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養目標與基本規格
本專業培養目標是:
培養適應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需要、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備扎實的數學基礎、掌握信息與計算科學的基本理論與方法、能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技能、熟練使用計算機解決實際問題的科技人才。使學生具有在科研機構、高等學校、高新技術企業、事業單位從事與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密切相關的科研、教學、技術開發工作的能力。
本專業培養的基本規格是:
1、熱愛社會主義祖國,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掌握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的基本原理;愿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為人民服務;有為國家富強、民族昌盛而奮斗的志向和責任感;具有敬業愛崗、艱苦求實、熱愛勞動、遵紀守法、團結合作的品質;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會公德和職業道德。
2、積極參加社會實踐,走正確成長的道路。受到必要的軍事訓練,能夠同群眾結合,理論聯系實際,實事求是,熱愛勞動。
3、懂得社會主義民主和法制,遵紀守法,舉止文明,有“勤奮、嚴謹、求實、創新”的良好作風。
4、比較系統地掌握本專業所必需的自然科學基礎和技術科學基礎的理論知識,具有一定的專業知識、相關的工程技術知識和技術經濟、工業管理知識,對本專業學科范圍內的科學技術新發展及其動向有一般的了解。
5、具有本專業所必需的運算、實驗、測試、計算機應用等技能以及一定的基本工藝操作技能。
6、有獨立獲取知識、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基本能力以及具有較強開拓創新的精神,具備一定的社會活動能力、從事本專業業務工作的能力和適應相鄰專業業務工作的基本能力與素質,具有工程經濟觀點,受到工程設計方法和科學研究方法的初步訓練;
7、初步掌握一門外國語,能夠比較熟練地閱讀本專業的外文書刊。
8、了解體育運動的基本知識,掌握科學鍛煉身體的基本技能,養成鍛煉身體的良好習慣,達到國家規定的大學生體育合格標準,講究衛生,身體健康,能勝任未來的工作,能夠承擔建設祖國和保衛祖國的光榮任務。
9、具有較好的文化素養和心理素質以及一定的美學修養。
二、培養人才的適應范圍
本專業培養的畢業生可從事于:
1、在高等學校從事數學、計算機科學的教學與科研工作。
2、在科學研究部門從事計算數學、計算機軟件等領域的研究工作。
3、在生產部門從事數學建模、科學計算、工程軟件研制以及信息處理工作。
三、主干學科、主要課程、特色課程
主干學科:計算數學、數學與應用數學、計算機科學。
主要課程:數學分析、高等代數、解析幾何、常微分方程、概率論、數值分析、實變函數、信息論基礎、
數學建模與實驗、數據結構、數據庫原理、算法設計與分析、編碼理論、面向對象程序設計B、操作系統、泛函分析、實變函數、運籌學、最優化理論。
特色課程:計算機圖形學、偏微分方程及其數值解、圖形與圖像處理
更多學歷考試信息請查看學歷考試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