態環境研究中心聚集了我國環境科學、環境工程、生態學等領域的優勢隊伍和杰出人才,在過去40年中,為我國生態環境科學做出了奠基性、系統性和開創性的重大貢獻。在新的時期,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將聚焦區域性、全國性和全球性重大生態環境問題,通過環境科學、環境工程、環境生物學和系統生態學的交叉融合,深入研究水、土、氣、生物各種環境污染介質中存在的基本科學問題、污染控制技術與工程應用、城市與區域生態問題以及環境管理科學、環境評價技術。緊密把握生態環境科學新的學科生長點,如環境與健康、城市和區域的可持續發展、全球環境變化等,率先實現生態環境科技跨越發展、率先建成國家生態環境創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國家生態環境高水平科技智庫、率先建設國際一流生態環境科研機構。
根據中心科技事業發展需要,現面向國內外公開招聘科研、技術支撐和管理崗位人員。
一、招聘條件
1、身體健康,愛崗敬業,責任心強,具有良好的溝通能力和團隊精神;
2、具有扎實的專業技術背景和相關研究工作經驗;
3、有較強的英文閱讀、寫作和口頭交流能力;
4、針對科研崗位,要求具備獨立從事科研工作的能力,在本專業學術期刊上發表過SCI論文2篇及以上;
5、其它要求,詳見崗位需求信息表。
二、招聘崗位
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2016年崗位需求信息表
序號 | 研究組 | 聯系人 | 擬聘崗位 | 崗位性質 | 崗位類別 | 學位要求 | 專業要求 | 崗位職責 | 應聘要求 |
環境化學與生態毒理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 |||||||||
1 | 納米分析與環境效應研究組 | 劉景富 | 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 | 事業編制 | 科研 | 博士 | 環境科學/分析化學/毒理學 | 持久性有毒污染物分析方法、環境行為與效應研究 | 1.有環境化學、分析化學或毒理學研究背景,熟練使用和維護ICP-MS、LC-MS和GC-MS等分析儀器;2.有較強的動手能力和英語寫作能力,以第一作者在ES&T等高水平SCI期刊發表論文3篇以上;3.同時具備化學與生物學研究背景者優先。 |
2 | 環境污染與健康效應研究組 | 劉思金 | 助理研究員 | 事業編制 | 科研 | 博士 | 納米毒理學/納米醫學/細胞生物學/生物化學 | 在課題組長指導下獨立從事科研工作;協助課題組長指導研究生 | |
3 | POPs環境行為與控制原理研究組 | 鄭明輝 | 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 | 事業編制 | 科研 | 博士 | 環境科學 | 完成課題組承擔的基金委科研項目,開展針對環境和健康相關蛋白質與小分子的新型分析傳感和分離檢測技術的相關研究 | 1.具有環境科學、化學或相關專業背景,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發表SCI論文影響因子加和在15以上;2.具有歐美學習背景者優先。 |
環境水質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 |||||||||
4 | 水質凈化研究組 | 曲久輝 | 助理研究員 | 事業編制 | 科研 | 博士 | 化學/材料科學/環境工程 | 完成本組所承擔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杰出青年基金、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等項目 | 發表影響因子大于5的SCI收錄論文4篇以上; |
5 | 水質凈化研究組 | 曲久輝 | 助理研究員 | 事業編制 | 科研 | 博士 | 環境工程/環境科學 | 進行水處理技術開發和推廣應用 | 發表影響因子大于4的SCI收錄論文4篇以上; |
6 | 水環境微生物過程研究組 | 祝貴兵 | 助理研究員 | 事業編制 | 科研 | 博士 | 環境工程/環境微生物 | 承擔課題組內分子生物學、高通量測序等研究工作;協助課題組長完成組內承擔的科研項目;獨立從事科研工作;協助指導研究生 | 以第一作者在相關領域的主流雜志上發表SCI論文3篇以上、5篇以內,影響因子加和大于15; |
7 | 凝聚與分離技術研究組 | 彭先佳 | 助理研究員 | 事業編制 | 科研 | 博士 | 環境工程 | 開展重金屬污染控制技術研發與應用方向研究工作,協助開展該方向課題申請、技術轉讓、工程建設工作 | 1.具有重金屬廢水處理、重金屬污染區域綜合治理等相關方向研究基礎;2.適應現場及野外工作條件。 |
8 | 凝聚與分離技術研究組 | 王軍 | 助理研究員 | 事業編制 | 科研 | 博士 | 環境工程或高分子 | 承擔組內膜技術領域科研項目,獨立開展科研工作;協助研究生的培養 | 1.有海外留學經歷及海外環境工程與膜技術領域工作經驗者優先;2.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發表SCI論文3篇以上。 |
9 | 輸配過程水質研究組 | 石寶友 | 助理研究員 | 事業編制 | 科研 | 博士 | 環境科學與工程 | 主持科研項目;承擔科研任務;協助管理課題組事務 | |
10 | 水體重金屬污染控制研究組 | 欒富波 | 助理研究員 | 事業編制 | 科研 | 博士 | 環境工程 | 能夠協助課題組長申請科研項目和完成承擔的科研項目,具備獨立從事科研,并協助指導研究生等工作 | |
11 | 水環境與水生態研究組 | 單保慶 | 助理研究員 | 事業編制 | 科研 | 博士 | 環境科學/工程相關專業 | 申請及實施科研項目、協助課題組長管理課題組日常事務 | 1.具有沉積物物質循環方向研究背景;2.有較強的有較強野外工作經驗者優先。 |
12 | 水環境與水生態研究組 | 單保慶 | 助理研究員 | 事業編制 | 科研 | 博士 | 環境科學/工程和生態工程相關專業 | 申請及實施科研項目、協助課題組長管理課題組日常事務 | 1.具有河流生態修復技術方向研究背景;2.有較強野外工作經驗者優先。 |
13 | 氧化還原水處理過程研究組 | 趙旭 | 助理研究員 | 事業編制 | 科研 | 博士 | 環境科學與工程/材料化學/城市給排水 | 獨立從事水污染控制方面的科學研究工作,協助研究組長申請相關領域項目并負責課題組其它項目的有關研究工作。 | 1.具有扎實專業技術背景,有水污染控制或水處理工程研究工作經驗;2.具有獨立從事科研工作的能力,在本專業期刊上以第一作者發表SCI收錄論文3篇以上。 |
14 | 環境水質學實驗室平臺 | 李紅巖 | 助理工程師 | 項目聘用 | 技術支撐 | 碩士及以上 | 環境科學/環境工程/分析化學 | 從事水質學實驗室公用儀器平臺儀器管理運行、技術方法開發及水質指標測試等工作 | 1.碩士及以上學位或者博士后,有較好的分析(生物)實驗操作基礎;2.擅長儀器技術方法研發及推廣。 |
城市與區域生態國家重點實驗室 | |||||||||
15 | 城市生態站 | 王效科 | 助理工程師 | 項目聘用 | 技術支撐 | 碩士 | 生物學或環境科學 | 生態站野外觀測儀器維護、數據采集分析 | 熟悉城市生態系統野外觀測儀器; |
16 | 生態評價與生態規劃研究組 | 歐陽志云 | 助理研究員 | 事業編制 | 科研 | 博士 | 生態系統評價 | 申請實施科研項目,協助課題組長完成有關科研項目的申請、實施和結題匯報工作,協助課題組管理和研究生指導 | 1.具有生態學及相關學科背景,研究方向為生態系統生態學或生態系統評價、生態模型;2.具有生態系統野外定位觀測研究經歷,或者掌握并熟練運用遙感圖像處理軟件(ERDAS,eCognition)和地理信息系統軟件ArcGIS,能獨立開展遙感影像處理及空間數據分析;3.具有較強英文科研論文寫作及中文項目申請、項目報告寫作能力。 |
17 | 系統分析與可持續發展研究組 | 吳鋼 | 助理研究員 | 事業編制 | 科研 | 博士 | 生態學、環境管理 | 參與課題組科研工作 | 1.發表或接收SCI研究論文3篇;2.具有良好的數學基礎,從事區域生態學、環境管理學、可持續發展、煤電基地研究的專業背景和科研經歷 |
18 | 城市生態研究組 | 李鋒 | 助理研究員 | 事業編制 | 科研 | 博士 | 城市生態 | 從事城市生態、生態服務、生態工程和生態管理研究,協助研究組組長開展相關科研等工作 | 1.具有生態學或相關專業博士學位;2.有從事城市生態、生態工程或生態管理等研究背景的優先考慮。 |
19 | 污染生態研究組 | 馮兆忠 | 助理研究員 | 事業編制 | 科研 | 博士 | 植物生理/分子生物學 | 承擔組內科研項目,獨立開展科研工作;協助研究生的培養 | 1.具有扎實的植物生理及分子生物學理論基礎,并掌握現代分子生物學研究技術; 2.具有相關工作經驗以及海外留學背景的科研人員優先考慮。 |
20 | 污染生態研究組 | 馮兆忠 | 助理研究員 | 事業編制 | 科研 | 博士 | 自動化控制/數學模型 | 負責課題組野外實驗裝置(開頂箱及開放式大氣組分熏蒸系統)日常運行維護;實驗數據分析與建模 | 1.具有扎實的自動化基礎,在氣動元件方面有扎實的理論基礎和實踐經驗,精通PLC; 2.熟練掌握數據統計分析軟件如R、Matlab等,有大數據研究經歷者優先; 3.具有相關工作經驗以及海外留學背景的科研人員優先考慮; 4.身體健康,能夠從事野外實驗。 |
21 | 濕地和生物多樣性研究組 | 曹壘 | 助理研究員 | 事業編制 | 科研 | 博士 | 鳥類生態學/生態水文學 | 申請實施科研項目,協助課題組長完成有關科研項目的申請、實施和結題匯報工作,協助課題組管理和研究生指導 | 1.具有領導團隊開展野外工作的能力;2.具有較強英文科研論文寫作能力,以第一作者在國際學術期刊發表3篇以上SCI論文。 |
22 | 城市生態風險研究組 | 陳衛平 | 助理研究員 | 事業編制 | 科研 | 博士 | 新材料合成或土壤污染修復 | 新型有機-無機材料合成及其在環境修復領域的應用 | 要求具有扎實的材料合成專業基礎,最好有環境科學基礎和研究經驗,掌握材料學的研究技術和方法; |
中國科學院環境生物技術重點實驗室 | |||||||||
23 | 污染物定向生物轉化與資源化研究組 | 王愛杰 | 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 | 事業編制 | 科研 | 博士 | 環境工程/化學工程 | 能夠較好地運用生物學、化學、材料科學、環境工程學等原理與方法,開展廢水或污泥處理及資源化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裝備技術研究 | 1.具有較好的學科交叉背景,尤其是在廢水或污泥(生物)處理及資源化、工藝過程優化調控、新型生化反應器設計等方面具有較好的研究背景和工作經驗;2.獨立主持或作為主要骨干參與過國家級課題研究并做出顯著成績;3.以第一或通訊作者發表SCI論文5篇以上。 |
24 | 微生物應用與資源研究組 | 莊國強 | 助理研究員 | 事業編制 | 科研 | 博士 | 污染物生物轉化研究方向 | 獨立從事科研工作;協助課題組長完成組內承擔的科研項目;協助指導研究生 | 1、具有環境工程或環境科學研究背景;2、博士后和留學歸國人員優先。 |
25 | 分子與進化生態研究組 | 戰愛斌 | 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 | 事業編制 | 科研 | 博士 | 分子生態/浮游生物/基因組學相關 | 從事污染影響浮游動物演替的過程和機理研究 | 1.以第一作者身份在相關領域至少發表有一定影響力的SCI論文至少3篇;2.具有海外留學背景及博士后研究經歷的科研人員優先考慮。 |
26 | 分子與進化生態研究組 | 戰愛斌 | 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 | 事業編制 | 科研 | 博士 | 分子生態/環境遺傳/基因組學相關 | 從事外來入侵生物快速微進化的過程和機理研究 | 1.以第一作者身份在相關領域至少發表有一定影響力的SCI論文至少3篇;2.具有海外留學背景及博士后研究經歷的科研人員優先考慮。 |
大氣環境科學實驗室 | |||||||||
27 | 大氣環境與地表過程研究組 | 張曉山 | 助理研究員 | 事業編制 | 科研 | 博士 | 大氣科學/環境科學與工程 | 負責大氣環境過程觀測與模擬方面工作 | 具備大氣化學觀測、實驗或模擬研究工作基礎和能力; |
28 | 痕量氣體大氣化學研究組 | 牟玉靜 | 助理研究員 | 事業編制 | 科研 | 博士 | 環境科學 | 協助研究組申請和承擔科研項目,并協助研究組的科研管理及日常業務;能夠承擔科研儀器研發任務 | 1.具有用于監測大氣典型揮發性有機物的儀器研發經歷,具有煙霧箱工作經歷;2.能夠熟練使用Ptr-TOF-MS質譜儀,熟練掌握氣相色譜儀分析技術;3.熟悉大氣環境污染化學、外場環境監測等研究領域。 |
水污染控制實驗室 | |||||||||
29 | 水污染控制技術研究組 | 劉俊新 | 助理研究員 | 事業編制 | 科研 | 博士 | 環境工程、給排水工程 | 重點開展村鎮污水處理技術的研發與應用,以及研究組的相關科研與管理工作。 | |
30 | 分散污水治理技術研究組 | 范彬 | 助理研究員 | 事業編制 | 科研 | 博士 | 環境工程或相關專業 | 分散污水治理基礎與應用研究 | 具有污水處理與資源化應用研究背景; |
31 | 分散污水治理技術研究組 | 范彬 | 副研究員 | 事業編制 | 科研 | 博士 | 環境工程或相關專業 | 分散污水治理基礎與應用研究 | 在微生物、環境化學或相關領域具有較強的基礎研究能力,符合生態中心副研競聘資格要求; |
32 | 膜技術研究與應用研究組 | 魏源送 | 助理研究員 | 事業編制 | 科研 | 博士 | 環境工程 | 重點開展厭氧膜生物反應器、基于計算流體力學的生物反應器模擬與優化和分散污水處理等方面的研究與應用,并承擔研究組的相關科研與管理工作 | 1.在厭氧和好氧膜生物反應器、基于計算流體力學的膜生物反應器模擬與優化、農副食品加工廢水處理和分散污水處理等領域具有扎實的研究基礎,并具有上述領域內的工程應用經驗,同時具備以上多方面工作基礎和獲得國家執業資格證書的人員優先;2.以第一作者身份在本專業的國內外核心刊物上發表5篇以上研究論文,其中SCI不少于2篇;3.能勝任現場或野外工作。 |
33 | 膜技術研究與應用研究組 | 魏源送 | 助理研究員 | 事業編制 | 科研 | 博士 | 環境工程 | 重點開展微生物學和污水/有機固廢生物處理的交叉研究,并承擔研究組的相關科研與管理工作 | 1.在結合微生物學和環境工程方面的交叉研究具有一定的研究基礎,并有工程應用經驗,如基于功能基因組學和生物信息學的污泥生物干化微生物群落結構和功能分析等;具有抗生素抗性基因轉歸和控制相關研究基礎者優先;2.以第一作者身份在本領域國內外核心刊物上發表5篇以上研究論文,其中SCI不少于3篇;3.能勝任現場或野外工作。 |
土壤環境科學實驗室 | |||||||||
34 | 土壤微生物生態研究組 | 葛源 | 助理研究員 | 事業編制 | 科研 | 博士 | 微生物生態 | 協助課題組長申請科研項目,獨立開展科研工作,協助實驗室管理及研究生培養 | 1.具有微生物生態學、或土壤生物學研究背景;2..有海外留學背景及博士后研究經歷者優先考慮。 |
35 | 土壤微生物生態研究組 | 葛源 | 助理研究員 | 事業編制 | 科研 | 博士 | 分子生物學 | 協助課題組長申請科研項目,獨立開展科研工作,協助實驗室管理及研究生培養 | 1.具有微生物學及分子生物學研究背景;2.有海外留學背景及博士后研究經歷者優先考慮。 |
環境納米材料實驗室 | |||||||||
36 | 環境材料與控制技術研究組 | 郝鄭平 | 助理研究員 | 事業編制 | 科研 | 博士 | 化學工程 | 主要進行環境工程、化工過程、資源利用方面的研究與開發;完成課題組有關環境工程、資源利用和催化材料與反應裝置方面的項目;承擔化工、環境、材料放大工藝設計、工藝包形成、開發新型反應器和技術及工程化應用。協助進行相關課題的申請與實施、產業化的研發工作 | 1.具有較強的化學工程、催化材料和工藝過程方面研究背景;2.具有一定的從實驗室研發到工程放大的經驗,能夠進行化學工程和環境工程過程的計算和模擬,熟悉工藝包制定和環境工程設計;3.申請過相關專利技術。 |
37 | 環境納米材料與重金屬污染物處理研究組 | 張靜 | 助理研究員 | 事業編制 | 科研 | 博士 | 環境科學/材料/化學化工 | 協助研究組長完成科研課題,申請和參加科研項目,協助指導研究生 | 具有化學、材料、納米、生物、重金屬廢水或廢渣的檢測分析與處理等專業知識和研究經歷; |
大氣污染控制中心 | |||||||||
38 | 大氣污染控制中心 | 賀泓 | 助理研究員 | 事業編制 | 科研 | 博士 | 環境催化 | 主要負責環境催化的基礎和應用研究的工作,獨立開展科研工作,協助研究組長完成科研課題的申請、實施及總結匯報,以及指導學生科研工作等;及時跟蹤國際學術前沿的動態,樹立創新意識,積極申請科研項目;協助研究組長開展國際、國內的交流與合作 | 1.在催化與材料理論研究領域具有扎實的背景和相關研究工作經驗;2.在本專業國際學術期刊上發表過SCI論文3篇以上,或者申請過相關專利;3.擅長中英文寫作,特別要求具有良好的英文交流、專業英語期刊論文寫作能力。 |
固體廢棄物處理與資源化實驗室 | |||||||||
39 | 固體廢棄物資源化研究組 | 張付申 | 助理研究員 | 事業編制 | 科研 | 博士 | 環境工程 | 協助課題組長開展廢棄資源循環利用技術研究,指導學生開展實驗研究 | 具備固體廢棄物科研經歷或現場工程實踐經驗者優先考慮; |
40 | 廢棄生物質處理與資源化研究組 | 劉振剛 | 助理研究員 | 事業編制 | 科研 | 博士 | 環境工程/化學工程 | 協助研究組長申請科研項目和完成承擔的科研項目;協助管理研究組科研工作以及科研相關事務如儀器維護管理工作 | 具有有機固體廢棄物熱化學處理處置等相關工作經歷(具有留學經歷著優先考慮); |
文獻信息中心 | |||||||||
41 | 生態毒理學報 | 侯一寧 | 責任編輯 | 項目聘用 | 技術支撐 | 博士 | 環境科學 | 主要負責期刊的日常出版,以及期刊的宣傳和推廣等。 | 1.在生態毒理學領域具有扎實的專業技術背景和相關研究工作經驗:2.有良好的英語水平,能夠熟練應用;3.熟悉計算機軟件、硬件和網絡的基本知識。 |
環境評價部 | |||||||||
42 | 環境評價部 | 李黛青 | 環評技術人員 | 項目聘用 | 技術支撐 | 碩士及以上 | 生態學 | 編制環評文件和環境規劃 | 1.具有遙感應用基礎;2.從事環境評價、生態環境技術及生態環境規劃等研究方向研究;3.熟悉應用AutoCAD、Photoshop、GIS等軟件。 |
43 | 環境評價部 | 李黛青 | 環評技術人員 | 項目聘用 | 技術支撐 | 碩士及以上 | 環境工程 | 編制環評文件、從事污染治理技術 | 1.具有工程經歷;2.從事環境評價、環境工程技術等方向研究;3.熟悉應用AutoCAD等設計軟件 |
機關 | |||||||||
44 | 國際合作辦公室 | 劉娟 | 國際合作管理助理 | 項目聘用 | 管理 | 碩士及以上 | 生態學與環境類相關專業 | 因公出國(境)項目管理及相關外事手續,來訪交流項目及外國專家在華管理,外事信息統計與檔案管理,對外宣傳與外事接待,領導交辦的其他工作。 | 1.生態環境及相關專業背景者優先考慮;2.具有較高的英語口語交流和文字寫作水平,能夠獨立處理國際合作相關協議與文件;3.具有較強的文字寫作與綜合表達能力,能夠獨立撰寫或起草通知、請示、函等各種公文;4.愛崗敬業,工作積極主動,具有強烈的服務意識、團隊合作精神。 |
備注:學位要求指已獲得博士/碩士學位或在2016年7月底前畢業并獲得學位的應屆畢業生。
三、報名方式
1、請以附件形式(表格必須用word格式,不得用pdf或其它格式)發送至以下電子信箱:hr@rcees.ac.cn,word文件命名規則為“科研崗位競聘-研究組名稱-研究組聯絡人姓名-競聘者姓名”、“技術支撐崗位競聘-部門名稱-部門聯絡人姓名-競聘者姓名”或“管理崗位競聘-部門名稱-部門聯絡人姓名-競聘者姓名。
2、個人簡歷或其它材料暫不要發送,待初選合格后再提供《競聘申請表》中有關內容的紙質證明材料。
四、報名要求
1、應聘科研崗位者,申請助理研究員崗位請填寫《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科研崗位(助理研究員)競聘申請表》(附件1);
申請副研究員崗位者請填寫《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副研究員崗位競聘申請表》(附件2)。競聘副研究員崗位本人須已在國內外大學或科研機構被聘為副教授或副研究員崗位且符合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副研究員任職條件,需有北京戶口(留學歸國人員和在站博士后除外),經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高級專業技術崗位評聘委員會評審通過后再予聘任。
2、應聘技術支撐崗位者,請填寫《生態環境研究中心技術支撐崗位競聘申請表》(附件3)。應聘管理崗位者,請填寫《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管理崗位競聘申請表》(附件4)。
4、請嚴格按照表格格式填寫并粘貼近期免冠彩色數碼照片,不得改動表格格式或自行設計,篇幅不得超出2頁(如內容較多,可用較小的字號排版)。
5、應聘者也可進入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網站(www.rcees.ac.cn)右側下載區“人事教育處”欄目,下載并填報與崗位類別相對應的表格(每一崗位均已注明其所屬的類別)。
6、請務必在郵件中注明從哪個網站獲得的招聘信息。
五、聯系方式
聯系人:王蕾
電話:010-62849520
郵箱:hr@rcees.ac.cn
相關競聘表請查看:http://www.rcees.ac.cn/tz/rczp/201510/t20151027_4447152.html
更多信息請查看北京市事業單位招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