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200應用經濟學
本學科旨在培養身心健康學風嚴謹,具有強烈事業心和科學獻身精神,在本學科上掌握堅實寬廣的基礎理論和系統深入的專門知識,具有獨立從事科研工作能力、創新能力和應用能力,符合國家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需要的高級專門人才。本學科現有教授14名,副教授31名。學術隊伍結構合理,有較多國家級和省部級科研項目,在讀博士生和碩士生三百余名。本學科點主要研究方向包括:金融學(含金融工程)、產業經濟學、國際貿易學、統計與數量分析等。歡迎有志從事上述領域研究的同志報考相關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
01金融學
02產業經濟學
03國際貿易學
04統計與數量分析
05法律金融學(自主增設方向)
指導教師:01方向:應益榮、陳信華、王國松教授等
02方向:唐豪、李駿陽、史東輝、陳秋玲、呂康娟教授等
03方向:沈瑤、董有德、董銀果、殷鳳、李平教授等
04方向:白延琴教授等
05方向:沈四寶、李清偉、張秀全教授等
招生人數:9
考試科目:1.英語或德語(僅限02方向選考)
2.經濟學(宏觀經濟學、微觀經濟學);
注:05方向(法律金融學)考試科目2“經濟學”不考微觀經濟學部分
3.金融學或產業經濟學或國際貿易學或數量統計或金融法學(根據報考導師任選一門)
參考書目:經濟學
《微觀經濟學十八講》,平新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
《全球視角宏觀經濟學》,【美】J?薩克斯等著,費方域等譯,上海三聯書店,2009年
《宏觀經濟學:現代觀點》,【美】R?巴羅著,沈志彥等譯,格致出版社、上海三聯書店,2009年
金融學
《期貨、期權和其他衍生品》(第6版),【加】JohnC.Hull英文原版,華夏出版社,2009年
《當代西方貨幣金融學》,李健,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國際金融學》,陳信華,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4年
產業經濟學
《現代產業組織》,【美】丹尼斯?卡爾頓,杰弗里?佩羅夫,胡漢輝等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年
《產業政策與結構優化》,楊治,新華出版社,1999年
《產業組織學》,史東輝,世紀出版集團,上海人民出版社和格致出版社,2010年
國際貿易學
AdvancedInternationalTrade:TheoryandEvidence,RobertC.Feenstra,Copyright2004byPrincetonUniversityPress
《國際經濟學》(中文第7版),【美】保羅?R.克魯格曼,茅瑞斯?奧伯斯法爾德著,海聞等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年
統計與數量分析
《經濟計量分析》,【美】威廉?格林,費劍平譯,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
法律金融學
JonathanR.Macey,GeoffreyP.Miller,RichardScottCarnell,BankingLawandRegulation,中信出版社,2003年英文版;
JamesD.Cox,RobertEW.Hillman,DonaldC.Langevoort,SecuritiesRegulation,中信出版社,2003年英文版。
本專業博士研究生導師介紹:
唐豪(男),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產業環境與營銷工程,重點研究項目包括產業發展環境優化,產業鏈集聚形態,企業技術創新系統,區域商業地產開發模式等。先后發表學術論文50余篇,出版書著近10本,承接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3項,霍英東青年教師基金項目1項,上海市及省部級課題20余項,并多次獲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獎。現任上海市工商聯合會副主席、上海市民營經濟研究會會長。
聯系方式:cibsumd@yahoo.com.cn
李駿陽(男),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商貿流通、產業經濟。2001年以來2次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次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研究,并主持3項省部級課題、5項上海市委辦課題的研究。近10年來在各類期刊發表論文50多篇,出版專著4本。國際合作方面曾先后三次在德國柏林經濟學院、吉森大學、紐綸堡大學作為高級訪問學者和客座教授。2001年和2010年2度獲寶鋼優秀教師獎,2006年獲全國商務發展研究成果獎,2009年獲“影響中國流通發展與改革優秀人物”稱號并獲“影響中國流通發展與改革優秀著作獎”。現為中國流通30人論壇(G30)成員,擔任中國商業經濟學會、中國市場經濟學會、中國工業經濟學會、上海連鎖經營協會、上海物價學會理事,任上海大學產業經濟研究中心主任。
聯系方式:021-66133282(0)E-mail:junyangli@126.com
沈瑤(男),教授。主要研究領域:國際經濟學(國際貿易理論與政策、貿易政策措施及效應、貿易政策與產業政策關聯研究等)。1997年6月在南開大學獲經濟學博士學位;1999至2000年在加拿大蒙特利爾大學經濟系作博士后研究。主持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省部級課題及其它課題15項;發表研究論文30余篇;出版專著、譯著等6部;曾獲安子介國際貿易研究獎優秀著作獎、寶鋼教育基金優秀教師獎等獎項;為中國世界經濟學會常務理事和全國國際貿易學會高校組常務理事。
聯系方式:E-mail:yaoshen56@163.com
應益榮(男),教授。主要研究領域:金融工程與證券投資;投資管理與風險分析;管理科學與運籌技術。1982年本科畢業于西北大學數學系,2000年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獲得理學博士學位,2002年在上海交通大學現代金融研究中心博士后出站,曾赴法國里爾科學技術大學商學院、日本香川大學經濟學部、瑞典延雪平大學商學院、美國斯利珀里羅克大學和香港中文大學作訪問教授。現任上海市金融工程研究會理事,中國運籌學會不確定系統分會理事,中國企業運籌學會理事。已在《控制論》(美國)、《系統科學與應用進展》(美國)、《管理科學學報》、《系統管理學報》等學術期刊發表論文36篇,其中十余篇發表在三大檢索源上。出版專著2部。曾主持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項教育部規劃基金和2項省部級基金項目,獲得1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三等獎和2項優秀論文三等獎。
聯系方式:021-66134926(0),Email:yrying@staff.shu.edu.cn
董有德(男),教授,博士,博士后,專業:世界經濟。主要研究領域:跨國公司與國際直接投資、國際貿易結算。1997-2000年在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攻讀經濟學博士,2001-2004年在南開大學跨國公司研究中心做博士后研究。近年在經濟學核心期刊公開發表論文20余篇,出版專著和教材4部,目前從事國際經濟學等領域的教學與科研工作。主持國家社科基金和省部級課題2項,參與多項省部級課題,2006年獲寶鋼優秀教師,是中國世界經濟學會會員,上海市世界經濟學會會員。
聯系方式:021-66133455(0),Email:dongyoude415@163.com
白延琴(女)教授,博士,博士后。專業:運籌學與控制論。主要研究領域:線性規劃、非線性規劃、凸規劃、錐規劃、有效內點算法研究、大規模計算復雜性分析、算法實施以及在工業工程、信息、生物計算、經濟和金融問題的應用。
2001-2004年在荷蘭Delft理工大學從事1年訪問學者和2年博士后研究。長期從事運籌學和最優化理論、方法的教學和科研工作。近年來在有效內點算法相關領域發表學術論文30余篇。在線性規劃的內點方法方面做出了較好的工作,論文連續發表在國際最優化的頂尖刊物“SIAMJournalonOptimization”上。完成與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上海市科委浦江人才基金、教育部高校博士點基金、教育部留學回國人員基金、荷蘭科技部和皇家科學院的關于錐優化合作研究的中國交流項目。系中國運籌學學會數學規劃分會理事、上海市運籌學常務理事、《運籌學學報》編委、《AnnalsofOper.Res.》、《Euro.J.Oper.Res.》、《中國科學》、《數學學報》審稿人。2009寶鋼獎優秀教師獎。
和荷蘭DelftUniversityofTechnology、TilburgUniversity、香港中文大學有長期合作。與澳大利亞CurtinUniversityofTechnology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
聯系方式:021-66133159(O),Email:yqbai@shu.edu.cn
個人主頁:http://www.isa.ewi.tudelft.nl/~bai/
殷鳳(女),教授。主要研究領域:開放經濟、服務經濟。南開大學經濟學本科、碩士、博士。2008至2009年獲法國外交部與人文科學商業基金會及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HERMES基金,在法國埃克斯-馬賽三大做博士后研究。主持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重大課題攻關項目子課題、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等多項。入選上海市“曙光學者”和“浦江人才”計劃。近五年在國內外學術期刊發表論文30余篇,獨立與合作出版學術著作多部。現任上海大學中國服務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商務部中國服務貿易協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聯系方式:021-66138015(0),Email:yinfeng.sh@163.com
陳秋玲(女),教授。主要研究領域:城市服務經濟、區域經濟與產業發展。1995年在華東師范大學獲得理學碩士學位,主攻區域經濟學;2005年在上海大學獲得法學博士學位,主攻城市經濟社會學。先后在核心期刊發表學術論文40余篇,出版著作10部(其中個人專著4部,合著6部)和教材4本。主持國家級、省部級及其他科研項目30余項。曾獲得中國理論創新成果一等獎(2001)、上海市育才獎(2007)、第八屆上海市政府決策咨詢三等獎(2012)、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研究成果二等獎和三等獎(2012)等10余項獎勵或榮譽稱號。
聯系方式:021-66137009(0),E-mail:qiuling1206@126.com
呂康娟(女),教授。主要研究領域:城市經濟、產業經濟。重點項目包括復雜經濟系統、空間經濟學、產業復雜網絡等。哈爾濱工業大學博士,2009年至2010年英國劍橋大學土地經濟系訪問學者,澳大利亞悉尼科技大學訪問學者。主持完成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國家體育總局、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項目等6項省部級縱向項目,獲省部級科研成果三等獎一項,上海市女教授征文二等獎。主持完成上海市寶山區、嘉定區、市政府發展研究中心、山東航空等政府和企事業單位委托的橫向項目10余項,入選上海市“浦江人才”計劃。近五年在國內外學術期刊發表論文30余篇,獨立出版學術著作3部。現任上海新能源汽車檢測創新戰略聯盟理事、中國地理學會會員、中國建筑業協會管理現代化專業委員會會員。
聯系方式:021-69980014(0),Email:lvkangjuan@shu.edu.cn
王國松(男),教授。主要研究領域:貨幣理論與貨幣政策、國際金融理論與政策。2002年畢業于上海財經大學金融學院,獲經濟學博士學位。曾在《經濟研究》、《管理世界》等學術期刊發表論文35篇左右。曾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規劃基金項目、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基金項目和上海市教委重點創新項目各1項。曾獲“寶鋼優秀教師獎”(2008)、“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2006)和“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研究成果獎”(2006)、上海市社會科學聯合屆學術年會優秀論文獎(2006,2011)等多項獎項。
聯系方式:021-66138011(0),Email:gswang158@shu.edu.cn
陳信華(男),教授。主要研究領域:跨國企業財務管理?金融衍生品(包括氣候衍生品?污染物及溫室氣體排放權衍生品和波動率衍生品)開發與交易?風險管理。曾主持過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與上海市教育委員會重點科研創新項目,并連續6年獲上海市金融學會重點研究課題的各種獎項。近年來在各類期刊發表論文近10篇,出版專著8部,與人合著的著作與教材4部。國際合作方面,曾先后去香港中文大學?韓國大慶大學?日本香川大學開展合作研究?學術交流和進行短期講學?1997年9月獲上海市教育委員會頒發的“上海市育才獎”,1998年9月榮獲由上海大學頒發的“王寬誠育才獎”,2011年度榮獲由上海大學頒發的“教學名師獎”。現為上海市金融學會常務理事,任上海大學經濟學院金融系主任。
聯系方式:021-66133251(0),E-mail:chxinhua@shu.edu.cn
董銀果(女),教授。主要研究領域:國際貿易、農產品貿易和WTO規制等。2005年畢業于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獲管理學博士學位。曾先后在美國、德國、英國和芬蘭等國訪問和合作研究。2005年以來,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軟科學基金、國家留學基金等8項,在核心期刊發表論文50余篇,出版學術專著和合著3部,獲得省部級獎勵2項。
聯系方式:021-66138010(0),Email:dongyinguo2005@163.com,emilydong@shu.edu.cn
史東輝(男),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產業組織理論與競爭政策,戰略性產業理論與政策。1989年畢業于上海財經大學工業經濟系,2000~2001年在美國雷鳥學院任高級訪問學者。著或合著有20余部著(譯)作,主持或協助主持完成20余項國家及省部級科研項目,獲2項國家級獎勵和4項省部級獎勵。
電子郵箱:djsprite@163.com
李平(男),教授。上海大學兼職教授、兼職博導。山東理工大學二級教授,山東大學兼職博導。主要研究領域為國際經濟與貿易、技術創新與技術進步等。主持國家哲社基金重點項目及其他國家、省部級課題10多項;在《中國社會科學》、《管理世界》、《世界經濟》、《經濟學(季刊)》等期刊發表學術論文195篇,其中CSSCI論文114篇,并出版30部專著教材。以第一負責人的身份獲省部級以上科研獎勵10余項,包括安子介國際貿易研究獎3項,中國世界經濟學會蒲山獎1項,山東省社科一等獎1項、二等獎3項,山東省軟科學二等獎2項、三等獎1項。任中國世界經濟學會副秘書長,中國商品交易市場專家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山東省世界經濟學會副會長、秘書長,山東省產業經濟研究基地首席專家等。
聯系方式:0533-2782012(0)E-mail:lpkx@sdut.edu.cn
沈四寶(男),沈四寶教授現任上海大學法學院院長,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澳大利亞LaTrobe大學法學院兼職教授,上海大學仲裁與ADR研究院院長。
沈四寶教授還擔任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法學學部委員、中國國際經濟法學研究會會長、中國仲裁法研究會副會長、最高人民法院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并擔任聯合國解決國際投資爭端中心(ICSID)調解員,國務院津貼獲得者,2006年,獲得了教育部頒發的“國家級教學名師獎”。
沈四寶教授本科畢業于北京大學法律系(1970年)并在該校獲得法學碩士學位(1982年),曾分別于1981年——1983年和1999年——2000年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法學院深造。其對國際貿易、國際投資、國際經濟貿易爭議解決、公司證券等法律問題均有深入的研究,應邀參與中國外商投資企業有關法律、《外貿法》、《公司法》和《仲裁法》等法律的起草和修訂工作并發揮重要作用。
沈四寶教授身體力行“法律的真諦是實踐”理念數十年,長期以來,從事公司法、外商投資法和國際商法的教學和實踐。從1984年起,沈四寶教授參與涉外律師業務已有數十個年頭,并于1994年創建北京華貿硅谷律師事務所,積累了較豐富的法律實踐經驗。沈四寶教授現為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以及北京、上海、深圳等仲裁委員會等仲裁機構的資深仲裁員,并分別在香港國際仲裁中心、英國倫敦谷物及飼料貿易協會(GAFTA)、巴黎商事仲裁院、瑞典斯德哥爾摩仲裁院、瑞士洛桑商事仲裁院、日本商事仲裁協會、新加坡國際仲裁中心、韓國國際商事仲裁院以仲裁員、代理人或專家證人的身份參與境內外案件數百起。
沈四寶教授的主要著作包括《西方國家公司法概論》、《國際投資法》、《國際商法》、《中國涉外經濟法》、《法律的真諦是實踐》等。
沈四寶教授曾擔任對外經貿大學法學院院長(1994——2009)、第四、第五屆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法學評議組成員(1996——2006),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副主席(1996——2004)。
聯系方式:電話:010-84891919,Email:shensb@yahoo.cn
張秀全(男),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法律金融學、金融法學、民商法學。1983年、1987年、2005年先后畢業于河南大學、西南政法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獲法學學士、碩士、博士學位。在《中國法學》、《法學家》、《現代法學》、《政治與法律》、《法學雜志》等刊物發表學術論文近50篇,出版專著、教材10部。完成或主持國家、省部級項目7項。曾獲河南省政府社科優秀成果一等獎1項、3等獎2項。2004年獲河南省教育廳學術技術帶頭人稱號。兼任中國保險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商法學研究會理事、中國法學教育研究會理事、上海市法學會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研究會副會長等。
聯系方式:zxq812002@163.com
李清偉(男),教授,1998年7月在北京大學獲法學博士學位;2002年至2003年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做訪問研究。主要研究領域為法學理論、法律金融學。現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項,中國法學會部級研究課題1項,其他項目3項;在《中國法學》、《法商研究》、《比較法研究》、《中外法學》、《政治與法律》等期刊上發表研究論文30余篇,被三大權威文摘全文轉載5篇。兼任中國法理學研究會理事、上海市法理法史研究會副會長、上海市外國法與比較法研究會副會長,上海市政府采購專家。現任上海大學法學院教授。
聯系方式:021-66138103(0)E-mail:liqingwei@shu.edu.cn
更多信息請查看學歷考試網
2026上岸·考公考編培訓報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