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推進小康進程 讓殘疾人生活有保障
沒有殘疾人的小康就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全面小康。《意見》提出,到2020年,殘疾人權益保障制度基本健全、基本公共服務體系更加完善,殘疾人事業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殘疾人社會保障和基本公共服務水平明顯提高,幫助殘疾人共享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成果。《意見》聚焦殘疾人基本民生保障和就業增收,明確了四個方面的主要措施:
一是建立殘疾人基本生活兜底保障機制。
二是千方百計促進殘疾人及其家庭就業增收。
三是加強和改進對殘疾人的基本公共服務。
四是進一步發揮社會力量和市場機制的作用。
——2015年2月5日《國務院關于加快推進殘疾人小康進程的意見》國發〔2015〕7號
二、劍指“奇葩”證明 讓老百姓不再“辦證多、辦事難”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簡化優化公共服務流程方便基層群眾辦事創業的通知》。《通知》提出了簡化優化公共服務流程、方便基層群眾辦事創業的主要任務:
一是全面梳理和公開公共服務事項目錄。
二是堅決砍掉各類無謂的證明和繁瑣的手續。辦事部門可通過與其他部門信息共享獲取相關信息的,不得要求申請人提供證明材料等。
三是大力推進辦事流程簡化優化和服務方式創新。最大限度精簡辦事程序,減少辦事環節,縮短辦理時限,改進服務質量。
四是加快推進部門間信息共享和業務協同。依托“互聯網+”,促進辦事部門公共服務互相銜接,變“群眾奔波”為“信息跑腿”,變“群眾來回跑”為“部門協同辦”,從源頭上避免各類“奇葩證明”、“循環證明”等現象。
五是扎實推進網上辦理和網上咨詢。凡具備網上辦理條件的事項,都要推廣實行網上受理、網上辦理、網上反饋。
六是加強服務能力建設和作風建設。
——2015年11月30日《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簡化優化公共服務流程方便基層群眾辦事創業的通知》國辦發〔2015〕8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