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學院
(School of Law)
法學院設有法學、行政管理、社會工作三個本科專業,同時在法學、行政管理兩個專業開展第二學士學位教育,在法學理論、憲法與行政法學、國際法學、刑法學、民商法學、經濟法學、訴訟法學、政治學、行政管理學、法史學等十個專業方向招收碩士研究生,并招收法律碩士研究生,在法學理論、政治學專業方向招收博士研究生。現有專業教師54人,其中教授13人,副教授18人;博士生導師3人,碩士生導師15人。學院承擔和完成了國家社科、教育部、司法部、省社科等20余項科研項目,出版學術著作40余部,發表學術論文700余篇。法律方法論研究已形成特色,并在國內外產生了較大影響。
學院下設法律方法論研究所、立法研究所、政治學研究所等科研機構,其中“法律方法論”研究中心被確定為山東省“十一五”、“十二五”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
學院現有精品、雙語等示范課程19門,省級精品課程2門。學院近五年一次性就業率均在87%以上,學生積極參加各類競賽,近三年獲得省級獎勵12項,全國獎2項,國家大學生創新計劃項目5項。
學院面向2014級學生開設“國際法律事務特色班”,并與英國斯旺西大學、班戈大學,美國馬歇爾法學院、辛辛那提大學,日本立命館大學、韓國朝鮮大學、仁川大學等大學法學院建立合作交流關系,可以提供優惠政策鼓勵學生到海外進行長、短期留學,攻讀碩士、博士學位等。
學院網址:http://fxy.wh.sdu.edu.cn/
咨詢電話:0631-5688334
法學專業(Law)
專業概況:本專業為山東省特色專業,師資力量雄厚,擁有1個省級教學團隊和1個山東省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建有威海市中級人民法院、德州市中級人民法院等14個教學實踐基地。本專業致力于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全面發展的實用型法律專門人才。依托山東大學深厚的文史底蘊和傳統辦學特色,突出強調本科教學的核心地位,在教學中既注重專業基本知識和技能的訓練,也重視學生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開發,把培養國內最優秀的法學本科生作為專業培養的根本目標。
為了培養具有國際視野,能夠從事涉外法律事務的高級專門人才,我校自2014級起從法學院入學新生中遴選30名優秀學生組建“國際法律事務”特色班。該班實施個性化的專業培養方案,凸顯國際化特色;加大英語教學力度,若干法學專業課程使用雙語教學,采用原版英文教材;與歐美法學院系建立院際合作交流關系,聘請歐美法律學者講授課程;達到海外高校規定條件者,推薦參加對方高校的3+1+1 形式的法律碩士(LLM)留學計劃項目;參加海外合作院校暑期夏令營等海外修學計劃。
就業方向:畢業生能夠勝任黨政機關、法院、檢察院、律師事務所、教育和科研機構、企事業單位等與法律職業相關的工作。
主修課程:法理學、憲法學、中國法制史、民法學、刑法學、民事訴訟法、刑事訴訟法、經濟法、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國際法、國際私法、國際經濟法、商法學、知識產權法、勞動與社會保障法、環境與資源保護法等。
修業年限:四年
授予學位:法學學士
行政管理專業(Administrative Management)
專業概況:本專業隸屬于管理學門類中的公共管理一級學科,是適應我國社會經濟發展和現代化建設需要而設立的專業。本專業培養具有扎實的行政學、管理學、經濟學、政治學、行為科學、行政法學與社會研究方法等學科知識,能夠綜合運用科學分析手段進行公共政策分析和公共管理的人才。經過多年打造,本專業已經形成了“多學科、厚基礎、寬口徑、重應用”的課程特色。
就業方向:畢業生能夠勝任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的行政管理、人事管理和文秘工作,以及高等院校、科研機構行政管理教學與科研工作。
主修課程:行政管理學、公共政策、公共經濟學、當代中國政府與行政、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管理、公務員制度、電子政務、行政法學與行政訴訟法學等。
修業年限:四年
授予學位:管理學學士
社會工作專業(Social Work)
專業概況:本專業立足國內,面向世界,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國際視野,建成了在國內領先的社會工作實驗室和實習基地,與瑞典、加拿大等國家和我國香港等地區的多所知名大學和專業社會工作機構建立了廣泛的交流合作關系,在課程設置、師資力量、教學科研和學生培養方面都達到了國內先進水平。本專業學生在校期間主要學習社會工作、社會政策和社會保障的基本理論,塑造關愛他人、助人自助的社會工作價值觀,接受專業的社會工作技能與方法訓練,培養社會工作理論、研究和實務等多方面的能力。
就業方向:畢業生能夠勝任社會福利、社區建設、殘障康復、就業援助、矯治幫教、人口計生、應急處置等領域的社會管理和專業社會服務工作。
主修課程:社會工作概論、個案工作、小組工作、社區工作、社會政策、社會保障概論、社會學概論、社會調查方法、社會統計學、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普通心理學、社會心理學等。
修業年限:四年
授予學位:法學學士
更多學歷考試信息請查看學歷考試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