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與環境學院
生物與環境學院是一個既有厚重歷史、又充滿活力的新學院,其歷史可溯源至原中央大學、金陵大學及武漢大學等校的森林系。2014年,由原森林資源與環境學院的生態學、植物學、動物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和環境科學,以及化學工程學院和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的環境工程等學科組建成立。
學院擁有生態學、生物學和環境科學與工程3個一級學科,其中,生態學為國家級重點學科;具有生物學、生態學一級學科博、碩士學位授予權,環境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建有生物學和生態學2個博士后流動站;設有生態學、生物科學、環境科學及環境工程4個本科專業;在校本科生、碩士生、博士生以及留學生共1200余人。
學院擁有一支學緣和年齡結構合理、創新意識強、學術水平高、團結協作的師資隊伍。現有教職工94人,其中,教授24人、副教授26人。有國務院學科評議組成員2人、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1人、江蘇省“333”工程領軍人才2人、江蘇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人、江蘇省特聘教授4人、海外特聘教授5人,江蘇省“青藍工程”中青年學術帶頭人2人。
學院建有國家、部省級教學科研平臺12個,研究機構(所、中心)6個,省級研究生工作站及校企聯盟等產學研基地10個,并與林學院共建“南方現代林業-江蘇高校協同創新中心”。近10年來,學院教師承擔了 “973”、“863”、科技支撐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國家級及部省級課題120多項,研究成果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其他部省級獎15項。
學院與美國、加拿大、德國、芬蘭、日本等國家的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長期合作交流關系,與加拿大多倫多大學、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湖首大學、美國阿拉巴馬州農業與機械大學、佐治亞大學、波多黎各大學、芬蘭赫爾辛基大學建立了學生聯合培養機制。
生物與環境學院以“學人、學術、學養、勤奮、自信”為學院精神,以”厚學生、尊學者、尚學術、重學科、嚴學風“為辦院理念,緊密圍繞國家社會經濟發展、林業發展、生態環境建設的人才技術需求,開拓創新、追求卓越,努力把學院建成為國內與行業內重要的人才培養與科技研發基地,在國內外享有良好聲譽的研究型學院。
咨詢電話:025-85427526 郵箱:swyzs2016@163.com
網址:http://shengwu.njfu.edu.cn/
生物科學
★江蘇省”十二五”高等學校重點專業
本科生數:24人,其中男生16人,女生8人
培養目標:生物科學專業依托國家級重點學科——生態學學科、林木遺傳育種學科和森林保護學科,國家林業局重點學科——植物學學科,以及國家林業局和江蘇省重點學科——森林培育學科,江蘇省高校優勢學科——生物學和林學學科的優質師資和條件資源, 培養以森林生物為特色,強化生命科學的基礎理論和實踐能力,熟練掌握現代生物科學研究的基本技能, 具有“厚基礎、寬口徑、強技能、高素質”的復合應用型人才。
主要課程:植物學、普通動物學、細胞生物學、植物生理學、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普通生態學、微生物學、發育生物學、生物學前沿專題、植物資源學等。
就業方向:畢業生適宜到農業、林業、食品、環保、醫藥、化工等行業以及科研機構、高等院校、事業單位從事教學、科學研究、技術開發、技術服務、生產管理等工作,或進入高等院校、科研機構進一步深造。
生態學
★江蘇省”十二五”高等學校重點專業
本科生數:32人,其中男生9人,女生23人
培養目標:生態學專業依托國家級生態學重點學科、國家林業局生態學重點學科、江蘇省生物學優勢學科等重點學科建設平臺,培養學生系統掌握自然資源保護、生態恢復與重建、資源開發利用等基礎知識、基本理論與方法,成為具有生態工程的規劃與設計、生態系統管理與保護、生態環境質量監測與評價等方面能力的技術人才。
主要課程:普通生態學、景觀生態學、城市生態學、濕地生態學、保護生物學、植物學、普通動物學、微生物學、生態環境監測、恢復生態學、流域管理學、土壤生態學、生態工程學、生態系統管理、森林生態學理論與應用等。
就業方向:畢業生適宜到環境和資源保護、國土管理、規劃設計以及農、林業相關的行政管理部門、企事業單位從事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的技術和管理工作。也可到各類科研機構從事科研、教學和管理等工作。
環境科學
本科生數:28人,其中男生9人,女生19人
培養目標:環境科學專業依托環境科學與工程江蘇省重點學科和江蘇省生態與環境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的優質師資和條件資源,培養具有扎實的環境科學與生態學的基本理論和知識,掌握國家生態環境保護、自然資源合理利用及可持續發展等方面的有關政策法規,具有從事環境監測、環境評價、環境規劃管理、生態環境修復和工程設計等方面能力的高級技術和管理人才。
主要課程:普通生物學、環境土壤學、環境學、生態學、環境化學、環境生物學、環境監測、環境評價、環境規劃、環境遙感、環境經濟與管理學、資源與環境法學、環境工程學(大氣、水、固體廢棄物污染處理工程)、生態工程學等。
就業方向:畢業生適宜到各級環境與資源的管理和技術部門,農、林、水、土地管理部門、城鄉規劃部門,以及高等學校與科研院所從事教學、科研、技術開發及管理等工作,尤其適宜到各級環境監測站、環境評價單位、環境工程公司從事相應的技術和管理等工作。
環境工程
本科生數:84人,其中男生37人,女生47人
培養目標:培養掌握水、氣、聲、固體廢物等污染防治的基本理論和技術方法,具備工程師基本素養,具有環境工程規劃、咨詢、設計、施工、研發、監測和管理等能力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主要課程:無機及分析化學、有機化學、物理化學、生態環境化學、工程圖學、工程力學、化工原理、環境工程微生物學、環境監測與分析、環境影響評價、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氣污染控制工程、固體廢物處理工程、環境噪聲控制工程,以及有關實驗課程。
就業方向:適宜到城鎮規劃與設計部門、環境管理和監測單位、環保工程公司、環境科研單位、工礦企業及高等院校等各類企事業單位和政府行政部門從事環境規劃與管理、環境監測與評價、工程設計與施工、環保技術與產品研發、環境教育和研究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