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鏈接】
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上有政協委員表示,現在本科教育缺少職業技能培訓,畢業后什么工種都做不了,還不及新東方職業技能學校的,畢業了就能直接上手工作,我們應該大力發展職業技能教育。這番表述雖然簡短,但一經報道就引發網上熱議。
【標準表述】
本科院校和職業技術院校,都有存在的理由和價值。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的定位和對應的就業市場不同。高等教育偏重理論和研究,而職校教育側重應用和操作。社會既需要以系統的理論知識為支撐的專門化人才,也需要能夠腳踏實地在技術上精益求精的工人。
對于一國教育體系而言,適當的分工和分層,造就不同層次的人才是合理且必須的制度安排,也正是二者的差異造就了社會文化的多元和職業選擇的日趨多樣。
【具體措施】
首先,教育需要實施供給側改革來優化人才結構,化解應用性人才供應不足、層次不高的結構性矛盾,要通過改革院校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引導推動人才培養鏈與產業鏈、創新鏈的有機銜接。
其次,要化解“本科生不如職校生”的尷尬,必須讓高等教育與職業教育相互銜接,共同提升。兩種教育的“握手”,不僅有助于糾正我國高等教育傳統上“重理論輕應用”的傾向,同時也能改變當前很多職業教育辦學層次較低,難以滿足產業需求等問題。