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互聯網+ 新興服務創新
【背景鏈接】
今年兩會期間,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了“互聯網+”的構想,以期通過互聯網、大數據等技術手段,改造中國當下疲態盡顯的傳統行業,實現經濟提質增效、產業結構優化。
“互聯網+”構想的提出,彰顯出國家層面對互聯網拉動中國經濟增長潛力的認可和鼓勵,也讓業界對互聯網在中國經濟轉型中扮演的角色產生無限遐想。
移動互聯網近兩年在中國經歷了爆炸式發展,以騰訊和阿里巴巴為首的中國互聯網巨頭們通過入股和收購的形式,把電商、打車等移動應用收入麾下,互聯網企業的競爭也逐漸從線上拓展至線下。
而隨著越來越多中國地方政府謀求借力互聯網轉型,業內人士預測政府服務有望成為互聯網巨頭們的下一個競技場。
【相關概念】
“互聯網+”是新一代智能終端、新一代網絡技術和新一代新型服務創新的集聚融合,是立足互聯網技術實現跨界集成創新的重要入口。“互聯網+”,加的是創新驅動發展方式,加的是實體經濟新的創新力和新的生產力,加的是現代商業模式創新,加的是生產流程再造和價值鏈重組。可以說,“互聯網+”正是以一種新的經濟形態和產業發展新的業態,將互聯網的創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經濟社會各領域之中,充分發揮出互聯網在生產要素配置中的優化和集成作用,同時也將互聯網的創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經濟社會各個領域之中。
【意義】
“互聯網+”助推中國經濟新一輪騰飛:
首先,“互聯網+”行動計劃將能夠作為新引擎促進產業的全面轉型升級,并將帶動新一輪創新驅動型產業布局和投資。比如,“互聯網+”行動計劃可以促進傳統制造業進行變革,對企業競爭力的提升力度前所未有。
其次,“互聯網+”行動計劃將能夠產生新的消費服務方式,進一步擴大有效需求,激發巨大的市場活力和潛能。“互聯網+”將推動傳統服務業向網絡化方向發展,推動支持交通運輸、商貿旅游、物流配送、餐飲家政、育幼養老、在線教育等公共服務領域的資源整合與優化配置。
第三,“互聯網+”行動計劃將營造濃厚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氛圍,激活千千萬萬市場細胞活躍起來,激發千千萬萬創客應運而生。像阿里巴巴、騰訊、百度等互聯網公司及其創業者已經成為當代中國年輕人創業的時代楷模,這些青年才俊成長于互聯網時代,在巨大財富效應的背后孕育起來的是創新創業文化。“互聯網+”行動又將開啟新一輪創業機遇。
【點評】
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加速推進,以信息、生物、新材料為代表的新技術突破正在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和就業創業的源泉。這是中國經濟社會的新常態,也是“互聯網+”的新常態,要切實發動起這一引擎,還需要努力消除互聯網跨界融合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深入推動“寬帶中國”戰略、加大基于互聯網的創新技術研發力度,切實保障網絡空間安全和信息安全,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