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 | 專業 | 專業咨詢電話 |
物理與電子工程學院 |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智能電子方向) | 0538-6715662 |
經濟學院 | 國際經濟與貿易(金融服務外包方向) | 0538-6712860 |
信息科學技術學院 | 軟件工程(軟件外包方向) | 0538-6715621 |
信息科學技術學院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嵌入式軟件外包方向) | 0538-6715621 |
數學與統計學院 | 信息與計算科學(高智能手機開發方向) | 0538-6715169 |
校企合作專業介紹如下: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智能電子方向)校企合作專業介紹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2005年被山東省學位委員會批準為泰山學院學士學位授權專業,為泰山學院首批具有學士學位授予權的專業之一,2014年被學校評為泰山學院首批重點專業。學校積極響應山東省教育廳關于加強校企合作要求,積極探索人才培養模式和辦學模式。2013年以來,我校與濟南華恒興通信科技有限公司合作,采取校企聯合培養的方式招收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智能電子方向)本科班。該班采用3+1的培養模式,即前三年在學校學習,最后一年在企業進行技能實訓,一站式獲得“大學學歷+前沿技能+高薪就業”。學校尊重學生就業去向,積極支持學生考取研究生、公務員等,其余合格畢業生全部安置在對口企業工作。
本專業現有專業教師18人,其中高級職稱教師8人,雙師型教師5人。本專業擁有設備齊全、結構合理的現代化物理電子實驗教學中心,設備資產總值700余萬元,實驗室建筑面積1500多平方米,主要有模擬與數字電子技術實驗室、電工實驗室、微機原理與單片機實驗室、EDA實驗室、自動控制實驗室、電子創新實驗室等。2013年新建5個實訓平臺,包括電工實訓技術訓練平臺、電子工藝訓練平臺、仿真實訓技術訓練平臺、電子設計創新實訓平臺和光電技術創新綜合實訓平臺。
本專業注重學生應用與創新能力培養,鼓勵學生參與教師科研課題研究,參加課外科技、學科競賽和社會實踐活動。獲泰安市大學生科技創新項目資助28項,國家級大學生創新計劃項目2項,參加全國和山東省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并多次獲獎。
培養目標:本專業旨在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掌握智能化電子系統的傳感層、傳輸層和應用層所需要的基本原理、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具備智能化電子系統的設計開發與施工能力,具有一定的跟蹤新理論、新知識、新技術的能力和創新實踐能力,能夠在智能電子領域從事產品的設計、開發、生產、營銷、維護以及項目管理等工作的高級應用型人才。
學制:4年總學時:2336 總學分:174
授予學位:理學學士
主要課程:C語言、算法與數據結構、面向對象、C++、JAVA、微機原理與接口、操作系統、Linux、智能電子技術導論、計算機網絡技術與編程、數據庫技術、軟件工程、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單片機技術基礎、通信原理、RFID射頻技術等。
企業項目實訓:依托真實項目強化訓練一年,教學與研發無縫對接。學生在校學習3年后,將進入企業進行實訓學習,參與企業實際項目的開發。浪潮、華為、中興、神州數碼、濟南華恒興、山大魯能、中創軟件、中軟國際、西門子、摩托羅拉、英特爾、IBM、NEC、Nokia等業內知名企業為本專業學生提供崗前實習、就業機會。
定向就業:入學第一學期就簽訂就業協議,保障首年年薪3至8萬元。山東積成電子、費斯托、法因數控、中維世紀、山大地緯、山大華天、中國西電等知名企業均可提供大量的應用型崗位。
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高智能手機開發方向)校企合作專業介紹
為滿足社會對高智能手機開發人才的巨大需求,經山東省教育廳批準,我校從2013年起與青島軟件園人力資源服務有限公司開展校企合作辦學,共建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高智能手機開發方向)。該方向2014年在山東省內投入普通理工類本科計劃50人,在普通本科二批錄取。
培養目標:
該專業培養具有良好的數學知識,掌握信息科學和計算科學的基本理論和方法,受到科學研究的初步訓練,能獨立完成編程任務,能運用所學知識和熟練的計算機技能解決實際問題,適應IT企業軟件和高智能開發等工作需要的一專多能的復合型、國際化、實用型高智能手機開發人才。
主干課程:
數學分析、高等代數、大學物理、概率論與數理統計、C程序設計、數據結構、離散數學、信息與編碼、計算機組成原理、操作系統、計算機網絡、數據庫系統原理、現代密碼學、計算機圖形學、數字信號處理、SQLServer數據庫設計、Java基礎、JSP、android基礎、android高級應用等。
培養模式:
結合產業和企業對人才的需求,采用2+1+1模式的合作辦學機制,即學生第一、二學年在泰山學院數學與統計學院上課,以我院師資為主,由青島軟件園通過學期集中實訓進行動手能力培養,完成基礎理論課程的學習任務;第三學年,在泰山學院上課,但核心技術課程以青島軟件園方師資為主,完成教學計劃中的課程;第四學年,學生在青島軟件園實訓基地內按照企業的開發模式進行企業級開發實習實訓。
實習實訓:
錄取到該專業的所有學生,最后需要到青島軟件園進行企業化訓練,參加真實項目實訓、企業頂崗實習及就業訓練,為順利入職和成為職場精英奠基。
就業前景:
通過合辦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加強外語和工程實踐及國際標準方面的教學,面向國外、外企中國研發中心和國內一流軟件企業,形成多層次、高質量的就業體系,保障40%學生畢業后進入大型軟件及服務外包企業工作,35%學生考研或就業于國內企業,一次性就業率達到90%以上。提高就業率和就業質量,實現跨國就業。
泰山學院數學與統計學院咨詢聯系電話:0538-6715169
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金融外包方向)
校企合作專業介紹
為滿足社會對高素質應用型金融人才的巨大需求,經山東省教育廳批準,我校從2014年起與濟南網融創業服務有限公司開展校企合作辦學,共建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金融外包方向)。該方向2014年在山東省內投入普通文、理工類本科計劃各40人,共計80人,在普通本科二批錄取。該班采用3+1的培養模式,即前三年在學校學習,最后一年在企業進行技能實訓,一站式獲得“大學學歷+前沿技能+高薪就業”。學校尊重學生就業去向,積極支持學生考取研究生、公務員等,其余合格畢業生全部安置在對口企業工作。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掌握國際貿易學、經濟學、金融學、管理學、營銷學、會計學等基礎理論、基本技能,系統掌握國際經貿及金融理論與實務業務知識、專業技能,能在政府外經貿部門、銀行、涉外金融機構、跨國涉外企業、外貿外資企業等,從事外貿管理、進出口業務、國際投資、金融實務、金融外包服務運營、金融IT服務等國際金融及商務工作,能夠適應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學制:4年 總學時:2238 總學分:159
授予學位:經濟學學士
主要課程: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金融學、管理學、國際貿易學、國際貿易實務、國際金融、國際金融實務、商業銀行經營管理、統計學、基礎會計學、經濟法、國際市場營銷學、國際結算、國際投資、證券投資學、金融外包英語與職業素養訓練、外貿英語函電等。
校內實習實訓及企業項目實訓:錄取到該專業的所有學生,前期在校內完成相關實訓課程,最后需要到濟南網融創業服務有限公司進行企業化訓練,參加真實項目實訓、企業頂崗實習及就業訓練,加強金融實務實踐,并到銀行等金融機構參與企業實際金融外包項目的開發與應用。為順利入職和成為職場精英奠定堅實基礎。
培養模式:結合產業和企業對人才的需求,采用3+1模式的合作辦學機制,即學生第一、二、三學年在經濟學院上課,以我院師資為主,由濟南網融創業服務有限公司通過學期集中實訓進行實踐動手能力培養,完成基礎理論課程的學習任務;第四學年,核心實訓課程以濟南網融創業服務有限公司為主,完成商業銀行經營、金融產品、基金、新型金融業務等教學計劃中的課程;學生在濟南網融創業服務有限公司實訓基地內按照企業的金融外包業務要求進行企業實用式實習實訓。
就業前景:通過合辦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金融外包方向),加強國際貿易與金融相關理論的教學,加強外貿與金融外包等實踐培訓,面向政府外貿部門、外貿外資企業、銀行、涉外金融機構、證券公司等國內外金融企業,形成多層次、高質量的就業體系,保障學生畢業后進入外貿外資企業、銀行及相關金融外包大型企業工作,促進學生考研進一步深造成為金融精英。提高就業率和就業質量,實現跨國就業。
咨詢聯系電話:0538-6712860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嵌入式軟件外包方向)
校企合作專業介紹
培養目標: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嵌入式方向)以市場需求和實際應用為導向,通過將嵌入式知識體系和工程實踐有機結合,注重培養學生的開發能力、創新能力。通過課堂教學、實訓、前沿技術講座等形式的教學,培養具備扎實的理論與實踐能力,具有勝任研發、技術、管理等崗位的綜合素質與素養,能夠適應市場需求,成為企業急需的復合型專業人才。
學制與學分:學制:3~6年 學分:188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主要課程:計算機基礎數學、程序設計、離散數學、數據結構、操作系統、數據庫原理、面向對象程序設計、計算機網絡、數字邏輯、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嵌入式微處理器、嵌入式軟件設計、DSP技術及應用、面向對象程序設計課程設計、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課程設計、DSP技術及應用課程設計、IOS/Android開發、企業實訓系列課程等。
基礎與特色:本專業隸屬于信息科學技術學院,專業師資力量雄厚、教科研成果突出、注重科技創新。本專業為學校重點發展專業,是“十一五”、“十二五”省級重點學科“計算機應用技術”的重要支撐。近年來本專業有省級教學團隊1個,省級精品課程3門,國家及省級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5項,山東省高??萍加媱?項,科研論文被SCI、EI等收錄100多篇等;獲挑戰杯全國大學生創業大賽一等獎、藍橋杯全國軟件設計大賽省級一等獎、數學建模大賽國家級一等獎等60多項,獲國家大學生立項、泰安市大學生創新項目80余項。本專業的學生實踐能力較強,贏得了社會的普遍贊譽。
培養模式:本專業經山東省教育廳批準,由泰山學院與青島軟件園共建,在師資、實驗、前沿技術、就業等方面凸顯優勢與特色。該專業采用2+1+1培養模式,第一、二年完成基礎理論和技術的學習,第三年由青島軟件園參與進行分方向教學,第四年在青島軟件園實訓基地按照企業開發模式進行培訓,并落實企業實習和就業。本專業人才市場需大,就業前景廣闊。學校采取有力措施,形成高質量多元化的就業體系,保障學生畢業后高端就業或考取名校研究生。畢業生可到上海、北京、深圳等城市的IT類行業(通信、信息、工業控制、移動設備、網絡設備、電氣、汽車等)從事嵌入式開發、技術支持、管理、測試和維護等工作,就業率可達100%,年薪可達5-10萬元以上。
軟件工程 (軟件外包方向 ) 校企合作專業介紹
培養目標:軟件工程專業服務外包方向重點培養能主動適應現代社會經濟、服務外包產業發展需要,系統掌握計算機軟件的基本理論和工程應用基本技能,精通英語商務應用,熟悉服務外包企業工作流程,熟練使用相關應用軟件或開發環境,按照國際軟件人才規格要求的應用型、高素質軟件開發人才。
學制與學分:學制:3~6年 學分:194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主要課程:計算機數學、程序設計基礎、離散數學、數據結構、面向對象程序設計、計算機硬件基礎、網絡程序設計基礎、操作系統、數據庫技術與應用、軟件工程、C#語言程序設計、Java Web核心技術、計算機網絡、IOS/Android開發等。
基礎與特色:“軟件工程”專業隸屬于信息科學技術學院,該專業創建于2004年,是山東省繼山東大學之后開辦的第二個軟件工程本科專業。本專業是泰山學院“十一五”、“十二五”省級重點學科“計算機應用技術”的重要支撐。2006年及2013年,主干課程“數據結構”、“軟件工程基礎課程群”先后被批準為山東省高等學校精品課程;2009年“計算機應用技術基礎課程群教學團隊”被確定為山東省高等學校省級教學團隊;2010年軟件工程專業又被確定為山東省高等學校特色專業。以軟件工程服務外包為平臺,2010年泰山學院被山東省商務廳認定為山東省服務外包人才培訓機構,2013年軟件工程為我校唯一的教育部綜合改革試點專業以及被列為山東省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2014年本專業被評為學校一層次重點發展專業。
培養模式:軟件工程(服務外包方向)專業,2010年經山東省教育廳批準,由泰山學院與山東師創公司共建,在師資、實驗條件、前沿技術和外語學習、就業質量等方面凸顯出優勢與特色。首屆畢業生已經實現高端就業,除考研和公務員以外,就業率達100%,年薪可達5-10萬元以上。本專業注重培養學生系統的軟件設計與項目實施能力,培養勝任軟件開發、管理和維護等軟件工程高級應用型人才。培養方式采用3+1模式,即學生在學校學習3年,完成專業理論學習,最后一年由師創公司負責到實訓企業進行專業技能訓練和就業安置。在校學習過程中,由高校教師和企業導師共同指導,采用項目式教學,突出能力培養;通過校企共同培養,熟悉外企文化,從而具備到外企從事軟件外包工作的能力。主要就業去向: 京滬廣、濟南、青島等地的國內外IT及電子、通訊類企業,部分學生考取研究生或公務員。
更多學歷考試信息請查看學歷考試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