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鏈接】
2014年6月20日,中共上海市委舉行常委會,審議并原則通過《關于進一步加強本市違法建筑治理工作的實施意見》,市委書記韓正主持會議并講話。韓正指出,違法建筑治理,是當前廣大群眾反映的突出問題,需要進一步加強違法建筑治理工作。
違法建筑治理工作是上海城市管理的軟肋之一,一段時間以來,對于違規違法人員甩開膀子亂搭亂建,而執法執紀人員被捆住手腳無法整治的現象,廣大群眾深惡痛絕,這個問題如長期積累,將會極大損害廣大遵紀守法群眾的根本利益、損害上海城市形象。
【標準表述】
違法建筑的形成是多方面的因素造成。正因為如此,導致我國城市違法建筑呈現如下特點:
第一,違法建筑的無序性。主要是不按照城市規劃進行建設,一哄而上,各自為政,不管其他。
第二,違法建筑種類的多樣性。這主要是依據違法建筑的不同標準進行分類。按照是否建設完成的進度,分為在建違法建筑、已建成違法建筑兩類;按照違法建筑存在的期限,分為臨時性違法建筑、長期性違法建筑兩類;按照違法建筑形成的時間段,分為歷史遺留違法建筑、新建違法建筑兩類。
第五,違法建筑危害嚴重性。這直接體現在危害公共安全方面,近年來發生的諸如上海高層樓房倒塌、“樓板板”、“樓脆脆”等社會問題無不閃爍著違法建筑的身影。
第六,違法建筑治理主體混亂性。由于一個建筑辦理規劃、土地使用、辦理建設等相關手續需要政府多個部門在多個環節予以審批,并相應的負有監管責任。因此,各個部門在各自環節上進行監管,
違法建筑的嚴重危害:
(1)直觀的影響了城市市容環境。違法建筑破壞了城市規劃,不具有合法的規劃手續,隨意搭建,甚至破壞了生態環境,與城市規劃發展目標相違背,破壞了城市形象,制約了城市建設健康有序發展。
(2)隱性的帶來了安全隱患。由于違法建筑的手續不全,追趕工期,設計、施工難以保證,存在建筑質量安全隱患。同時,違法建筑要盡可能擴大建筑占地面積,導致間距、安全通道不符合規定,一旦發生火災,消防車輛難以進行救援。
(3)間接的給社會增加了不穩定因素。違法建筑存在安全隱患威脅居民的財產和生命安全;違法建筑大多由城市外來人口居住使用,違法建筑所有人只關注經濟利益,無形中造成了社會治安盲區。
(4)實質上損害社會公平正義。有的人依靠違法建筑取得較為豐厚的經濟收益,其示范效應刺激了人們神經,扭曲了人們的心態,導致采取相似的行為去投機,歪曲了對勤勞工作、合法致富等社會普遍認同的價值觀念。
(5)根本上挑戰法律權威,影響政府形象。一些人在經濟利益的驅動下建設違法建筑,對法律和政府公告置若罔聞,不斷違反法律規定,甚至藐視,極大的影響了法律的權威。
【具體措施】
一、提高法律支撐。全面運用《城鄉規劃法》、《土地管理法》、《消防法》、《治安處罰法》等法律資源,形成綜合管理格局,并細化操作要求和流程。
二、全市各區縣、各部門形成合力,依法從嚴執法、從嚴監管。完善市、區縣、街鎮違法建筑治理工作體系,強化街鎮基層力量。加強各職能部門、物業服務企業和城市網格化管理等多渠道發現機制。完善考核機制,明確鼓勵條款。
三、曝光剖析典型案例,尤其對黨員干部搭建違法建筑的,要從嚴處理、加大問責曝光力度。同時加大對建設違法建筑行為的處罰力度。
四、要為集中整治創造良好的輿論氛圍,既要表揚主動積極作為的職能部門、也要對不作為的職能部門公開問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